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PVC

誰來制止「非刻意」系統性汙染?



IMG_5291.JPG

衛生署於8月1日以鑑於惡意添加塑化劑於食品中之犯罪行為,經政府2個月努力,「涉案廠商及產品已無新增,未發現有惡意污染產品,已無 系統性污染」為由, 停止適用「塑化劑污染食品處理原則」,也就是產品使用起雲劑之廠商,不用再提出安全證明。但兩日後,《壹週刊》爆料,其自行送驗的十三樣市售產品仍發現高 量的塑化劑汙染,包括香椿醬與香菇拌醬等玻璃罐頭食品,分別被驗出高達614與703ppm的DINP;相關業者表示,這些塑化劑並非來自毒起雲劑,而是 由金屬蓋子內部的塑膠墊片溶出。由此可見,雖可能已無惡意添加塑化劑之犯罪行為,但不代表「無系統性汙染」,因為市面上類似包裝的食品品牌與種類相當多, 這些被舉發的產品只是冰山一角。

心痛的感覺

我是一個普通的家庭主婦,心願也很一般,無非是希望丈夫、家人可以平安健康。但是,生活在科學昌明卻毒物充斥的現代社會裡,這反而像是 一個艱難的願望。雖說人生不脫生老病死,天命難以預料,但我們總要努力『盡人事』了以後,才能說『聽天命』吧?
這一陣子的塑化劑事件很是驚心,但我也樂觀地稱幸,安慰自己,這下子,我們總算可以不要再被蒙在鼓裡,糊裡糊塗地吃下這個毒物。
環境與健康: 

食品包裝及醫療用品應禁用PVC

毒起雲劑事件牽連層面之廣泛令人心驚,過去數十年來國人不知透過各式各樣的飲品與保健食品吃下了多少DEHP塑化劑。然而,國人暴露於 塑化劑的途徑,除了 這種毒起雲劑外,另一個相當重要的來源是以PVC製造的食品包裝(如保鮮膜)以及醫療用品(如點滴管、點滴袋)。要杜絕有害身體健康、影響生殖與發育的有 毒塑化劑,禁止PVC材質用於食品包裝及醫療用品,是勢必要採取的手段之一。

由於保鮮膜、點滴管、點滴袋等產品的材質必須柔軟可撓,若以PVC製造,必須添加大量的塑化劑,才能使硬梆梆的PVC塑膠變得柔軟,通 常其添加量可高達 30-70%;加上塑化劑分子小,在常溫下為油性液體,不與PVC分子行化學鍵結,因此很容易滲出,而污染與之接觸的食物或醫療流體,尤其當所接觸的食物 油脂含量高時。

環境與健康: 

淺談廢塑膠熱熔再生的污染


資源回收可算是環保署這十年來最得意的政績,資源回收率從十年前的不到10%,上升到目前的40%以上,環視全球各國,成績算是亮眼。這當然也要歸功於大多數民眾都能配合垃圾減量與分類,以及眾多投入收集、細分類與處理的民眾與業者。不過,除了把資源回收當作公益事業而投入的團體與個人外,從事回收與處理的業者,大多仍是為了生計且在經濟或技術層面處於弱勢者,若未能好好管理與輔導,其過程中所衍生的污染與噪音,將使得這個原本對社會有益的事業成為環境殺手;三、四十年前台南灣裡的廢五金回收所造成的戴奧辛與重金屬污染,殷鑑不遠。

以廢塑膠為例,去年國內有一篇發表於《化學界》(Chemosphere)的研究報告指出,不論是廢PE/PP或廢PVC塑膠的熱熔處理工廠,都會產生嚴重異味,且其所有檢測對象的工廠下風周界處之異味,均超過環保署標準的2-5倍。而異味中的污染物質,若是處理廢PE/PP者,以甲苯、乙苯、4-甲基-2-戊酮、甲基丙基酸甲酯、丙烯醛等揮發性有機物為主,另外還能測得一些多環芳香烴,且其廠內濃度是周界濃度的20倍;若是處理廢PVC者,則可測得氯乙烯、氯仿、三氯乙烯等16種可怕的有機氯化物。

你擦掉的是錯字還是健康?

