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永續發展

我國的環境與政治

有位國外的朋友有事來訪,經歷了我國大選的激情:選戰激烈、總統遇刺、社會反應理性冷靜、選務井然有序;他的評語為台灣已是個民主國家。不幸,晚上看到泛藍的候選人,在中選會還未公佈選舉結果前,就情緒激動地公開宣稱:疑雲重重,要提起當選無效之訴。雖然,他一開始也抑制自己的衝動情緒,要求民眾冷靜、理性,可是接著他所發表的談話卻非常的不理性,充斥著挑撥衝突的激情。讓國外友人看了嘆為觀止,對我國的民主又有另一番不同的評價。

撇開政治中的激情、權謀、營私、齷齰,政治仍然與我們人民息息相關,舉凡國家的定位、國格的維持、法規的制定與執行、預算的編列與花費,再再都影響我國社會的安定,與民眾的權益。大選不只是在選出一位代表我國的元首,更是選擇執行政府運作的團隊。此次大選的過程中,我們看出國人對國家定位的重視,與對這塊土地的認同。我們企盼經過選戰的激情後,不論有多少的輸贏,雙方都應平心靜氣地接受結果,不應無的放矢而繼續選戰時的激情與對立,共同在行政、國會、及社會攜手共創安祥的家園。

從禽流感談永續發展的重要性

最近禽流感的威脅讓數萬雞隻遭到撲殺。看到這樣的事件,常令人心中非常不忍。但這猶如在戰場上,人命關天的時刻,這種殺戮行為是受到默許的。更何況這些雞隻平常就是人們要宰殺來吃的食物,其生命的價值在人們眼中是不值一文的。於是,面對這樣的人造阿鼻地獄,誰能說聲不呢?

然而,人類今天所面對的這種傳染病的威脅,豈非源於這種不尊重生命的態度?為了以最少的土地成本,飼養最多的雞隻,人們以集約飼養的方式,將數萬隻雞擠在一個窄小的空間,然後施打抗生素、成長激素,希望這些雞隻在這種不健康的環境中不要生病,希望這些雞隻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長大成雞。也就是這種方式,提供了病原繁殖演變的溫床,而抗生素的施打,更讓許多病菌得以演變出抗藥性,而變得更強大。因此,今天的情勢,誰曰不是人們自作自受呢?

山林水土: 
社會: 

為澎湖織夢

日前(12月20日)有幸應邀到澎湖參加一個研習會,會後在澎湖當地友人的引導下,著實體驗了澎湖美麗的海灘、豐富的生態人文、與東北季風的滋味。尤其那東北季風之強,已經快要達到令人起飛的地步,加上研習會上有兩位老師皆提及澎湖發展再生能源的可行性,不禁對澎湖的未來有些許的想像。

澎湖地小人口少,人口密度並不高,而產業不足所導致的人口外移,或許也是為何澎湖至今尚能維持許多觀光資源、環境品質能夠維持良好的原因。然而澎湖並非只能依靠觀光產業所帶來的旅客來維持經濟;以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許多永續發展的願景,都有很大的機會在此實現。

首先,就是豐富的再生能源,使澎湖有機會成為我國第一個擺脫化石燃料的縣市。澎湖夏天強烈的陽光,與冬天狂烈的東北風,都是源源不絕來自上天的禮物。若我們可以擁抱這些自然資源,不再以冷氣來排除夏天的熱氣,以圍牆阻擋冬天的狂風,而以環島而立的風車搭配建築物上的太陽能版,並將這些間歇產生的電能以電解水產生的氫氣來儲存,則現有的火力發電廠可以改為以氫氣為燃料的發電廠。如此澎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立即削減大半。將來待燃料電池的技術發展成熟,則面積不大的澎湖,更可在短時間內,將氫氣輸送系統建立起來,汽機車的加油站變成燃料電池交通工具的加氫氣站。則潔淨能源的美夢將可實現。

山林水土: 
經濟: 
社會: 

樹與路

日前到竹北的焚化爐預定地探訪,當地居民帶領我們到附近的原生林保護區,其號稱是全台僅剩的兩個平地原生林之一。剛到達時,隨同的友人指著遠方的黃槿樹說這裡的林相是台灣常見的濱海植物時,我跟著望向了那一顆顆開著黃花的樹,那不就是小時我家後面小徑旁的樹麼?!對動植物一竅不通的我這時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家果然是靠海!

