誰來根治食品的東邪西毒?
巷口一家麵包店,掛起了一條鮮豔的紅布條,上面寫著「本店不使用中國毒奶粉」,轉角前往捷運站的麵包店,也貼上一張用毛筆寫在紅海報紙上的招貼,上面寫著跟上一家同樣的字。我思考著,麵包店是不用中國的毒奶粉,所以可能是紐西蘭或哪裡的毒奶粉嗎?還是根本不用毒奶粉?又或者,老闆只是花錢製作了一張布條,但是生產流程與食材來源都沒有改變?有些麵包店的櫃臺為了取信於顧客,還會影印一張檢驗合格的證明,當然也有許多店家什麼都沒有貼,我到底該相信誰?我真的眼見為憑嗎?
大賣場裡特別設置了「臺灣製造」的專區,強調此區內的食品保證安全,我當然是愛臺灣的,但是電視上原本教導辨認條碼的方式,最近好像又爆出中國產品掛馬來西亞甚至臺灣的條碼,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世界工廠的中國,提供著全球各地各種食材的原料,三聚氰胺又廣泛地添加在任何需要檢查起來好像很多蛋白質的食品裡面,從牛、豬的飼料到貓狗寵物餅乾,乃至嬰兒奶粉與各種餅乾麵包食品。當政府為了檢驗出來的含量標準反覆爭論之時,我們所能相信的也許只剩下官員吞麵包、餅乾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