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一筆糊塗帳!燒錢的垃圾焚化竟比廚餘堆肥便宜?? 形成焚化廉價錯覺的四大扭力!(下)

接下來,我們要帶您來思考:
  • 如果沒有不當成本轉嫁,如果底渣與飛灰用比較穩當的技術來處理,那麼基隆市府把廚餘或其他垃圾送到焚化廠燒掉所必須付出的費用,會增加多少?
  • 如果廚餘中沒有塑膠、金屬、陶瓷等雜質,那麼廚餘處理費,可降低多少?
  • 如果我們不只用金錢來思考,那麼把可回收的廢棄物燒掉,到底是好處比較多?還是壞處比較多?

回過頭來,如果基隆天外天焚化廠燒的全是生活垃圾,成本未受到偏頗的轉嫁,那麼每噸合理焚化處理費大概是多少?

基於商場上鮮少有人願意做賠本生意的原則,我們可以假設在2015年以前該操作業者每年向各來源收取的處理費收入,比較接近其操作成本;因為2015年起,全國最有焚化餘裕量的高雄市,開始調高外縣市垃圾處理費,致使許多原本為了高雄廉價焚化費用而遠道而來的外縣市垃圾開始往北回流,加上其他錯綜複雜原因,自此引發部份縣市持續至今的垃圾危機8,使得基隆焚化廠更易取得垃圾,得以持續調高其自收廢棄物的處理費,現在其基本收費已是2012年時1.75倍,已有暴利之嫌。

但由於我們只有基隆廠操作業者自收廢棄物的最低收費標準,無法取得其自行收受的廢棄物種類有哪些?數量與收費各是多少?因此若以2015年以前的最低收費標準來估算其自收廢棄物收入,將會低估其操作成本;而以當今最低收費標準來估算其自收廢棄物收入,則會高估其操作成本。因此我們以2015年這個轉折點來估算。

根據環保署統計,當年該廠收受190,754噸廢棄物,其中78,643噸來自市府清潔隊,餘來自民間清除業者,因此當年該廠處理費收入扣掉其自收廢棄物而依約繳給市府的設備折舊費、回饋金與灰渣處理費後,再除以總收受噸數,則每噸分攤的處理費為9

[73,000噸×583元/噸+(78,643-73,000)噸×350元/噸+(190,754-78,643)噸×(2,300-920)元/噸]÷190,754噸=154,402,830元÷190,754噸=809元/噸

若再加上每噸廚餘焚化後要支付的灰渣處理費(總計164元),則市府原本應該負擔的廚餘焚化成本,現階段已衝高到973元/噸,已接近廚餘快速醱酵處理費,快要沒有理由說焚化比較便宜了。

扭力三:便宜行事心態、擁焚的政治力與補貼,造就低廉的灰渣處理費

垃圾焚化所產生底渣,全國每年約有90萬噸,大多是經過破碎篩分後就拿去當作工程粒料使用;由於底渣含有多種重金屬,且部份重金屬的含量不低,因此再利用時不能碰到水,避免重金屬溶出污染環境,且若無混拌水泥只以裸料使用時,也不能用於多種環境敏感區,例如水庫集水區或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且使用時必須高於地下水位一公尺以上。

又因為含有會腐蝕鋼筋的氯鹽,底渣不能用於結購物,因此只能用於低階的工程用途,比如當作基地或路堤的填築材料、當作道路基底層的級配料,或混拌一些水泥作成控制性低強度回填材料(CLSM)以回填管溝。

要應用於這些低階用途,每噸底渣處理費大約就是1,500-1,600元。

然而國內工程對於底渣的需求,並沒有那麼大,在供過於求下,過去十餘年來發生過多起底渣不法再利用事件,包括被回填於農地、漁塭,且被發現的案件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如果要提高底渣品質,確保使用安全,以增加其需求,則底渣處理過程的靜置熟化時間,必須比照國外從現行45天提高到3個月到半年,底渣在這段熟化時間會與空氣中二氧化碳反應,其重金屬組成因而發生碳酸化、礦化等作用,從而可以降低重金屬溶出風險。但熟化時間的拉長,會需要更多土地空間,從而增加成本。

或者也可參考日本經驗,把底渣高溫熔融玻璃化,讓其所含重金屬難以溶出;或者設置專門用來處理飛灰、底渣與污泥,並配備高級空氣污染防治設備的環保水泥窯,把這些主要成份類似水泥原料的廢棄物以一定比例混合後,製成環保水泥。

這些高溫技術,會大幅提高底渣處理費到每噸兩三萬以上,為現行的十餘倍以上;而習於喊窮、習於便宜行事的環保單位,面對這麼昂貴的成本,當然退避三舍,不會積極去提高底渣品質,只是想找更多的地方或者生出更多的工程來收容底渣,包括海洋;或者對於不法再利用事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都是把本來該負擔的環境成本外部化的作法。

