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PM2.5的幾點發想
最近柴靜的紀錄片《穹頂之下》,引起大眾對中國空氣污染問題的關注;相對之下,台灣的空氣品質雖然不若中國惡劣,但也早已達到危害健康的程度。以細懸浮微粒(PM2.5)的年平均值為例,我國在2013年時只有花、東符合標準(15ug/Nm3),其餘縣市全都不符標準;尤其是台中以南的縣市,PM2.5年平均值達到標準值的1.7~2.2倍;也因此,我國肺癌發生率年年高升。

(來源:國民健康署)
最近柴靜的紀錄片《穹頂之下》,引起大眾對中國空氣污染問題的關注;相對之下,台灣的空氣品質雖然不若中國惡劣,但也早已達到危害健康的程度。以細懸浮微粒(PM2.5)的年平均值為例,我國在2013年時只有花、東符合標準(15ug/Nm3),其餘縣市全都不符標準;尤其是台中以南的縣市,PM2.5年平均值達到標準值的1.7~2.2倍;也因此,我國肺癌發生率年年高升。
(來源:國民健康署)
今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締約國大會(COP20)於12/1至12/12在秘魯利馬舉行,有接近兩百個締約國參與。由於台灣在聯合國並無正式地位,因此一向被排除在締約國名單之外(且往往都是被併入中國評估)。
不過有些締約國在這次會議中,基於台灣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十分可觀而建議將台灣亦納入締約國之一;同時也特別提及台北市的U-Bike政策對改善環境之肯定態度。
在台灣並非締約國之前提下,於該大會結束前八成不會受到任何關切;不過德國環境智庫「看守德國(GermanWatch)」與「歐洲氣候行動網絡(Climate Action Network Europe)」於十二月八日,發表了今年度針對58個高度關切國家所評估的「氣候變遷表現指標」(The 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 2015;CCPI),將台灣納入評估,其結論為『在氣候變遷表現』指標中,「中華台北」的表現排名為54,比去年排行又掉了兩名。同時在其嚴格審視以致前三名表現最佳之地區從缺的情況下,台灣簡直是吊車尾。
今天(3/12)上午水污法修法聯盟與林淑芬立委、邱文彥立委、李桐豪立委、周倪安立委於立法院召開記者會,跨黨派聯合提出當前國內最完備之《水污染防治法》修正草案,一同呼籲政府盡速回應民間修法需求,立即提出行政院版之修法草案。
2013年底,台灣各地陸續爆發嚴重水污染事件,如高雄日月光埋設暗管偷排廢水、彰化電鍍廠排放有毒電鍍廢水、桃園觀音工業區廢水超標三十倍等,嚴重污染河川,影響地區水體品質,危害公眾健康,引起社會大眾高度關注,凸顯出現行《水污法》有所闕漏,不足以遏止不肖業者僥倖作為。
任何以勞力換取金錢的人,若曾不小心丟了一筆錢,即使額度只是一個月的月薪,還不到傾家蕩產的程度,都會有心如刀割的感覺。許多家庭糾紛,也會圍繞著金錢打轉,即使親如兄弟、夫妻。明明只是一張薄紙,但許多人重視它的程度,卻如性命一般。貪欲或許仍不足以充份解釋這種對金錢的感覺,但「惜財如愛命」這句成語,卻如實道出了另一重要原因:以勞力取得的金錢,確實是人們拿生命換來的。
生命是一個有限的連續存在。而要維繫這短暫的連續存在,是有一些基本需求的,如食衣住行等。另外,人們為了讓這短暫的連續存在有所價值,會去追求這存在的意義。為了這些基本需求與精神需求,人們投入了一大段生命,換取金錢,只是因為根據人類社會自己訂定的規則,金錢是換取物質與服務以滿足這些需求的一個媒介。因此對金錢的追求,事實上很大一部份代表著人們對自己生命的呵護與期待。
因此企業家眼中的人力成本,其實就是生命成本。企業家投入了員工的部份生命,拿來換取什麼,決定了員工這段生命的價值。由於人們不只是對工作之外的生命有所期待,也對工作期間的生命有所期待;因此若工作也能帶來價值,那麼人們生命的效益,才能發揮到最大。是以國家的產業政策,決定全國人民的部份生命效益,全國生命效益(姑且稱之為Gross Life Efficiency)最大的國家,人民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