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經濟發展

無奈 台灣

上週五(11/28)走過總統府旁的襄陽路,突然間雙腳定住了;總統府降旗的國歌揚起,腦海深處早期烙下的「聞國歌應肅立」的教條,已成為不需思考的反射動作。然而行人依然前行,行車依然從中華民國總統府前急馳而過,撲向抵禦「經濟蕭條」的戰場;除了執行公務的憲兵同志外,可能連總統府內的人員又有誰去關心位居「神殿」的執政者所誓言捍衛的中華民國國號和國旗?既然公權力可以公然撕毀國旗,保護別國的五星旗,我還得「奉行」烙印在腦海深處的遠古教條?無奈,還是走吧!否則成了街頭食古不化的看板了。

經過博物館館前路口時,擠滿兩旁路邊的SNG採訪車,以及一大群搜尋獵物的記者,空氣中充斥著嗜血亢奮的氣氛。當執政者的政見只不過是「競選口號」,或是不在其法定任期的「8年」兌現的支票時,再加上毫無「偵查不公開」認知的檢調機關,及不顧輿論倫理的媒體;這些事實湊合成麻痹民眾的社會現實,台灣要能從經濟海嘯的漩渦中突圍,難了!

夜幕低垂,遠處朦朧中台北市政府大樓前兩座突兀的白色物體吸引著目光,記憶裡這座建築物不曾有過這種印象。隨著目光的焦點,走到白色物體的前面,哦!原來是中國的古老印記:鎮邪石獅。猛然間,一幕幕中國政府機構建築物前一模一樣的雕像在腦海中閃現,我該不會穿越時空去到了中國的領土吧!

環境與健康: 
社會: 

善用消費者的力量

近來全球金融風暴所造成的股災,讓許多投資人荷包大減,加上新政府上台前後未認清國際情勢而輕率唱言的口號,在接二連三未能兌現下,讓國人信心頓失,國內股市跌幅更是冠於全球。在信用緊縮下,這波金融風暴,可能會波及其他產業的營運,影響既深且遠;其所帶來的骨牌效應,宛若真實風暴所帶來的土石流,令在產業鏈中下游的人們戰戰兢兢。

我們是否能安然度過這波金融風暴,目前尚言之過早,然而其所帶來的消費力進一步降低,已令新政府兩位首長備感壓力,但在未能提出有效對策下,僅以宣導式的帶頭買西裝、皮鞋、月餅等,試圖要人民在損失慘重之餘(不論是套牢、或是失業),還要多消費,成效如何可想而知,也讓其同黨大老批評為如同小孩玩大車。不過,從這兩位「小孩」的反應,我們可以看到,帶動目前這經濟體的火車頭,其實是「消費」。在消費者不再熱情捧場下,任何金融鉅子、房市大亨、電子龍頭、石化大老,都只能像無助的幼子,瑟縮著、祈求著,甚至哭嚎著。

這場景,令人不禁想起聖經的啟示錄,在世界末日來臨時,那些以往不可一世、胡作非為的政治人物與有錢有勢者,蜷縮在山洞和巖穴中;這末日其實不是末日,而是重生的前奏曲;在這場金融風暴的狂風暴雨下,我們宛若聽到地球長吁了一口氣,如同日本宮崎峻卡通「神隱少女」中的河伯,在經過一場洗禮後,吐出了長久以來累積在河體中的廢棄物。

從金融危機中看我國環境的前途

國際金融危機始於去年 8月以來的美國次貸風暴,導致美國前五大投資銀行消失了三家:美林(Merrill Lynch)、雷曼(Lehman Brothers)和貝爾斯登(Bear Stearns),而碩果僅存的「唯二」高盛(Goldman Sachs)和摩根史丹利(Morgan Stanley)亦膽顫心驚,甚至全球最大的保險公司美國國際集團(AIG)亦中箭下馬。這股金融危機迅速波及全世界,迫使全球中央銀行在美國聯儲局領導下,本月18日向金融體系大舉注資2,470億美元,並有多國中央銀行繼續各自注資挽救其國內金融市場。

我國政府也不例外,除了中央銀行調降存款準備率1.25%、國安基金投入股市護盤外,同時宣佈多項提振經濟的利多措施。這些動作不外乎是設法挽救已病入膏肓的金融市場,連同受到拖累的經濟,致使已進「加護病房」的病危金融市場得以喘息。然而是否就如劉兆玄院長所說的我國第四季經濟情況會好轉?

