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台灣九孔海洋保護區
台灣的九孔(Haliotis diversicolor)養殖是道地的台灣在地產業(種 貝、育苗、龍鬚菜餌料、人工合成飼料、養殖設備等都是本土產業),全國產量在1976年為38公噸,產值約為1.4億元;1995~2000年代更達到最 高產量2,500公噸,產值突破13.5億元,是台灣九孔養殖的全盛時期。但自2001年,爆發九孔幼苗由附著基脫落死亡(脫板症);出現成貝大量死亡, 引發全面性大規模死亡潮,2009年至今全台的九孔幾乎全軍覆沒。九孔產業由漁村如日中天的股王,一夕跌停為夕陽產業。台灣九孔又步入台灣草蝦、海鱺養殖的覆轍和魔咒。
2003年漁業署責成學術單位組成專案調查小 組,試圖找出問題原因並研擬解決對策。嫌犯由溶藻弧菌、皰疹樣病毒、20面體球型病毒;演變到氣候變遷,亦即大環境――全球暖化改變洋流引起藻相丕變,導 致九孔營養不良抗病力減弱。連主管台灣水產的相關專家都宣稱台灣是九孔疫區,無藥可救,建議九孔業者轉型養海膽、海參。總之政府主管機關至今仍無法提出一 個完整且有效的解決方案。
氣候與能源:
經濟:
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