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國土保育

催生「龍崎牛埔泥岩惡地」自然保留區

2019073101.png
圖1. 淡紅色界線為龍崎區,深紅色區塊為龍崎工業區。

掩埋場開發許可不再展延,後來怎麼了?

原退輔會龍崎炸藥工廠舊址位於台南市龍崎區牛埔里,面積總共有335.4公頃(如圖1),其中51公頃歐欣公司具所有權。龍崎炸藥工廠自1978年營運以來,其廠房及建物分散於谷地,因屬利用坡地為天然屏障的小型建物,土地利用密度低,使該區青灰泥岩惡地地形與自然生態維持良好穩定狀態,符合指定自然保留區之基準條件。

今年1月25日,台南市長黃偉哲召開記者會,基於龍崎泥岩惡地隨時可能被開發的緊急狀況,對外宣示依據文資法第84條,將龍崎掩埋場預定場址共41公頃指定為「暫定自然地景」(歐欣的掩埋場開發許可執照在3/10到期,經濟部當時並未表態是否准許展延)。

環境與健康: 

世界級特殊自然地景—— 台灣泥岩惡地的獨特性


一、惡地概述

惡地(Badland),所謂的荒涼不生之地,一般是指因地層不均質(黏土、砂土、礫石等組成比例)導致差異侵蝕,所產生的鋸齒、凹槽或圓頂等型態之陡坡。更精確地來說,惡地一詞所代表的應是「鬆軟沉積岩和富含黏土的土壤,大範圍的被風和水侵蝕後,所產生的乾燥地勢。通常具有陡坡、稀疏植被、缺少實質性的風化層與高密度的引流等主要特色」2

一般而言,大部分惡地主要形成於乾旱到半乾旱地區,若當地地層中顆粒膠結較鬆散,加上氣候容易產生暴雨時,就容易使表面物質與附著之植披隨泥水沖刷而下,產下光禿禿的惡地型態

頁面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氣候與能源

社會

經濟

特定議題

訂閱 RSS - 國土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