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底渣|飛灰

RDF?SRF?PEF?垃圾?燃料棒??? —— 廢棄物燃料化簡介

廢棄物燃料化簡史

紀錄中最早使用廢棄物作為燃料的,大約是在19世紀末期,英國將城市產生的固態廢棄物(Municipal Solid Waste)拿來燃燒,以產生蒸氣1。當時並沒有分選和進行加工,頂多就是將巨大垃圾排除之後,其它就以廢棄時狀態直接焚燒,約等同於表1中的RDF-1定義的生垃圾,不久之後美國、德國與日本相繼仿效。1890年代在紐約,會以人工方式先將有價物質、例如金屬挑選出來,餘下的垃圾才送入焚燒用來發電。20世紀上半,美國已投入發展廢棄物燃料化的技術。1950年代有水泥公司開始焚燒廢輪胎作為燃料,1980年代中期德國的水泥產業也開始使用廢棄物作為輔助燃料。當時水泥產業想要這麼做的理由只是為了找到更便宜的化石燃料替代品,這個理由今日還存在,不過RDF身上又多了幾個金玉其外的標籤:廢轉能、循環經濟、減少碳排。

請環境部大力推源頭減量與循環利用 不要再把心力放在末端焚化與SRF!

日期: 
2024/06/07 (週五)

【看守台灣協會新聞稿】

把資源燃燒破壞掉 排放有害物質 延續線性經濟規模 是循環經濟?

據報導,日前(6/6)環境部長彭啟明在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上,針對垃圾在部份縣市掩埋場上堆積成山,從2018年的21萬噸成長到2023年底的84萬噸,六年增加4倍的嚴峻問題表示,「目前全國有24座焚化廠正在升級整備,預計每年可處理廢棄物總量能約650萬噸,加上正在興建的5座,預計2027年29廠總處理量能可達每年700萬噸,最快2036年可將這84萬噸暫置垃圾完全去化。」「因此針對短中長程規畫,彭啟明指出,短程將協調各縣市推動固體再生燃料(SRF)的廢棄物循環;中程則提升焚化爐處理量能,預計2027年總處理量達每年700萬噸;長程則在今年底推出「資源循環法」草案,讓廢棄物轉廢為能。」1

恭喜環評保送署走入歷史,期待環境部拾回保護環境的天職與尊嚴

/sites/default/files/images/epaper/theme/20230825-node-1521-theme.png
@看守台灣協會

1987年8月22日設立的環保署,終於在今年(2023)同樣的日子走入歷史,同時升格為環境部,在此恭喜在環境部服務的公務人員,未來將更有人力與資源來保護環境。

毋通焚化台東好所在

【環保團體聯合新聞稿】

台東環保聯盟、台東大學教授 劉烱錫

台東可以稱得上是本島還沒被工業汙染的唯一縣市,好山好水的農產品價格比西部高一些。由於沒有空氣汙染,台東市區就可看到上百公里外的高山和離島,綠地藍天、田園海洋一覽無遺,這也是遊客到台東一遊的主要吸引力。

但台東縣政府即將啟用焚化爐,雖號稱通過空污檢測,但起爐與停爐的升溫與降溫過程大概要花半天,產生的戴奧辛劇毒含量遠高於容許標準,環保法規卻沒要求監測,加上有毒的底渣、灰渣還會汙染土壤、地下水。台東好山水形象一旦破功,農產價格優勢不再,地價下跌,觀光業受阻,居民與觀光客都將受害。

頁面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氣候與能源

社會

經濟

特定議題

訂閱 RSS - 底渣|飛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