至於飛灰穩定化物的掩埋,也是環境成本外部化的一種作法,因為它並沒有真正解決問題,只是把問題埋藏起來,留給後代子孫,所以除非對掩埋課徵稅費,留給後代子孫足夠經費以解決被埋藏的廢棄物,否則無論現在業者收費高低,都無法反映其成本。

而且台灣土地這麼小,在都市地區是寸土寸金,在偏遠地區的土地,則大多生態豐富、綠意盎然或者地下水豐沛,且台灣地質年輕,活動頻繁,斷層帶密密麻麻,掩埋並不適合台灣,即使有合適場址蓋掩埋場,在供不應求的市場情勢下,掩埋費用勢必高漲,現在每噸行情即已上萬。

然而,有94%土地是山坡地、且有許多土地位於水源保護區的小小基隆,好山好水卻有個收費相當低廉的BOO灰渣掩埋場。

這座掩埋場,是環保署當初以「公民營機構興建營運垃圾焚化灰渣再利用廠及最終處置場設置計畫」補助地方政府、鼓勵業者投資所催生出來的,掩埋對象主要是基隆天外天焚化廠的飛灰穩定化物與市府清潔隊所清出的溝泥及其他不可燃廢棄物,近年也開始收受外縣市的事業廢棄物。

該掩埋場位處「山崩地滑地質敏感區」,2004年進行環評當時還是「基隆河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本不該開發設置掩埋場,卻為了2006年要營運的天外天焚化廠的灰渣,而強行過關,經濟部也配合於2007年將該水源保護區解編。

他們好像都不擔心,未來極端氣候越演越烈,萬一那一天這裡山崩地滑,土石流會不會升級為灰渣流?

20211031-01.png 基隆好山好水卻擁有個收費低廉的民營灰渣掩埋場,不知是喜是悲!

該掩埋場的設置,由於可依促參法取得融資及租稅優惠,等於有政府補助,並有政府機關協助辦理土地變更;因此基隆市府得以和業者簽訂長約,取得廉價掩埋空間。

但廉價的飛灰掩埋費用,只是短期的錯覺,合約總會到期,掩埋空間總有一天會用完,之後市府還能取得這麼價廉的空間,掩埋有害飛灰的穩定化物嗎?還是必須付出更多代價,以高耗能方式處理飛灰?

如果連廚餘快速醱酵都嫌貴,未來還會去採取對環境較友善的昂貴技術來處理這些有害飛灰嗎?

倒不如趁著當前還有迴旋的空間與時間,趕緊推動源頭減量措施,改善資源分類回收系統,建置廚餘處理設施,減少垃圾焚化,不要把問題丟給未來世代。

這些取代焚化爐的方案,短期而言或許會多花點錢,但長期而言,絕對值回票價!

扭力四:民眾沒有做好廚餘分類

除了焚化操作處理費,便宜得令人心裡發麻外,我們也覺得,廚餘快速醱酵廠每噸1,000~1,200元的操作處理費(不含設廠成本),貴得有點離譜!

想想看,如果基隆這座廚餘廠真的興設成功,以每噸1,200元處理費計,每日收40噸的廚餘,每月就有120萬元的進帳。

我們曾經參觀過這類的快速醱酵廠,不過處理的是雞糞而不是廚餘,只見一兩個人就可操作整個廠,工作就只有投料與出料收集貯存。兩個人的人事費能有多高?木屑、菌種、電費,每個月要花近百萬?會不會我們的環保機關被業者坑了??

忽然想起曾經看過,某環保局清潔隊在把廚餘送入自設堆肥廠前,會請人在輸送帶旁撿拾廚餘中的雜質,會不會這過程必須要耗掉許多人事成本?

於是向熟悉廚餘堆肥廠運作的人士打聽,才了解到,由於部份民眾沒有養成良好分類習慣,廚餘中什麼都有。而廚餘廠最害怕的,倒不是塑膠袋、牙籤之類的東西,而是會傷害廚餘破碎脫水設備的金屬製品,比如說湯匙!因此,他們必須派人在入料輸送帶旁撿拾,20幾噸的廚餘廠就需要六、七位撿拾人員;40噸的廚餘廠就需要十名左右了。這使得每噸1,000-1,200元的操作處理費,變得有點合理了。

雖然廚餘肥料化是對環境友善的作法,但廚餘投料前的人工撿拾過程,卻是對勞工相當不友善的工作,這也是為何過往廚餘回收堆肥政策的推動,受到部份清潔隊消極抵抗的原因。那異味,雖不至有害身體健康,卻不是人人可以忍受的,身為廚餘製造者的每位民眾,不該陷害別人來做這份工作。

如果大家都可以小心一點,不把非廚餘的東西丟到廚餘桶裡,讓廚餘廠也可以像焚化廠一樣,只需一兩人操作自動舉桶翻桶設備來投料,把撿拾人力省下來,那麼廚餘廠的操作處理費也就不會那麼昂貴了。

結語

垃圾焚化可以把惱人的垃圾快速減積,還可以發電,但這可能是這技術僅有的兩個優點了,卻有很多後遺症,包括:

  • 從煙囪跑出來、散播到全球環境、在食物鏈中累積濃縮放大的有毒重金屬與世紀之毒戴奧辛;
  • 去化困難的底渣,以及令人頭疼的有害飛灰;
  • 它破壞資源,讓人類必須維持大規模的資源開採,才能供應大量生產與消費的經濟模式;
  • 它讓被人類拋棄的各類物資在這裡變成了二氧化碳與水蒸氣,不僅其生命週期所投入的能資源都隨著一把火而灰飛煙滅,也助長了全球暖化。

從這種種方面來看,焚化都是昂貴的!

