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回收率的故事三部曲——割肉求瘦
生活垃圾中也有一般事業?! 早就扣掉了!而且還可能會加碼扣掉!

因此,我們可以了解,焚化廠營運紀錄中的一般事廢進廠量,有某部份其實是生活垃圾;但會不會其營運紀錄中的生活垃圾進廠量,也有某部份是一般事廢,而非僅如環保署當初所提供的簡單答案,只包括清潔隊與其他公務機關、民間清除業者運送進來的生活垃圾呢?
畢竟,不同於台北等大都會,農業縣市可能沒有多少家民間清除業者,因此商家等事業單位廢棄物清除處理,可能還是要仰賴政府清潔隊提供服務。
因此,我們可以了解,焚化廠營運紀錄中的一般事廢進廠量,有某部份其實是生活垃圾;但會不會其營運紀錄中的生活垃圾進廠量,也有某部份是一般事廢,而非僅如環保署當初所提供的簡單答案,只包括清潔隊與其他公務機關、民間清除業者運送進來的生活垃圾呢?
畢竟,不同於台北等大都會,農業縣市可能沒有多少家民間清除業者,因此商家等事業單位廢棄物清除處理,可能還是要仰賴政府清潔隊提供服務。
2015年初,高雄市因為外縣市政府長期積欠垃圾焚化處理費不還,加上為了反映成本,把外縣市垃圾焚化處理費用調漲到每公噸2,307元,外縣市事業廢棄物處理費則調漲到每公噸2,200元,造成事業廢棄物往中部回流,至此引發了假性垃圾危機,垃圾大戰新聞頻傳。(參見:〈積欠1億8千萬處理費 高雄要停燒7縣市垃圾〉,自由時報,2015.08.26。)
真是太丟臉了!真是太丟臉了!這個事實說出來,你一定會感到丟臉,政府官員更該感到丟臉,挖個地洞躲進去!這種感覺,就好像偷偷看到一位人人羨豔的美女,在夜深人靜時,摘下了那理應無法摘下的臉皮。她丟臉,我們則一方面嚇破膽,另一方面又感到失落、沮喪,還有被騙、受傷的感覺,可是五味雜陳呢!
【凍結環署預算連署書】
2016年10月
台灣人口老化,加上網路時代下的年輕人口運動量不足,醫療需求勢必逐年成長,而醫療服務所產生的廢棄物也可能會逐年增加。這些廢棄物跑到哪裡去了?是焚化處理,還是回收再利用?不同的處理方式,會對環境產生輕重不一的影響,而以救人為先的醫院,應該會選擇對環境最友善的方式,是吧?而醫院所產生的廢棄物,不論是針筒、藥品包裝、輸液軟袋、軟管,看起來就是一些含有塑膠、紙類或金屬的製品;這些東西,對環境最友善的處理方式,就是回收再利用!的確,根據國際無害醫療組織(Health Care Without Harm)的調查,有高達85%的醫療廢棄物,其實是可回收再利用的,因為醫療廢棄物的成份,大部份和我們生活廢棄物的組成,差異性是不大的。那麼,醫院的廢棄物回收率應該很高吧?
然而在國內,醫療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的成績,卻是慘不忍睹。根據環保署2014年的統計,醫院必須向環保署申報的事業廢棄物產生量共9.5萬噸左右,其中排名前三名皆是未分類的混合廢棄物,包括:生活垃圾、感染性廢棄物混合物以及一般性醫療廢棄物混合物,總共佔醫療廢棄物總申報量的84.78%,這三種未分類的混合廢棄物,當然都被醫院送往焚化爐處理,其餘有分類的也大部份被送往焚化爐,再利用的總共只佔總申報量的3.72%。3.72%!真是不忍卒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