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部落格

核患當前 炒什麼房

在投機客的炒作下,大台北地區的房價節節高升,進而引發民怨,使得政府不得不祭出包括奢侈稅在內的種種措施來抑制房價。雖然近來房價有所下跌,且跌幅不算小,但房價仍是高得嚇人;因為擁有一棟屬於自己的房子,甚至是一座豪宅,仍是不少人心中 的想望。雖然經濟學說認為,人們會理智地根據所掌握的訊息採取行動,以達成本身最大利益,然而要在台北這種地方買房,卻是種超級瘋狂、短視的作為,不論就經濟層面來說,或者就安全層面而言。或許經濟學並沒有錯,問題出在於一般大眾沒有掌握到完整的訊息,而做出了危險的決定。

氣候與能源: 

無限上綱經濟發展的噩夢

政府一直說要拼經濟,人人也都說經濟最重要,而經濟表現似乎也成了衡量執政良宥最重要的指標,這大概是過去十年來台灣社會最明顯的寫照。諷刺的是,看看這 幾年的經濟成長,無論高與低,其實都反映不到民眾穩定性收入,卻不斷看到各種奢華的物質炫耀充斥耳目,資本家越來越強大,伴隨著社會上從事投機性投資致富 成為當道;而歷來的政府一直告訴我們,要有更高的經濟成長,那我們日子就會好過或是過得更好。然而,真的是該這樣解決台灣社會上經濟問題嗎?看看這一兩年 貧富差距激化現象的明朗化,似乎才讓整個社會開始意識到,發生在台灣的經濟、社會問題,也許未必是整體地錢賺得不夠多,而是財富分配不均的問題。
經濟: 
社會: 

與有害僅一線之隔的環保標章


環保署於日前邀集相關廠商及公會召開「資源回收再利用建材環保標 章規格標準」修正草案公聽會,修正草案重點為增訂產品應符合有害事業廢棄物之戴奧辛管制標準及所添加之色母不得含環保署公告之毒性化學物質等,除了原標準 與環保署認為已經較為嚴謹的草案標準都大有問題外,也令人經覺原來環保標章竟是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的另一個大漏洞。

台電節能減碳的窮途末路


日前中國時報刊載了一篇台電的「廣告新聞」,聲稱「去年核能供電量約400億度,相當於減少3,40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抑減全國總排放量約八分之一」,並指出如果這「400億度 的供電量,以太陽光電替代,相當於需要36,000座路竹太陽能電廠(每座裝置容量1,000瓩),所需土地逾七萬公頃;若以風力發電替代,則須 3,600座單機裝置容量3,000瓩的風機」,大力吹捧核能發電的好處。其實,這廣告不僅有誇大核能的減碳及經濟效益之嫌,更企圖誤導一般大眾。

國光石化環評所顯示的問題

近日,國光石化計畫正在環保署進行環境影響評估,這是繼「蘇花改計畫」環評後的又一大投資計畫案。「蘇花改計畫」的環評,是環評制度的一大考驗,首先,它投機取巧地把蘇澳--花蓮間新闢一條高速公路,自我降級為現行蘇花公路的改善擴寬工程計畫;好像改個計畫名稱,就可以降低環境衝擊似的。其次,其創紀錄的僅審20多天就被通過了。
環境與健康: 
經濟: 

頁面

訂閱 RSS - 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