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廚餘回收

到底有多少平板包材付之一炬?源頭細分類數據竟能解開長年謎團!

環保署與各地環保局沾染了一個很不健康的官僚文化:報喜不報憂。比方說,當本協會指出各縣市環保局送到焚化爐或掩埋場中的垃圾裡,有超過30-40%的廚餘,應該加強廚餘回收,擴增廚餘處理設施,結果廚餘回收量幾年下來沒有什麼長進,甚至還些微下降,但垃圾中廚餘含量卻大幅降低,2020年時大部分縣市的垃圾廚餘含量已低於30%。我們懷疑是否該數據的調查方法有所改變,或廚餘含量從溼基變成了乾基,一問之下,原來調查方法沒變,廚餘含量計算方式也沒有改變,是執行者從中央委辦變成各縣市環保局委辦。自此,垃圾中廚餘含量變成一個沒有參考價值的數據了。

城市綠廊,希望年底候選人可以來提出的環保政見

背景為中興新村街景,來源: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9/97/%E4%B8%AD%E8%88%88%E6%96%B0%E6%9D%91%E8%A1%97%E6%99%AF.jpg

環境與健康: 
社會: 

坤輿 龍崎 馬頭山 掩埋場爭議連環爆、垃圾多到燒不完! 環團呼籲廢物總量管制、環保署應和民間合作速推資源永續管理法

日期: 
2022/08/02 (週二)

【環保團體聯合新聞稿】

坤輿掩埋場因規避環評,日前由台中高等行政法院判決苗栗縣政府應要求坤輿停止試運轉及所有開發許可,反坤輿自救會及當地鄉親,總算迎來抗爭21年以來的初步勝利。數個環團1於8月3日聯合召開記者會指出,本案突顯地狹人稠的台灣已經相當難以找到合適掩埋場址,高價掩埋處理費又誘使重重黑影撲向台灣所剩無幾的肥美、幽勝之地,人民已然活在垃圾與黑道雙重夾擊的恐怖陰影中!

廢棄物危機四面八方襲來,2021年事廢成長率還猛超GDP ! 民團提立法草案 盼資源永續管理 與未來世代共享共榮(二)

日期: 
2022/06/06 (週一)

【環保團體聯合新聞稿】

20220606-theme2-framework.png

在世界環境日隔日,數個民間團體召開記者會指出,在諸多廢棄物危機四面八方襲來、環境千瘡百孔的同時,去年廢棄物產生量還創下新高,且成長率比GDP高出1.49% ,顯然經濟發展正帶領我們走向不永續的方向。為了避免社會、環境持續向下沉淪,年輕世代看不到希望,民團提出獲得數十個團體連署支持的《資源永續管理法》草案,呼籲政府能儘速參採立法, 建立顧及未來世代的資源永續管理架構。

山林水土: 
經濟: 

廢棄物未細分類回收就送焚化爐,我心不安——怎堪違反環境倫理的焚化爐成為台灣常態!

20220606-01.jpg
臺東市東海國宅社區廢棄物細分類回收站分20類

二十三年前,我擔任台東師範學院環境教育中心主任時,兼任台東縣環境影響評估委員,評估臺東縣焚化爐時,聽聞環保署焚化爐興建工程處的說明,一時以為焚化爐可處理大量垃圾,又可發電,堪稱環保設施。但經過一番認識,除了戴奧辛疑慮外,最讓我不解的是,明明應該宣導簡樸生活、從源頭減量、廢棄物回收再利用,但焚化爐一啟用,要滿足每天三百噸的垃圾量,不是鼓勵製造垃圾嗎?但2000年8月3日第四次環評會議,臺東縣政府不讓反對焚化爐的臺東市賴坤成市長與焚化爐所在地的反焚化爐代表參加,我要求緩議也不成下,表決通過興建。接著承諾反對興建焚化爐到底的參選人徐慶元在當選後,於2002年5月初,竟然毀諾動工。到底焚化爐有多大的好處,竟然讓環保署與台東縣二十多年來的歷任縣長樂此不疲?

頁面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氣候與能源

社會

經濟

特定議題

訂閱 RSS - 廚餘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