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環境正義

林內焚化爐「暴力」的背後……

雲林縣環保局特定於7月5日下午2時於林內國中辦理「環保義工講習」,其課程安排為02:30~03:20 「焚化爐興建說明」,主持人或講師為「達榮環保股份有限公司」,03:20~04:10 「限制使用購物用塑膠袋(含保麗龍)」,主持人或講師為「本局第五課」。所謂發生「暴力」的原因,是民眾發現環保局安排了「焚化爐興建說明」,且主持人或講師又是興建焚化爐的業主「達榮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試問誰不會「質疑環保局利用研習營辦說明會為廠商護航」?更巧的是雲林縣政府在7月5日也召開審議會,通過了該焚化廠興建用地的變更案。

環境與健康: 
經濟: 
社會: 

儲水防旱,不急著蓋水庫--淺談分散式集水法

據報載,經濟部水利署黃署長於日前表示,因台灣雨量分布不均、乾季太長,還需要再建五座水庫來儲水,方能因應台灣用水的需求,並將編列一千多億元的預算執行。至於興建水庫對生態的影嚮,則盼環保人土的諒解。

個人以為,興建大型水庫是集中式(centralized)的集水方法,可以解決水的問題,然而也會創造新的問題,應當是最後不得以才採取的手段。而當前最急迫的要務,應是優先建立起分散式(decentralized)的集水系統。片面由技術官僚宣示興建大水庫的決心,會有誤導民眾之嫌,非台灣的福氣。

興建大型水庫,誠如黃署長所說有生態環境的衝擊之外,還牽涉到跨世代公平性、區域間公平性、效率及風險性等問題。

跨世代間的公平性:台灣先天地質破碎、斷層分布密集,加上地形、水文及現有聚落發展的限制,適合蓋水庫的位址有限,猶如珍寶;而且一座水庫的壽命有限,儘管能做部份的更新,但百年後終仍難逃壽終正寢的命運。若將視野的時間軸拉長,每蓋一座水庫等於剝奪後代子孫一個蓋水庫的機會。如果蓋水庫是台灣人集水的首要方式,當水庫一座接一座報廢後,那台灣後代子民將沒水喝。

山林水土: 
社會: 

談焚化爐的鄰避情結

環保署長郝龍斌於近日接受公共工程月刊的專訪時,指出焚化爐的興建通常會因燃燒產生的戴奧辛,而成為廠址附近居民的反對目標。面對此鄰避心理,郝署長表示:「國內焚化爐的戴奧辛排放標準為0.1奈克….如此的排放量對附近居民完全沒有影響。」「面對鄰避性的抗爭….採取充分溝通的模式,提出科學實際的證明使民眾相信,同時日夜不停地監督排放值,只要超過標準,馬上運用公權力將焚化爐停工…。」可是,郝署長忽略了以下幾點事實。

0.1奈克/標準立方米的戴奧辛排放標準只是環保署設定的一個理論值,環保署並無法確保日常操作的焚化爐排放之戴奧辛,時時刻刻都在此標準以下。由於戴奧辛的檢測是非常昂貴且耗時,且目前尚無戴奧辛的線上即時分析監控系統,因此環保署目前只要求一年抽驗一次焚化爐煙道氣中的戴奧辛含量;如此的檢驗頻率,如何能「日夜不停地嚴密監測排放值?」況且,焚化爐在起爐、停爐與操作異常時,必須將煙道氣旁通污染防治設備,據估計這樣所排放的毒性物質,約等於操作500小時經由空污防治系統所排放的量。因此,不能說戴奧辛排放標準設定在0.1奈克/標準立方米,就說其排放量對附近居民完全沒有影響,這是不合經驗法則與邏輯推理的。

環境與健康: 
社會: 

