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垃圾回收率的故事八部曲——遍野雄兵


村里資收站 花拳繡腿 還要加把勁!


20171124fig24.jpg
回收Web3.0,可利用條碼和民眾的手,做到細分類。

當然,我們不必把回收Web3.0的方式,應用到每種東西,因為對於本身有回收價值的東西,不需回收補貼,也會有許多人搶著要。我們只是希望,回收Web3.0能與現行四合一回收體系雙軌並行,解決部份已公告應回收卻不太有人收或者被盜領回收補貼的亂象,甚至像回收Web3.0.3,可從回收垃圾變成回收可重複使用的物品,從源頭避免垃圾產生。

而且,回收Web3.0方式有個值得現行回收體系學習的優點,就是可以透過民眾的手,做到細緻分類,提升回收物價值,同時不會增加清潔隊員負擔。現行回收體系,則只要求民眾把垃圾分三類,然後再由清潔隊員或獲得地方政府委託的回收商,透過人工或機械進行細分類。


20171124fig25.jpg
某清潔隊收來的回收物,堆的像垃圾,如何賣好價錢?

所以現行回收體系也必須加以調整改變,否則仰賴垃圾車匆促的定點定時收集,那麼清潔隊員有可能好整以暇地利用破袋檢查,督促民眾做好垃圾分類嗎?匆忙的清潔隊員,有可能在資源回收車上,把民眾交來的回收物,依不同類別放到不同袋子裡,做到細緻分類嗎?匆忙的清潔隊員,有可能以輕鬆、誠懇、耐心的態度,教導或督促民眾做好垃圾分類嗎?

答案是不可能!當然,目前已有技術可以運用機械方式針對混雜的回收物甚至垃圾進一步分類,但其仍有所侷限,無法分得很徹底,且會耗費能源。依賴這樣的系統,或許可達到中等的回收成效,但要達到接近零廢棄的目標,則是很難;且依賴這樣的系統,等於是放棄了對民眾持續性的物質使用教育。

透過民眾的手,做到細緻分類,提昇回收物價值,是達成或接近零廢棄的最有效方式,是垃圾分類回收的基本功,循環經濟的基礎,且目前全球已經有某些城市或社區做到了。最值得我們學習的,是日本的上勝町。這個1,700人的小村落,於1997年開始做回收時,即把垃圾分成九類,於2003年發表零廢棄宣言時,已把垃圾細分到34類(到2016年時更細分到45類)。他們提供民眾圖文並茂的分類指南,還有規劃了一個資源回收站,請民眾把垃圾拿來回收站細分;回收站每天從上午七點半開放到下午兩點,且有專人協助指導。2016年,上勝町垃圾回收率就高達 81 %,每人每日垃圾產生量低到0.5公斤以下。(資料來源:"Zero Waste Kamikatsu", a 2018 Kamikatsu zero waste infobook published by Zero Waste Academy, Japan)


20171124fig26-1.jpg20171124fig26-2.jpg
日本上勝町的資源回收站與分類指南。
圖片來源:〈山村阿婆賣樹葉年賺千萬圓:締造傳奇的德島上勝町〉,自由時報,2015.08.14。


20171124fig27.jpg
東施效顰的村里資收站。每周三下午才開放,
沒有常設建築物做為回收站空間,而是在開放時,才搭帳棚。

所以說,方法不難,腳踏實地才是最重要的。在台灣,也有類似作法,比如新北市自2011年推動至今的黃金里資收站,環保署覺得成效不錯,而於2016年編列預算,補助各縣市政府輔導成立村里資收站,希望把這種模式,推廣到全國各地。但畢竟這些資收站大多是因為補助而設立,而非社區自動自發,而環保署也沒有仔細推敲如何讓這些資收站能夠有效地、長久地經營,所以出現許多問題。比如說,開站頻率低,一個星期只開放一兩個半天,而且是上班時間開站,上班族如何使用?而且有些回收站分類不夠細緻,只回收有市場行情的東西,也就是許多拾荒者原本就有在收的東西,對提昇回收成果有限。還有,全國目前只有幾百個點,並沒有多少人可以享用到,且使用者看來都是社區中原本就有在從事資源回收的志工,並沒有成為所有社區居民進行垃圾分類回收的場所。

這些村里資收站開站頻率低,有可能是因為經營者的應付心態,也有可能是因為怕沒人在時會有民眾前來亂丟垃圾,而經營者或其夥伴又無熱忱天天開站服務社區居民所致。怕回收站沒人管成為髒亂點,是台灣環保官員必須克服的特殊民情,真是好丟臉!因此環保署如果要好好地推動村里資收站,建立完善的、以社區回收站為基礎的垃圾收集體系,每個站必須要配置一管理人力(甚至要裝一台攝影機),提供薪資以及分類回收的教育訓練,而不能只是仰賴部份民眾的熱心。

