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筆糊塗帳!燒錢的垃圾焚化竟比廚餘堆肥便宜?? 形成焚化廉價錯覺的四大扭力!(下)
- 如果沒有不當成本轉嫁,如果底渣與飛灰用比較穩當的技術來處理,那麼基隆市府把廚餘或其他垃圾送到焚化廠燒掉所必須付出的費用,會增加多少?
- 如果廚餘中沒有塑膠、金屬、陶瓷等雜質,那麼廚餘處理費,可降低多少?
- 如果我們不只用金錢來思考,那麼把可回收的廢棄物燒掉,到底是好處比較多?還是壞處比較多?
回過頭來,如果基隆天外天焚化廠燒的全是生活垃圾,成本未受到偏頗的轉嫁,那麼每噸合理焚化處理費大概是多少?
回過頭來,如果基隆天外天焚化廠燒的全是生活垃圾,成本未受到偏頗的轉嫁,那麼每噸合理焚化處理費大概是多少?
到了小高,已是下午四時許。日本友人帶領我們投宿小高車站前的雙葉屋旅館。稍事休息後,我們齊聚餐廳,會見一起來晚餐的另一在地人物,櫻井勝延(Katsunobu Sakurai)。
在富岡町的櫻花商城,我們見到了這位女士,她個子不高,頭總是斜向一邊,無法挺立,顯然身體並不大好,聽說年輕時曾捐一顆腎臟給弟弟;但她臉上總是保持著微笑,待人親切,令人感受到一股頑強的生命力,從她瘦小身驅綻放出來。
她是福島縣雙葉郡大熊町的現任議員,木幡ますみ(Kowata Masumi),家距福島核一廠事故廠房7.2公里。福島核一廠位在雙葉郡的大熊町和雙葉町交界處,因此這兩個町也是311地震、海嘯、核災重災區。在核災發生前,大熊町人口1.8萬人,現在戶籍還在當地的人口剩下1.2萬人,但實際住戶只剩50戶,其中在籍的常住人口40人,另有200名是因為除污工作關係而住在當地。因為核災而到外地避難的居民,願意現在就回來的很少,畢竟當地現在沒有商店、醫院,生活機能差,而且災民可能也已習慣他地生活。
十多年來,拼經濟一詞屢屢成為政治人物口號。無論是總統就任、新春賀詞,或者行政首長發表施政願景,常常離不開這個口號。然而拼了這麼多年的經濟,人民對經濟的感受是每況愈下,生態環境也不見得好到那:產業只會外移、擴張而不見升級轉型;年輕人薪資水準倒退,房價與物價卻一直上漲;而具生產力的土地卻因為債台高築的政府為搶錢或政客為炒地皮而逐年減少,轉變為建地或空蕩的工業區。
其實就政府與大眾媒體最在意的GDP而言,從1970年來,只有2001年與2009年曾經倒退,每人平均GDP已從1970年的393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20,423美元。因此問題不在於經濟成長不夠,而在於經濟果實分配不均。
在美國華府的「看守世界研究中心」 (Worldwatch Institute),將2013年出版的《世界現況》專書主題訂為「永續還有可能嗎?」,對世界是否還能永續發展下去提出一個大大的問號。環保團體擬給的回答是,有點「太遲了!」,快要沒有機會亡羊補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