要求環保署加強監管有害廢棄物的流向

索羅門群島新任總理於今年5月3日訪問我國,5月8日回國後, 國際綠色和平組織得到有關台灣要運送廢棄物到索羅門群島去的機密消息。該筆交易由我國的原始林企業公司(環保署資料, Primeval Forest Enterprise Company)和當地的豪魯開發投資公司 (音譯,Hauru Development Investment)進行。原始林公司以每次3,500萬美元輸出10,000噸廢棄物到該國,總量為300萬噸。這些廢棄物計畫運到該國的馬其拉島(Makira Island)。

5月9日索羅門群島的貿易部長胡紐扈(Edward Hunuehu)證實說該國內閣有條件通過該筆交易,重發許可。而5月10日索羅門政府聲明從台灣進口有害廢棄物交易仍然有效,該交易的預付款高達2億美元。而該國檢疫官員很肯定地說,這些廢棄物含有高濃度的鉛、汞和砷。

雖然我國外交部鄭重聲明未有此事,且環保署亦聲明於2月份時就已拒絕核發輸出許可。然而國外的報導卻言之鑿鑿,不僅有索羅門群島官員訪談的詳細內容;此事不該是空穴來風,更何況該國總理才剛到我國訪問。我們要求環保署能追蹤調查,公開所有有關廢棄物運輸與貯存的資訊,以釐清該項在國際間不利我國的傳聞:

環境與健康: 
社會: 

莫以鴕鳥心態面對人民生命安全

環保署於5月30日針對農委會日前公布的新竹市及彰化縣牡蠣重金屬含量過高乙節表示,依據環保署於91年度第一季(3月份)針對新竹及彰化地區所做的監測結果,新竹及彰化海域重金屬含銅量分別於1ppb至3ppb(十億分之一)及2ppb至5ppb之間,與海洋環境品質標準30ppb比較,尚有十倍的差距;另含鋅量則分別為10ppb至39ppb及6ppb至21ppb之間,遠低於鋅的海洋環境品質標準500ppb。顯示該地區海域水質仍符合環境品質標準的範圍。環保署並將牡蠣的銅、鋅含量過高歸因於牡蠣具有重金屬累積的特性。對於環保署這項說法,令人不得不產生質疑。

據農委會漁業署委託學者進行的檢驗報告,90年新竹沿海地區的牡蠣,銅的平均含量高達430 ppm,鋅的平均含量425 ppm;其中銅是英國規定水產品銅含量標準100ppm的4.3倍,澳洲銅含量標準30ppm的14.3倍(我國並沒有訂定水產品重金屬污染標準),更是我國的海水品質標準30ppb的14,333倍。若牡蠣所生長的海水品質如此良好,以其短暫的生命週期,如何累積這麼高含量的銅與鋅?

環境與健康: 
社會: 

環保署永續經營垃圾焚化政策

猶記得高雄市焚化廠低價搶垃圾的時候,環保署宣稱目前焚化爐不夠垃圾燒,是市場的因素,焚化政策沒有錯;換言之,環保署還是會繼續執行「既定政策」,到2003年時完成計畫中36座焚化爐的興建,到時我國將成為全世界垃圾焚化率(90%)最高的國家。1993年環保署預估到2000年時垃圾量每日高達33,767噸,以每年成長5%來計算;因此需要興建總處理量30,400噸的36座焚化廠來處理。不幸,2000年時的垃圾量每日21,532噸,與環保署的估計量差距幾達10,000噸,而2001年更降到19,886噸;所以才發生處理容量只有21,000噸的19座完工運轉之焚化爐搶垃圾的窘境,有8座焚化廠垃圾焚化量不足65%。過去兩、三年來,我們一直要求環保署應該重新檢討興建垃圾焚化爐的計畫,不應該蒙著頭、頂著「既定政策」,在國家財政已經捉襟見肘的時候,還把納稅人的血汗錢浪費在錯誤的計畫上。

環境與健康: 
社會: 

頁面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氣候與能源

社會

經濟

特定議題

訂閱 RSS - 環境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