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經濟發展

弱勢的環境

回憶兒時,曾有一個極為要好的玩伴,一路陪著我玩進國中。我成績較他好,但他球類、平衡感則超好,我們彼此惺惺相惜,互敬互重。然而,國二的分班,他不幸被分到放牛班,從此他避不與我見面,而我們也因此在這種講求競爭的教育體制下,分別進入了兩個不同的世界。那時年少的我,第一次發現,我的優越是踩在別人的失敗難受上而得來的,真是所謂的「一將功成萬骨枯」。

在這個競爭的社會,我們不僅人與人爭、國與國爭,更與萬物爭,與天地爭。爭的時候,我們只顧我們自己眼前的目標,卻難得去體會別人的感受。大家只崇拜強者風光的一面,卻無視於弱者受傷的痛楚。而當我們以競爭的態度去對待最為弱勢的生態環境時,則只知如何瘋狂地去擷取於己有利的自然資源,卻完全不顧自身行為對大自然的傷害。

於是,為了提昇競爭力,為了怕廠商搶不到更大的市場,即時在許多有識之士頻頻呼籲削減二氧化碳排放量以減輕氣候變遷影響的情勢之下,環保署仍不敢奪台塑之鋒,而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通過了台塑六輕四期擴建工程的環評(12月23日);而台塑則回報以「環保署等相關機關,專業(???)執行能力相當的強,才能夠讓六輕四期工程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審核工作」等語;於是,又一場環境浩劫於焉開始。

經濟: 
社會: 

為澎湖織夢

日前(12月20日)有幸應邀到澎湖參加一個研習會,會後在澎湖當地友人的引導下,著實體驗了澎湖美麗的海灘、豐富的生態人文、與東北季風的滋味。尤其那東北季風之強,已經快要達到令人起飛的地步,加上研習會上有兩位老師皆提及澎湖發展再生能源的可行性,不禁對澎湖的未來有些許的想像。

澎湖地小人口少,人口密度並不高,而產業不足所導致的人口外移,或許也是為何澎湖至今尚能維持許多觀光資源、環境品質能夠維持良好的原因。然而澎湖並非只能依靠觀光產業所帶來的旅客來維持經濟;以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許多永續發展的願景,都有很大的機會在此實現。

首先,就是豐富的再生能源,使澎湖有機會成為我國第一個擺脫化石燃料的縣市。澎湖夏天強烈的陽光,與冬天狂烈的東北風,都是源源不絕來自上天的禮物。若我們可以擁抱這些自然資源,不再以冷氣來排除夏天的熱氣,以圍牆阻擋冬天的狂風,而以環島而立的風車搭配建築物上的太陽能版,並將這些間歇產生的電能以電解水產生的氫氣來儲存,則現有的火力發電廠可以改為以氫氣為燃料的發電廠。如此澎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立即削減大半。將來待燃料電池的技術發展成熟,則面積不大的澎湖,更可在短時間內,將氫氣輸送系統建立起來,汽機車的加油站變成燃料電池交通工具的加氫氣站。則潔淨能源的美夢將可實現。

山林水土: 
經濟: 
社會: 

是哪一種塑膠與金屬?

現在國內市面上愈來愈多的中國產品,一不小心買到便宜貨,很可能就是中國製的。由於人們難免存在著貪小便宜的習性,因此中國產品的安全性為何,應是我們極需小心注意的。

記得曾在統一超商翻看一個裝著糖果的玩具,由於想了解其塑膠材質為何,而查看其商品標示。結果一看,該玩具來自中國,材質標示著「塑膠與金屬」。天哪,塑膠與金屬都各有好幾種不同的材質,到底是哪一種塑膠,哪一種金屬?看著這種有等於沒有的標示,真是令人啼笑皆非,憂心忡忡。

今年九月間,徐中雄立委公佈其調查發現,國內逾六成的違法進口農藥是來自中國,每年約有近萬噸非法農藥在市面上販售,其中不乏我國早已禁止使用、並受到斯德哥爾摩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公約所管制的農藥,如DDT、滅蟻樂等,而這些在中南部農村私下兜售的農藥並未有任何標示;另外該立委又於今年10月間召開記者會表示,每年中國以非法走私、偷渡來台的含汞電池高達2000噸,其含汞量為我國合法電池的360倍,而且不但低價傾銷,並且假冒環保標章,破壞市場行情。

環境與健康: 

光鮮亮麗的背後

半導體之父張忠謀日前(11/21)在與來自美國的學習.組織.管理大師彼得.聖吉的對談中,強調科技發展對現代人生活的貢獻,他認為「現代人的生活都比三、五百年前的王公貴族還要好,這代表經濟發展是每一個人都想要的,沒有人希望生活水準倒退到過去的時代」,而他也相信「工業時代不會成為一個泡沫,而泡沫也不會破裂。」

就在此次對談的前一天,網路上傳來新竹公害防治協會的消息,其理事長鍾小姐在獲悉『新竹魚群暴斃,居民疑是竹科廢水造成』的新聞後,花了一天追查元兇,後來只知道地點是位在竹科旁的隆恩圳、水源橋下。淨竹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高先生於是感慨道:「隆恩圳的死魚事件,這不是第一次,也可能不會是最後一次!這已經不是新聞了,吸引不了媒體的關注。」「如果環境危機指標要以生命來交換,這幾次是魚,下一次會不會輪到人?」

山林水土: 

面對資源枯竭的年代

走在大賣場,我們總是會因貨架上琳琅滿目的商品與食品,而誤以為這是個不虞匱乏、資源豐盛的時代。而台灣幾十年來的經濟榮景,更讓許多人以為過這種好日子是應當的。在我們日常生活與提供我們維生服務的生態系統之間,隔著一層機能健全的都市糖衣,讓我們感受不到事實的真相:由於生態環境的破壞,用以維持人們生存的許多資源已逐漸枯竭,加上全球人口的暴增,其實我們隨時都有可能面臨生存危機。糖衣隨時可破,只要維繫糖衣的資源取得不再能夠滿足我們的消費速度。更甚者,這層糖衣即使不破,也因人們不當使用毒性化學物質,而變成一層危害生機的毒糖衣。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負債的台灣

根據93年度中央政府預算總說明,「截至91度決算止,中央政府債務餘額為2兆8,975億元,如加計92年度編列預算(含追加)及93年度預計發行與償還之公債及賒借數,則截至93年度止,中央政府累計未償債務餘額估計達3兆4,290億元,占前三年度名目國民生產毛額平均數約34.4%。」

也就是說,光是中央政府的債務,就讓我們每個國民平均負擔約15萬元,若每戶以4人計,則每個家庭要為中央政府負債約60萬元。當然這還不計及地方政府的債務。因此,在富裕的背後,我們現在正拖著沉重的負債。所以,我們納稅人現在更要錙銖必較,針對一些公共政策張大眼睛,以讓我們的納稅錢能夠發揮最大效益,避免政府無謂的投資。

就在同一份預算總說明中,行政院概述了將於93年度編列預算1684億元來推動於去年5月間核定、共為期6年的「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在此預算中,有35.5%、計598億元用於「全島運輸骨幹整建計畫」,其中北宜高速公路建設、台灣地區西部走廊東西向快速公路建設、蘇花高速公路建設、西部濱海快速公路工程及生活圈道路系統建設等計畫就編了448億元,而提昇地方公共交通網計畫僅6億元。看到這樣的預算,就不禁令人遺憾,交通部的施政思維,還大半停留在造橋鋪路的階段。

頁面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氣候與能源

社會

經濟

特定議題

訂閱 RSS - 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