記憶中有幾種植物在我童年生活裡佔著相當重要的地位。隔壁門前的大樹,是許多阿公阿媽們乘涼聊天、含飴弄孫的所在;後院的小榕樹,是我避暑發呆看螞蟻與白雲的所在;連接後院與我的「後花園」的小巷旁的朱菫,與連接田野的小徑旁的黃槿,對我而言宛如到達桃花源之前的桃樹,一樣的落英繽紛,美不堪言。在我家方圓三百公尺內,空間意象的變化多端,對小小的孩童而言,是多麼富足的一件事。當大人對我戲稱,我家後面的土地都是屬於我的(雖然都不是),我樂不可支,天天出去「巡守」成為我重要的「工作」!

然而隨著車流的增多,門前的大樹首當其衝,「不見了」,而乘涼聊天的社區聚會景象也跟著消失了;隨後道路擴寬,朱菫不見了,原本美妙的後花園也蓋起了一間間的房子;然後是後院的小榕樹也因為擋著車子的路而被砍了,我又失去了一個庇蔭的空間。碩果僅存的是黃槿,但也僅剩一顆。

經濟: 
社會: 

不必要縮編的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

根據7月31日自由時報的報導,「水利署擬縮編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我國的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有107處、共有90,058平方公里,約佔總面積的1/4,其中九成都是在山區。」這個縮編計劃雖然還未經行政院核定,而環保署的環評委員會也在這項計劃的政策環評中做成結論,「建議水利署以不縮編為原則」,但仍值得大家一起來關注其後續發展。

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有沒有縮編的必要,首先要來看看其所限制的開發行為為何。根據自來水法第11條,劃到保護區內的土地,所禁止或限制的為那些會傷害到水質或水量的行為,包括濫伐林木或濫墾土地;變更河道足以影響水之自淨能力;土石採取或探礦、採礦致污染水源;排放超過規定標準之工礦廢水或家庭污水;污染性工廠;設置垃圾掩埋場或焚化爐、傾倒、施放或棄置垃圾、灰渣、土石、污泥、糞尿、廢油、廢化學品、動物屍骸…等等。因此,保護區所管制的,正是污染性或會破壞水土保持的開發行為,這些行為即使在非保護區的土地,也不應發生。所以一旦縮編,必然吸引這些不當的開發行為大張旗鼓地擴散到這些區域來,對我國的環境必定又是一場浩劫。

山林水土: 
社會: 

「水壩與發展」報告可以作為政府擬定水資源政策的參考依據

1998年的春假,在下雪風雨中,開了十個小時的車,拜訪新罕布夏州的水文學教授,談一個可能的海岸集水區與河口生態計劃。那天的雨出奇的大,他開玩笑的說:「不好意思,下這麼大的雨可能不是很好迎接妳的方式,但沒有下雨,我們做水文的就不知道要靠什麼維生。」雖然後來這個計劃因為各種原因沒有順利展開(失敗為成功之母:>),但對於那幾天的野外參訪,看著溪流奔流到海,自然在動態中維持著巧妙的平衡,留下了很深的回憶。最近連日來下雨,想起今年夏天的水荒,大家如臨大敵,恍如隔世。在現今高度都市化的結果,我們對土地的依戀不再,水被視為生活中以及工業生產製程中理所當然且廉價的必需品;缺水時,怨聲載道,下雨時,同樣怨聲載道,因為出門不方便。水龍頭的水是大部分人對水的想像。

俗話說:「飲水思源」,其實大家對這句話的領悟力都是非常低的,尤其台灣的水供給長期以來都限制在傳統的思考。我個人常在研討會聽到這樣說:

「沒有水庫,我們沒有水可以用。水荒怎麼辦?」

「台灣雖有高年雨量、地形陡峭、水流湍急、下雨分配不均,但大部分的表面水都隨著河川流掉造成浪費,所? H我們必須想辦法透過工程辦法把水攔截拿來用。」

「因為美濃水庫蓋不成,所以我們只好看看可不可以用其他的辦法。」

山林水土: 
社會: 

頁面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氣候與能源

社會

經濟

特定議題

訂閱 RSS - 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