這樣的回收站要真正發揮效果,除了要提高開站頻率,也必須要普及;以每250戶一個站計,需要設3萬個站。或許會有人問,要設在哪裡?空間哪裡來?這是這想法必須面對的最大挑戰。設站地點必須讓社區居民覺得方便,因此離大家距離不能太遠;如果社區住戶太過分散,比如說偏遠山區住戶,那麼採定點定時收集或路邊回收站等方式即可,不必採取此模式,畢竟如果只為幾戶人家設置僱人管理的社區回收站,未免太沒有經濟效益。而在人口比較稠密的地方,比如說都會地區,設置社區回收站的效益大,卻面臨了某些城市公共空間狹小擁擠的問題。但也不見得就找不到,因為除了可從公寓大廈、社區活動中心、學校、公家機關、車站的閒置空間來找尋,其實任何一條大街小巷、任何一個轉角空間,都有可能成為設站點。畢竟這樣的一個社區回收站,可能只需要兩個停車位的空間——如果我們的道路上可以停放那麼多的汽車,為何不能挪出兩個停車位來設置回收站?因此設置空間不是最大的問題,政治意願才是。


20171124fig28.jpg
回收站只需要兩個停車位的空間。

需要多少經費?這是重點。環保暑目前(2017年)只編列1億元,補助各縣市輔導轄內社區設置回收站,希望達到1000站的目標,因此這樣的經費是遠遠不足的。其實我們認為這些回收站的經費,應該是透過垃圾費的調升,讓每個人來負擔,畢竟這些回收站,是為了服務每個人產生的垃圾而存在的;而且這樣的負擔,也不見得會很重,如果我們能發揮創意的話。

比如,兩個貨櫃屋的空間,若未能存在既有建物內,也不用太擔心興建費用會暴增。最近國內外都有人用廢寶特瓶裝沙當成磚砌牆造屋,既隔熱又比一般磚牆耐用,且節省水泥用量。而我們各縣市政府,有許多焚化廠的底渣無處可去,我們何妨比照國外這方法,利用廢寶特瓶裝底渣來砌牆,輔以輕鋼架當支柱,這樣回收站的興建費用就可以大減,同時這也將成為底渣最安全的再利用方式之一,因為都使用在政府的公共設施中,且用寶特瓶及混凝土讓底渣與外界環境隔離;三、五十年的使用壽命到期後,可把這些磚塊粉碎後,送到水泥廠當成水泥生料。屆時,希望在這些回收站的長年服務下,我國垃圾焚化量可以真正大減,不再有惱人的底渣問題。


20171124fig29.jpg
國內外有人用寶特瓶裝砂當磚造屋,我們何妨用寶特瓶裝令人頭痛的底渣,打造回收站? 圖片來源:〈這位難民用寶特瓶蓋房子:在沙漠難民營中耐雨抗高溫,讓15萬個寶特瓶免於污染海洋〉,社企流,2017.08.23。

所以如果能夠好好思考怎麼利用我們產生的廢棄物,包括底渣、廢寶特瓶、廢輪胎、廢紙、廢木頭以及被廢棄的大型家具,那麼每個回收站都可設計得很有特色,能夠美化我們市容。打造回收站的工程可以和各地設計科系或建築科系的師生合作,讓服役的阿兵哥來參與,讓他們在發揮創意之餘,又可獲得相當不一樣的實務經驗,同時減少興建成本。

在這樣的夢想下,每個站的設置經費編列20萬(利用廢棄物打造站體,加上幾個回收桶、電子磅秤、電腦、桌子、攝影機)應該措措有餘;另外則要編列每月一萬元的操作經費,請一個人來管理(每星期工作五個晚上,每個晚上三小時,時薪150元,加上每月一千元雜費),那麼這3萬個站總共需要60億的設置經費,每月需要3億元的操作經費;前者(設置經費)若分成二十年給付,每年利息2%,則每年須攤提3.7億,相當於每個國民每月垃圾費必須增加1.3元;後者(操作經費)若分攤到每個國民身上,則每個國民每月垃圾費平均要增加13元。

所以每月垃圾費只要增加14.3元,我們就可以擁有一個完善的垃圾收集體系,不用每天追垃圾車,分類時有專人指導,也不會不知道怎麼分。

七部曲〈〈—— ——〉〉九部曲


  • 作者:謝和霖/看守台灣協會 祕書長。
  • 發表日期:2018年1月16日。

歡迎分享、按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