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看來很單純,但和其他廢棄物一樣,前頭加個「廢」字,就不見得單純。產生廢木材的部門很多,但其再利用管理方式卻沒有納進環境部主管的《共通性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中,而是散落在各部會的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中,隱隱透露著不單純。
好的木製家具,稍微整理一下就可以二手品賣出;不堪用者,也可以裁切成板材,用來製作新的木製品;或者破碎成木屑,再加膠合劑,高溫壓製成板材。這樣的再利用機構,目前有16家,整體量能是每年約7.7萬噸。相對地,廢木材的事廢申報產生量,每年就有12.8萬噸,而且申報產生量並非全部的產生量,所以還是有些廢木材,在破碎成木屑後,拿去當其他用途。
在非燃料化的其他用途部份,廢木材的最重要用途當屬用於堆肥過程中、作為調節水分與碳氮比的副資材,在83家有機質肥製造廠或堆肥廠中,目前有10家有收廢木材。這用途的廢木材,《經濟部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中限定「不含經油漆、防腐劑處理之廢木材、板、屑」,但是內政部的《營建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種類及管理方式》中,雖有此類用途(有機質肥料原料、培養土原料),卻無此限制,但是營建廢木材不是常常有很多油漆,甚至塑膠貼皮嗎?危害性不同或因不同來源而有不同危害風險的廢木材,為何要用同一個廢棄物名稱(廢木材)及代碼(R-0701)?
還有三家跨材質類別的再利用機構,同時收受廢木材與廢塑膠,雖然處理方式都是破碎、粉碎或研磨後當作原料,但會不會不小心把塑膠粒混到木屑裡,不小心賣給具燃材鍋爐的業者?
另有兩家的廢木材再利用,是介於資源化與燃料化之間,他們把廢木材破碎後,當作吸油材料。吸了油之後,可能就會被送去焚化或當燃料了。
至於廢木材的燃料化,除了送到SRF製造廠與其他材質料源一起製成燃料之外,也有可能被單獨破碎製成木質燃料,賣給具有燃材鍋爐的業者,或直接拿廢木材當燃料。比如說,有104家畜牧場使用廢木材做為廚餘高溫滅菌的燃料,總體量能每年有4.6萬噸;有9家化製廠或動物性飼料製造廠使用廢木材做為燃料,總體量能每年也有4.9萬噸;另有37家以食品加工為主力、具有燃材鍋爐的工廠,使用廢木材當燃料,總體量能達到12.5萬噸。這大約22萬噸的燃料需求,雖然不知其每年實際用量,但仍算是廢木材的一個龐大用途。相對地,2023年SRF製造廠,只使用了4.9萬噸的廢木材。
至於單純收廢木材破碎分選加工製成燃料的木質燃料製造廠,共有52家。這些木質燃料製造廠,有些是兼營廢木材的資源化再利用:他們大概是依廢木材的品質或下游客戶需求,將破碎的木料製成燃料或木製品原料賣出去,只是登記做成木質燃料的總體量能是每年139萬噸,登記做成木製品原料的總體量能是每年31萬噸。可見廢木材的燃料化,是凌駕於資源化的;而環境部的SRF政策,以及經濟部能源署的《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中的生質能或廢棄物能的優厚躉購費率,將會加劇這樣的趨勢。
另有5家自己有鍋爐的木質燃料製造廠,製造木質燃料的量能總共9.7萬噸,做好的燃料部份賣出去,部份自己留著用(量能總共5.3萬噸)。
還有7家多角化經營的木質燃料製造廠,既收廢木材又收廢塑膠。雖然收的廢塑膠是說要破碎成塑膠料(總體量能有12.4萬噸/年),但會不會不長眼跑到木質燃料(總體量能也有12.9萬噸/年)中賣出去?
在各部會的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中,對於拿廢木材直接燒、或製成燃料自用或銷售出去,沒有明確的料源規範、必備設備要求、成品品質與銷售規範;再利用用途單純寫著「燃料、燃料原料」,也很令人困惑:再利用用途為「燃料」的再利用機構,扮演的是木質燃料使用者的角色,收來的廢木材做成燃料後自己使用,應該要有燃材鍋爐,也應該要有破碎分選設備;如果不需要破碎分選,那他們收的應該是已經破碎的木屑或壓製成木質顆粒的木質燃料成品才對,而非廢木材。
再利用用途為「燃料原料」的再利用機構,扮演的是木質燃料製造廠的角色,收來的廢木材要做成燃料成品,應該要有破碎分選設備(這點經濟部的事廢再利用管理辦法的附表中有寫,但內政部沒寫),要有成品品質規範與銷售規範。但這些沒有寫清楚,許多業者誤以為兩個用途是一樣的意思,即使委託技師申請再利用機構,也登記錯誤,但相信並非惡意。
在管理規範不清不楚的情況下,前述拿廢木材當燃料的畜牧場、化製廠或食品加工廠,他們拿到的廢木材是已經破碎成木屑或製成木質顆粒的燃料成品?還是原形原狀的廢木材,再自己破碎或粉碎成片狀或粉狀燃料,再投入鍋爐?很難從他們的再利用登記檢核資料中看出。他們有的會收受來自營建部門的廢木材,那些養豬場的老闆,知不知道不該收那些有含氯油漆及塑膠貼皮的營建廢木材嗎?左支右絀的各縣市環保局人員,有能力去查核他們的廢木材是否含有戴奧辛與重金屬?燃燒會不會產生可觀的戴奧辛與重金屬排放?這在過去常常有這類的新聞報導!還有即使他們使用別人做好的木質燃料,會不會被惡意摻進含氯的廢塑膠?
和廢紙混合物一樣,本來就會潛藏在「木材」上的塑膠與油漆(裡頭可能含有PVC與重金屬),會不會成為塑膠物質流管制的破口?廢木材會不會隨著燃料化、能源回收,成為塑膠燃燒產生戴奧辛與重金屬污染排放的幫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