日期: 
2010/08/25 (週三)

開學在即,許多父母們都會為孩子們增添文具,希望新的學期能有好的開始。然而,在學校裡鎮日與學童為伍的文具安全嗎?環保團體看守台灣協會與台南市社區大學今日召開記者會指出,目前市面上販售的橡皮擦,大部分是PVC等含氯塑膠做的,裡面可能含有會危害學童健康的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及鉛、鎘、錫等重金屬安定劑,而且PVC的生產與廢棄焚化過程都會產生戴奧辛等毒性物質,更會危及環境與食品安全及人類健康。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指出,軟質PVC產品如橡皮擦、保鮮膜等都必須添加塑化劑才能使材質變軟,而PVC的塑化劑最主要的是一群稱為鄰苯二甲酸酯類的化學物質。鄰苯二甲酸酯類是一種環境荷爾蒙,會干擾體內荷爾蒙運作,影響生殖與發育,包括生殖率降低、流產、天生缺陷、異常的精子數、睪丸損害;尤其發育中的孩童受到較大的影響,比如2005年美國一項研究指出,孕婦鄰苯二甲酸酯濃度越高,生出的男嬰生殖器官陰莖短小、先天畸型、尿道下裂與隱睪症的風險就越高;而最近國內學者研究也指出,鄰苯二甲酸酯類會導致男童女性化,女童出現性早熟現象。此外,鄰苯二甲酸酯類中使用量最大的DEHP也可能造成血栓,傷害肝和肺;而其他鄰苯二甲酸酯類除了影響生殖健康外,也可能導致肝癌與腎癌。

相關新聞報導: 
  1. 部分橡皮擦含氯 學童擦掉…健康,中國時報,2010年8月26日‎。
  2. 橡皮擦含氯 塑化劑學童健康亮紅燈,中廣新聞,2010年8月25日。
  3. 市售橡皮擦 11種有9種含有毒可塑劑,自由時報,2010年8月25日。
  4. PVC橡皮擦有毒 影響學童生殖與發育,聯合報,2010年8月26日。
環境與健康: 

政府應儘速淘汰含氯有機物質的使用

據報導,台塑仁武廠場址土壤及地下水遭到含氯有機物質的嚴重污染,其中地下水的1,2-二氯乙烷(英文簡稱EDC,為VCM廠的中間產物,是人類可能致癌物)的污染濃度高達管制標準30萬倍,而已知為肝癌致癌物的氯乙烯(簡稱VCM,為3號塑膠PVC的單體),亦有高達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之975倍者,令人瞠目結舌。不論污染原因是人為蓄意、或是管線設備年久失修造成洩漏等人為疏失,這起污染事件不應視為單一個案而僅依循現行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機制來處理,更應該拉高到產業政策上來檢視。

氟、氯、溴等鹵素家族元素,在現行石化產業佔有重要地位,業者將這些元素與碳氫化合物反應,合成各種含氯有機物質,廣泛應用於塑膠製品、清潔溶劑、冷煤…等等,早期更大量運用於農藥。然而在自然界中,這些元素鮮少與碳氫元素結合而以有機物狀態存在,而是與金屬元素結合而以無機物狀態存在,因此這些人為製成或無心造成的含氯有機物質,常常具有毒性,如斯德哥爾摩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公約首批列入管制的有機物質(包括世紀之毒戴奧辛)全含有氯,第二批列入管制的有機物質也都是含有氟、氯或溴等的化學物質。即使沒有毒性,卻也常有其他危害,如做為冷煤的氟氯碳化物為臭氧層殺手與溫室氣體,取而代之的氫氟碳化物則仍不脫其強力溫室氣體的本質。

頁面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氣候與能源

社會

經濟

特定議題

訂閱 RSS - PV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