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媽祖與先民走過的土地──里山茶鄉

里山茶鄉

名間除了南有新民、南雅、濁水三村位在由濁水溪沖積形成的名竹盆地,享有濁水溪帶來的肥沃黑土,其餘位在南投丘陵以西、名竹盆地以北、座落在八卦台地南段上的村落,也享有濁水溪的恩澤。

由大肚台地、八卦台地、南投丘陵、豐原丘陵環繞起來的台中盆地(西緣為黃線,東緣為紅色)。台中盆地為由多條河流的沖積扇所構成,包含北部的古大甲溪扇、東部的太平聯合沖積扇,以及南部的烏溪沖積扇等。(圖片來源,見附註23)

話說八卦台地在隆起之前,為古濁水溪與烏溪聯合沖積扇;據學者判斷,在彰化芬園下樟空和南投市六分寮之間的六分寮面,仍屬古濁水溪沖積扇範圍;下樟空以北的八卦台地,以及八卦台地與南投丘陵之間的台中盆地南段,則屬古烏溪與貓羅溪的地盤。名竹盆地以北的名間鄉,大部分座落在橫山以南、古濁水溪河階地構成的八卦台地,僅有少部份在台中盆地範圍內。23

在更新世千葉期至晚更新期,因彰化斷層活動,地層逐漸抬升,加上河川的侵蝕與堆積,形成由一層層河階構成的八卦台地。約莫在40萬年前,先是橫山隆起,並被因此改道的濁水溪侵蝕出一河階崖,即位在現今橫山南側的橫山斷崖;然後同樣過程由南而北重複發生,依序是八卦台地最南邊的河階地埔中(34萬年前隆起),然後是松柏坑(27萬年前)、弓鞋(16萬年前)、赤水(3萬年前)。之後,名間鄉東南側、位於車隴埔斷層上盤的濁水山隆起,迫使濁水溪河道於此處由西北轉向西南,並透過年復一年的沖刷、氾濫、堆積過程,形成當今的名竹盆地;八卦台地最南緣的河階崖「名間斷崖」,以及八卦山 – 內林背斜上的鼻仔頭隘口,都得助於這條充滿生命力的大河強碰橫空出世的濁水山之後「山不轉河轉」出來的鬼斧神工。2425

在橫山以北的八卦台地,由於階面受到河川嚴重侵蝕,多數已形成丘陵地形;而橫山以南 ,也就是名間鄉的範圍,階面保留相當完整,海拔從100米左右到443米不等,其土壤化育時間久,為粘粒含量高 (> 40%),多半是高嶺石、水鋁氧(水合氧化鋁)、赤鐵礦等黏土礦物構成的紅土,土壤濕潤時黏重,乾燥時堅硬,目前主要用來種茶,其次是果樹、檳榔與鳳梨。2627

圖(A) 臺灣中部八卦台地地形圖;(B) 八卦台地南段地質圖;(C) 八卦台地南段研究區採樣點及相對位置。(圖片來源:地理學報 第九十八期,見附註25)

因此名間鄉,東西依山,南傍濁水,中有一大片坡緩平整的古河階地,孕育著豐富的農產、生態、水源與人文,是名副其實的里山。這裡的八卦台地有著紅色的土壤、經常濃霧瀰漫的天候,加上排水好、無旱澇,非常適合茶樹生長,是國內茶葉主要產區。自清朝時起,即有人引入茶樹種植,日治時期就已擴展到相當規模,尤其1939年引進安溪製茶法,製茶技術大幅提昇。所製茶葉屬清香茶,採茶後先讓茶葉在陽光下及室內陰涼處自然凋萎,以蒸散部份水分,同時讓其微微自然氧化發酵,再行殺青、解塊、揉捻、烘乾;如此保持原始天然的茶香及茶質,同時呈現圓滑豐富細緻的風味。目前台地植茶面積超過90%,一片又一片的青翠茶園連綿遠山天際,面積廣達兩千多公頃,茶葉品種多元,目前以四季春、金萱、沁玉、銀龍為主力。所產茶品以「松柏長青茶」之名享譽天下,每年產值10億元以上,供應全國七、八成手搖飲。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