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經濟發展

無限上綱經濟發展的噩夢

政府一直說要拼經濟,人人也都說經濟最重要,而經濟表現似乎也成了衡量執政良宥最重要的指標,這大概是過去十年來台灣社會最明顯的寫照。諷刺的是,看看這 幾年的經濟成長,無論高與低,其實都反映不到民眾穩定性收入,卻不斷看到各種奢華的物質炫耀充斥耳目,資本家越來越強大,伴隨著社會上從事投機性投資致富 成為當道;而歷來的政府一直告訴我們,要有更高的經濟成長,那我們日子就會好過或是過得更好。然而,真的是該這樣解決台灣社會上經濟問題嗎?看看這一兩年 貧富差距激化現象的明朗化,似乎才讓整個社會開始意識到,發生在台灣的經濟、社會問題,也許未必是整體地錢賺得不夠多,而是財富分配不均的問題。
社會: 
經濟: 

蒙塵的鄉土


日前回老家探親,與家人前往八卦山一遊,途中經過彰化市公會堂正好在舉辦「畫我玉山」畫展,即順道入內參觀。彰化市公會堂為於日治時代興建、乃當時民眾聚會活動場所,其二樓有些許史料介紹該公會堂以及彰化市歷史。其中有一幅由日人手繪的彰化市鳥瞰圖,只見當時市區道路規劃與現今相差無幾,但從畫中可見當時視野相當良好,在八卦山上可看到大肚溪以及草屯等方向風景,而今在八卦山上,卻是灰蒙蒙一片,即使走在兩旁都是樹木的步道裡,仍可見到懸浮空中的微粒,令人不敢深呼吸。

甲午戰爭後,台灣被清廷割讓給日本,不願受異族統治的先人們成立了台灣民主國,組織軍隊對抗前來接收領土的日本人,並於18958月下旬於八卦山一帶與日軍激戰,這是台日乙未戰爭的最後一場正面會戰,先人雖知如卵擊石,卻寧戰死而失土,不願活著見心中深愛土地落入敵手。一世紀後,日人早已遠去,而這塊土地卻因空污、土污、水污以及浮濫的水泥化與都市化,而再度沈淪,令人不勝唏噓。

頁面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氣候與能源

社會

經濟

特定議題

訂閱 RSS - 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