經濟: 

節能減碳的禮記大學篇

在社會共識上,環境保護是一個接受度相當高的價值,但這只是在理念的層面。在具體議題上,能否落實環境保護優先的原則,則必須考慮經濟利益、欲求滿足與生活便利性種種現實因素;這時價值的取捨,往往就有衝突。

這在中科、蘇花高等重大開發案中,支持與反對的團體之間,會出現那麼大的爭議,就可以發現大家雖然在嘴巴上都講「保護地球環境」,但要不要因為認同環境價值,就願意犧牲經濟利益的好處;在每個案例,不同的團體與個人往往會做出不同的抉擇。

上 週有關中秋烤肉所引發的輿論爭議,就是一個有趣的案例。對於這次的爭論的焦點,如果不是放在批判政府的立場,我個人對這個議題的觀察,則認為這是一次有意 義的社會對話,對話的焦點討論的是:環境保護究竟應該由「修身齊家」的個人道德層次做起?還是要由「治國平天下」的大處著眼?

環境與健康: 
氣候與能源: 
經濟: 

不公不義不幸福的經濟成長率

近來協會辦公室旁的小巷子,忽然傳來機械的吵雜聲,原來是有人要來鋪馬路了。同仁質疑說,這裡前陣子才因為下水道工程而挖過且鋪過了一次,而且只是條供社區居民停放車輛的死胡同,不是條會因交通繁忙而易毀損的道路,為何不到幾個月,又要來鋪柏油?這不禁令人聯想到馬政府剛上台時就匆促提出的逾千億元的擴大內需方案。

這一千多億元的擴大內需方案,有583億元用來補助地方政府。檢視一份由網路流傳出來的一小部份補助明細,令人瞠目結舌的不勝枚舉,比如,台北縣市提出了許多道路修建工程,其中台北市有1.2億的水源高架橋「油漆美化」工程,台北縣有7.261億的道路「路面品質」提升計畫;宜蘭縣提出了一個1千萬的公廁、基隆市提出了好幾個2千萬的里民會堂「美化整建」工程;桃園縣要蓋一棟2.5億的「消防局局本部」辦公大樓,以及2.42億的「兩蔣文化園區」環境改造計畫工程。

經濟: 

虛幻的經濟發展圖像

前陣子有機會在夜間行經台中市重劃區,一棟棟住宅高樓大廈看似豪華榮景,入夜亮起燈的戶數卻寥寥無幾,黑夜裡只有路邊空蕩蕩卻又燈火通明的霓虹燈與街燈,照亮著高聳而死寂的水泥叢林。同行的朋友以前是做建築出身的,我們從計程車內瀏覽過這片死寂之城,他以內行人的口吻預告房地產的泡沫已經出現,無論房價炒的多高,新聞報導豪宅多貴,或者大陸富豪炒樓團來台帶來多大的希望,即使不懂學理,光是沿著道路數一數亮著的樓格子,就能印證許多地政專家的預言。這是簡單的數學題,畢竟蓋那麼多房子,哪來那麼多人住啊?

根據營建署統計,2005年核發建照總面積達1,306萬坪,比前一年的1,286萬坪成長1.7%,創下8年新高。住宅類建照核發量是12.16萬戶,成長了9.6%。當時專家就推測,核發建照到完工、販售需要兩、三年的時間,房市供給超出需求的危機將在2008年出現。就在今年不久前,美國的次級房貸風暴與中國房地產價格下滑的風波,引發的是一連串的全球與區域金融與經濟風暴,至今美國都還在風波之中。美國政府面臨著鼓勵民眾超過收入的借貸支出政策,以及不斷以刺激沒必要的消費拼經濟的苦果,不僅造成經濟危機,也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

經濟: 

頁面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氣候與能源

社會

經濟

特定議題

訂閱 RSS - 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