只是在政策補貼、成本不合理轉嫁、以及把問題留給後代、把環境成本外部化的廉價灰渣處理方式之下,它的處理費表面上看起來變親民了,但絕對是天大的誤會!

其實,連熱能回收發電這一優點,在精算下都會成為焚化的缺點。

比如說,我們把1公斤重的PP塑膠袋(約相當於249個23公分寬、45公分長、0.02mm厚的蔬果袋)丟到焚化廠燒,可回收多少熱能?試計算如下:

由於PP熱值為42MJ/kg,而焚化爐垃圾燃燒發電效率則假定為20%(高於目前全國24座焚化廠現況),兩者相乘即可得到燃燒1公斤PP塑膠袋所回收的能量,為8.4MJ,相當於2.33度電,還不到一個人每天平均用電量;而沒被回收的熱能,則高達33.6MJ,為焚化發電的4倍。

另外,為了製造這塑膠袋並把這塑膠袋送到你我手中,而於其原料開採、生產製造及運輸銷售等階段所投入的能量,則高達每公斤75-83MJ,為焚化發電的9-10倍!這總共13-14倍於焚化發電的能量,都隨著垃圾投入爐中而損失了。10

相對地,如果回收PP塑膠袋,即使必須以6.8噸級的小貨車(載運容積為:1.515m寬×4.545m長×1.4m高=9.639 m3;並假定這些塑膠袋的體密度和沒有壓縮的垃圾之體密度一樣,約為0.2 ton/m3,則載重為1.9279噸),大老遠從台北載到屏東(運距假設為450km)熱熔再製成塑膠粒,則其所消耗掉的能源,根據我們如下的估算,還遠低於焚化所損失的能量:

根據調查11,國內小貨車每公升柴油可跑8-9公里,以油耗8km/l計,那麼跑450km會消耗56.25公升柴油,將之乘以柴油的密度(0.85 kg/l)及熱值(45.652MJ/kg),則這段旅程會消耗2,182.736 MJ的能量;將之除以1.9279噸的載重,則其每公斤運輸能耗為1.132MJ。

另我們可以合理假設其熱熔再製過程所消耗掉的能量和PP瓶相當,根據美國學者研究12,PP瓶熱熔再製過程所消耗的能量約為每公斤8.89MJ,因此PP塑膠袋回收再生的整個過程能耗約為1.132+8.89=10.020 MJ/kg,只相當於焚化發電的1.19倍,就可讓這資源重回經濟體循環利用。

因此,認清了垃圾焚化的真實成本,中央及地方的環保機關、民選首長及民代們,就不該為了節省帳面上的一點點經費而放棄推動垃圾源頭減量、廚餘與資源回收再利用的計畫,反而該放棄的是對垃圾焚化的補貼;而最終必須為所產生的垃圾付費的每個民眾們,對於政府推動廚餘回收等友善環境方案應該高興才是,不應為了因此而增加的垃圾費斤斤計較。

畢竟,以基隆的這個暫緩興設的廚餘廠來說,其每公噸處理費最多也只比焚化貴578元;而每人每天平均廚餘產生量約為0.2公斤,一個月也不過產生6公斤廚餘,等於每月要為廚餘從焚化改為以快速醱酵方式處理,多付出3.468元的垃圾費,每戶以3人計,也才10.4元。

台灣民眾會為每個月多10.4元,換來永續的生活環境而翻臉不投你嗎??

系列文章之一〈〈――。

參考資料:

8. 請參考《2021台灣現況:反焚復燃》第二章〈垃圾迷霧下紛飛的九隻烏鴉〉。

9. 根據基隆市府與天外天焚化廠操作業者的合約,市府每年保證提供73,000噸垃圾量。而其必須支付處理費用,是隨著提供垃圾量的多寡而不同的:市府提供垃圾量在73,000噸以內,每噸583元;在73,000-91,250噸之間,每噸350元;在91,250-109,500噸之間,每噸262元;在109,500-127,750噸之間,每噸175元;在127,750噸以上,每噸88元。

10. 這每公斤75-83 MJ的能量,稱為PP的「體現能」(embodied energy),請參考:"Recycling of Plastics",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2006.03.28.

11. 《國內貨運車隊能耗特性與節能技術應用調查與分析》,中華民國運輸學會101年學術論文研討會,2012.12

12."ENERGY INPUT AND PROCESS FLOW FOR PLASTIC RECYCLING", Roxanne Z. Pinsky, et.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Sciences & Research Technology, July, 2019.

  • 作者:謝和霖/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
  • 發表日期:2021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