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各縣市廚餘回收處理績效綜合Q&A

前言

以下評論的基礎資料主要來自於各縣市 112年度(2023)廚餘回收處理績效報告,以及其他過去零散的新聞報導或各環保機關的公開資訊。基礎資料的真實性與完整性必須越高越好,評論才能足夠客觀,可惜在目前可公開查詢到的新聞報導與政府公開資訊中,真實性與完整性還不能說非常良好。若將資料分成量化及質化兩大類:量化的資料必須有長期的數據紀錄、統計和分析,才能比較各縣市的優劣,這一點各縣市政府除了依循中央的規定,有定期紀錄廢棄物的總量及各類分佈之外,其他如民間清除處理業者收受的廚餘量,政府無法追蹤,便是量化資料的一大缺口。而質化的資料來自各縣市政府自行撰寫的績效報告,沒有公正第三方定期去做稽核盤查,這些資料的真實性實在有待商榷……。總而言之,以下僅就可獲得的量化或質化資料盡量客觀評論,期盼讀者朋友看過之後也能多加關注自己所居住縣市的廚餘回收處理狀況,進而思考自己是否也能為廚餘減量盡一份心力。

 

哪個縣市是廚餘回收處理的績效冠軍?

這個問題其實被過度簡化了,沒有設定評比的條件,當然就無法比較。再加上前言所提,公開可得的資料不管是質化或量化都缺乏完整性或真實性,硬要去評比出一個總體績效冠軍,筆者怎麼想都覺得不夠客觀。如果我們單純從長期的廚餘回收率去看各縣市表現,倒是可以評論一番。我們根據政府的公開統計資料,使用了兩種方法去估計各縣市每年的廚餘回收率,兩種方法都各有其假設基礎與缺失,但觀察大致的趨勢還是值得參考。第一種方法是假設清潔隊送往焚化爐或掩埋場的廚餘量等於未回收的廚餘量,以此估出的廚餘回收率如下:

大約從2019年之後,可以看出廚餘回收率最高的是離島縣市:金門、連江和澎湖,六都之中表現最好的是台北市,然後是新北和台南,其他縣市中經常墊底的是高雄、基隆、彰化、屏東等縣市。

 

第二種方法是從人口數去假設廚餘產生的總量,估出廚餘回收率如下

離島縣市依然是前段班(連江縣因不明原因廚餘回收率皆超過100%,所以未列圖中),台北市依人口數統計則掉到中段班,新北和台南維持良好表現,而高雄、屏東和彰化依然經常墊底。

各縣市主要處理回收廚餘的手段是?

 

 

各縣市與民間合作回收處理廚餘的狀況?

 

 

各縣市有哪些廚餘源頭減量的措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