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梧棲養豬場爆發非洲豬瘟疫情,農業部為避免疫情擴大,暫時禁止廚餘養豬,全國目光也集中到了台中,瞪大眼睛檢視豬瘟病毒可能破口及市府緊急應變作為,結果發現除了豬農沒有落實高溫蒸煮措施、養殖環境管理不善、偽報蒸煮記錄之外,也發現市府對於養豬場的查核虛應故事,未能防範於未燃;廚餘禁止養豬之後,也因為堆肥、厭氧醱酵或黑水虻養殖等其他廚餘處理設施不足,而無掩埋與焚化之外的因應作為;其倉促的挖坑堆置廚餘行為,也飽受批評。
其實,非洲豬瘟疫情威脅,非始自今日,農業部從2018年起即考量禁止廚餘養豬,但為了避免防疫措施加劇垃圾危機,採取逐步加嚴管制的作法,先是2018年底要求養豬場須具高溫蒸煮設備且取得再利用機構資格才能以廚餘餵豬,並於2021年禁止200頭以下小型養豬場以廚餘餵豬,於 2022年 7 月 27 日修訂「非都市土地變更作專案輔導畜牧事業設施計畫審查作業要點」,將廚餘共同蒸煮處理場所增列為農業部專案輔導畜牧事業設施之一,由環境部配合推動廚餘共同蒸煮場。1
然廚餘共同蒸煮場卻因為用地取得困難,設置進度緩慢,至今只有苗栗三順畜牧場完成申設;且廚餘養豬管道可能因為疫情爆發而一夕歸零,因此環境部近年也開始鼓勵各縣市用廚餘養黑水虻來取代餵豬,並要求各縣市完善規劃若廚餘禁止養豬時的緊急應變作為。
的確,養豬場數量眾多,管理不易,加上環保局人員業務日益繁重,即可能虛應了事,因此疫情風險難以完全避免,何況讓豬吃有自己同胞肉體的廚餘,也受到違反動物倫理的批評,長久之計應是努力擺脫廚餘養豬,另採其它更安全、環保的方法;但仍有不少縣市政府寧冒疫情風險,也要盡量把豬可吃的熟廚餘拿去餵豬,未能積極擴展其他廚餘處理方式,而其根源,一來是廚餘養豬最為省事,二來則是最為省錢。
可養豬的廚餘,是可賣錢的!即使2018年底後,加嚴的規範導致廚餘養豬成本上升、願意收受廚餘的養豬場減少,進而導致廚餘變賣價格下滑,但至少環保局不用付費請養豬場幫忙去化廚餘。相對地,其他的廚餘處理方式都需要付費;而各縣市環保局向民眾徵收的垃圾費,光用於垃圾收運就所剩無幾了,因此通常會選擇最省錢的垃圾處理方式,而非以環保、永續為優先考量。
雖然廢清法要求垃圾的清除處理,應依實際成本收費,但自從2001年版的廢清法將原由中央訂定費率的垃圾費授權各縣市政府自行訂定後,即鮮少有縣市調升過該費率。一晃二十餘年過去,物價、人力成本上揚不少,垃圾費卻不動如山,低廉地讓民眾感覺不到它的存在。採取垃圾費隨袋徵收的雙北,其費率甚至還曾從每公升0.45元調降至0.36元(相當於每公斤垃圾1.8元),只反映10%左右的垃圾清理成本,比隨水費徵收的縣市還低,讓其他縣市不敢貿然跟進實施隨袋徵收。
為何錢不夠花,環保局卻不依法調漲垃圾費?這是由於當今政治人物,大多一心討好選民以爭取選票,調漲垃圾費之舉即使能獲得首長認可,也難出議會大門。善於揣摩上意的事務官,於是提也不提。既然垃圾費不夠花,就看各縣市政府高層分配多少預算給環保部門;而環保又不是多數政治人物重視的議題,他們重視的是各種可以分配利益的工程。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預算不足的環保局,若未獲得中央足額補助,可能就會怠忽職守或放棄環保本位。
政治人物討好選民、不重視環保的心態,也反映在台中另一個延續十年未能改善且日益嚴重的沉痾:堆置在掩埋場上的垃圾。自從高雄於2015年調漲外縣市廢棄物焚化處理費後,一堆因高雄之前廉價收費而來的事業廢棄物開始北返,加上2017年後因中美貿易大戰而陸續回流的台商及近年版圖快速擴張的半導體業所增加的事廢,擠爆了台中三座焚化廠;而台中市府竟不顧2017年版廢清法28條要求各縣市垃圾焚化廠應優先處理生活垃圾、有餘裕才能處理事廢的規定,反倒優先處理轄內事業主的廢棄物,把依法應由市府負責處理的生活垃圾堆在掩埋場上,自2016年的511噸,累積到2024年的11.4萬噸(其中有11.3萬噸於2024年被覆土掩埋);相對地,2024年台中三座焚化廠72.5萬噸的焚化量中有22.6萬噸(31%)是處理事廢,處理量比當年台中與南投掩埋場新增的堆置量及掩埋量(共5萬噸)還多。其它高度工業化縣市如台南、桃園、新竹也有類似情形。
台中市府如果依廢清法行政,優先處理轄內及區域合作縣市(南投)的生活垃圾,那麼無法把廢棄物送入台中三座焚化廠的事業主,仍須摸著鼻子、多花點錢把廢棄物送到有餘裕處理量能的其他縣市;這些焚化廠只要有錢收,也不會拒收外縣市事業廢棄物,不會要求事業主回運1.8倍底渣,如此台中與南投會有垃圾堆置危機嗎?還需刁擾環境部幫忙垃圾調度嗎?
台中垃圾堆置問題的嚴重,非洲豬瘟疫情的爆發,在在凸顯其首長與部份議員只知討好選民、同時不夠重視環境的永續。同樣的心態,也反映在其隔鄰南投面對垃圾危機所採取的作為。南投縣每天垃圾須處理量有260噸,在將近一半垃圾送不出去的情況下,也不積極擴展廚餘處理設施,好好回收廚餘與其他資源物,卻打算依據促參法招商設置日處理量500噸的焚化廠,剛開始提出促參案時還規劃700噸的日處理量能,打的算盤就是在儘量不調漲垃圾費的情形下,讓焚化業者多收一些事業廢棄物,把原本應由民眾負擔的成本,部份轉嫁到更有能力負擔、且在與事業廢棄物焚化廠收費水準比較之下覺得垃圾焚化廠收費相對便宜的事業單位。焚化廠對南投優質農作、茶產、水源與空氣的不良影響,以及其他對環境較友善、更符合資源循環零廢棄、但成本難以轉嫁的垃圾管理方案,則不在其考量之內。
垃圾費反映實際成本的比例,與資源循環零廢棄政策是否受到重視並落實的程度成正比;聰明的選民不應該被討好,而是看政治人物到底做了什麼?把錢花在哪?是否符合公共利益、有助於未來世代?是否有助於萬物生存所依之環境?那種大興土木、普發現金、亂開牛肉等譁眾取寵的作為,只會葬送社會的未來。
附註:
1. 降低廚餘養豬防疫風險,推動廚餘共同蒸煮場設置,環管署網頁,2025.04.25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