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生物多樣性

『一人一信』送諸羅樹蛙進入保育類名單

諸羅樹蛙其分佈地目前僅知在雲林斗六、嘉義民雄、台南麻豆和永康三崁店糖廠。根據台灣師範大學生物系呂光洋教授研究,諸羅樹蛙的主要棲息地都是人為活動極為頻繁的耕地,例如水田、綠竹林、芋田,蔗園及果園等;反而在梅山、古坑等人為干擾較少的丘陵地,因水流快及缺乏暫時水域而找不到諸羅樹蛙的蹤跡。諸羅樹蛙族群中雌雄的比例相當懸殊,生殖季為四月到十月,最喜歡活動的時段是雨後的夜晚,此時大量的雄蛙會一起鳴叫。雌蛙則留在地面慢慢的聆聽雄蛙的歌聲,雌蛙最後會慢慢的爬到樹上或竹枝上去尋找如意郎君,然後再背負著雄蛙慢慢地爬回地面上的暫時性水域附近去產卵。

但由於人口的增加,嘉南平原的農地因住宅和道路的修建,諸羅樹蛙的棲地已逐漸被切割而零碎化。目前發現諸羅樹蛙的棲地數量很少超過100隻(永康三崁店糖廠大約有1500除外)。諸羅樹蛙是平原地區唯一的樹蛙,亦是台灣以古地名來命名的唯一樹蛙。為臺灣特有種,數量稀少。所以諸羅樹蛙在國際上牠已被列為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皮書的瀕危物種。

搶救甲蟲大作戰

最近每見一家大小出門,孩子們手上都會帶著一個小紙盒,聚精會神地注視盒中甲蟲吃果凍。不知道何時起,甲蟲取代了蠶寶寶,變成學校周邊熱賣的「商品」,從最大的南美長戟大兜蟲,到本土的獨角仙,應有盡有。電視新聞最近也常報導「甲蟲達人」,家裡如何搜羅世界各地甲蟲、養出心得,而以教孩子養甲蟲的補教大發利市。

甲蟲屬《鞘翅目》,是昆蟲家族中最大的一目,也是動物界中最大的一目,約有三十萬種之多。其特性是身體外部有硬殼,成蟲上翅特化成角質硬鞘,叫做「鞘翅」,膜質的下翅摺收在鞘翅下,有咀嚼式口器。其生活史是經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屬於完全變態的昆蟲。如金龜子、天牛、象鼻蟲等都屬甲蟲。

在台灣最具代表性的是獨角仙,獨角仙是兜蟲科,或名「金龜子科」,雄的體長三到八公分,雌的三到五公分,有褐色、黑褐色;他們是夜行性甲蟲,白天聚集在光臘樹啃蝕樹液,成蟲壽命約一至三個月,每年六、七月是台灣獨角仙成蟲季節。雄性頭部有一支巨大的角,雌蟲無角類似大型金龜子,雄性獨角仙的角是用來打退其他競爭者,以爭取傳宗接代的機會。記得小時候放暑假時,鄉間孩子會利用他們的天性,抓獨角仙來互鬥。

誰將謀殺諸羅樹蛙

諸羅樹蛙在康熙56年《諸羅縣志》即有記載蟲之屬青約《圖經》:『背青綠色,謂之青蛙』。《海錯疏》:『身青、嘴尖,脊路微黑,腹細而白。』諸羅樹蛙是平原地區唯一的樹蛙,1995年才正式被命名,為臺灣特有種,數量極少所以諸羅樹蛙已被列為IUCN紅皮書之瀕危物種之一。

永康三崁店糖廠,面積約達10公頃已荒廢17年,在這段時間內三崁店糖廠已自然演化成次生林,亦成為諸羅樹蛙最南也最大的種源庫。2007年6月27日興總建設與台糖公司以「鑑地」、「鋤草」為名,用怪手除去永康三崁店糖廠數十棵胸圍直徑超過80公分寬的老樹,這些老樹樹齡均已達七八十年。估計興總建設與台糖公司在一天之內至少殘害了500隻諸羅樹蛙。而根據建商所提供規劃圖面可看出,全區將興建600棟高密度高級住宅,由興總建設與台糖公司合建。

環保與文化資產的民間團體強烈質疑,台糖公司今年以來頻頻在電視上打廣告,積極配合政府政策進行平地造林。可是卻毫不手軟的砍除百年大樹,嚴重扭曲政府政策形象。台糖公司系屬國營事業,任何開發案應先考慮是否符合程序正義與社會公益,並以保護生態及文化資產為最優先的考量。

繽紛的生命

上帝送給沙烏地阿拉伯等中東沙漠國家最大的財富是什麼?大家都知道是石油。然而石油將於四十年後用
盡,這些國家未來也將漸漸由富裕再度走回貧窮。而上帝給了台灣更大的財富,祂讓這塊福爾摩莎的小島具有繽紛的生命或者說是「生物多樣化」。

這個小小島上至少有植物4000種,昆蟲18000種,鳥類420種,爬蟲類97種,蜘蛛320種,蕨類600種,哺乳類71種,兩棲類34種及陸貝類238種。不但如此;我們的海洋也是生物多樣化,海水魚有2300種,海藻有600種,蝦子有400種,螃蟹有346種,珊瑚有300種及棘皮動物有150種。台灣森林隨不同的高度、不同的氣候而有不同的林相,多樣化的森林植被提供多樣化的食物與棲地,豐富的食物鏈與生態平衡造就台灣的生物多樣化。

生物多樣化到底有什麼價值?

其一當然提供我們審美和博雅上的價值,神秘的蛾類、漂亮的金花蟲出奇競豔的各種繽紛生命,足可笑傲國際舞台。然而所有赤裸的豔麗需要親身去體會、去觀察。正是所謂醉過才知酒濃、愛過才知情深。同時培養自我原創性的靈感。

其二是基因庫和科學上的價值,舉例來說現代醫學中使用的藥物中有70%模仿分離自250種植物的自然化合物製成。事實上已被清楚檢驗視為醫藥功效的植物尚不及1%。所以一個國家保有越多生物多樣化,就是為後代子孫保有更多的可能。

山林水土: 

面對資源枯竭的年代

走在大賣場,我們總是會因貨架上琳琅滿目的商品與食品,而誤以為這是個不虞匱乏、資源豐盛的時代。而台灣幾十年來的經濟榮景,更讓許多人以為過這種好日子是應當的。在我們日常生活與提供我們維生服務的生態系統之間,隔著一層機能健全的都市糖衣,讓我們感受不到事實的真相:由於生態環境的破壞,用以維持人們生存的許多資源已逐漸枯竭,加上全球人口的暴增,其實我們隨時都有可能面臨生存危機。糖衣隨時可破,只要維繫糖衣的資源取得不再能夠滿足我們的消費速度。更甚者,這層糖衣即使不破,也因人們不當使用毒性化學物質,而變成一層危害生機的毒糖衣。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頁面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氣候與能源

社會

經濟

特定議題

訂閱 RSS - 生物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