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氣候變遷曾文水庫越域引水的故事(三)

氣候變遷曾文水庫越域引水的故事(二)〈〈――。。

工商時報社論為什麼這麼膚淺?

2021年3月4日工商時報社論寫了這段評論:

「曾文水庫越域引水』於2003年報行政院,行政院交付經建會審議通過後開始執行,正當東、西引水隧道逐年推進,原訂於2012年完工,不料於2009年八八水災重創小林村,越域引水工程被當地居民認為是小林村崩塌的原因,雖然後來經工程會調查報告證實兩者無關,然而這一報告始終未被民眾接受,以致此一越域引水工程停擺至今。

我們認為『曾文水庫越域引水計畫』確實是解決南部缺水的良策,歷經莫拉克風災之後的地形、地貌或許有所改變,居民或許仍不放心,惟這一切自應以科學的方法、理性的溝通加以克服,而非無所作為地讓這項計畫前功盡棄,束之高閣,試想如果當年能於2012年順利完工,把荖濃溪、旗山溪的水源引入曾文水庫,今天南部的水情何致如此?」1

曾文水庫越域引水東洞口

經濟部水利署在2002年3月正式成立,黃金山是首任署長,直到2003年7月退休,由陳伸賢繼任署長。曾文越域引水工程是在荖濃溪勤和段設攔河堰,以「東引水隧道」穿過中央山脈,到旗山溪(楠梓仙溪)的南沙魯段建跨河水橋,再以「西引水隧道」穿過阿里山脈,藉曾文溪支流草蘭溪送水進入曾文水庫。此工程計畫於2003年4月由行政院核定,可以說是黃金山署長任內最重要的決策。

原住民與環保團體都對這項工程提出嚴重抗議,水利署卻在環保署環境差異分析尚未通過時,強硬開工。

202108301446_climate-change-story-3_2.png
荖濃溪勤和村東引水口2007.06.02
202108301446_climate-change-story-3_3.jpeg
東引水口隧道工程

莫拉克颱風過後,桃源區怎麼了?

高雄縣桃源鄉桃源區(郡群布農語:Ngani),在莫拉克風災受創嚴重,南橫公路十七座橋梁全斷,八個村全成孤島。上游支流的土石堆積在主河道,在梅蘭、復興、勤和上方形成三處堰塞湖。2009年8月11日荖濃溪上游最大的堰塞湖潰決,原本距離河岸還有十多公尺的度假屋,一棟棟跌進荖濃溪底。

202108301446_climate-change-story-3_4.png
堰塞湖示意圖。本圖為水利署99年9月凡那比颱風期間形成的堰塞湖。

根據當時桃源鄉長謝垂耀描述:十一日晚上八時許,突有村民大喊:「衝啊!快跑啊!」他出門看,堰塞湖潰堤,荖濃溪洪水直沖而來,有村民正在洗澡,穿著內褲就往外跑,「我內心不斷吶喊『完了』!」在國軍特勤部隊協助下,當時桃源鄉四千四百二十九名鄉民撤離到山下安置,山上只剩一百七十二人,其中留守行政中心桃源村的七人,全是鄉公所職員。

荖濃溪是莫拉克風災崩塌最嚴重的區域,原本深邃的河床淤高三十公尺以上,相當於十層樓的高度。當時專家估計,荖濃溪上游還有八億立方公尺的土石沒有被沖刷下來。勤和村不敵土石流侵襲,硬生生被沖成兩半;勤和東引水隧道洞口和距離四百公尺遠的攔河堰都被深埋在砂石堆中。勤和村十四名越域引水工程人員被沖走,工寮已隨滾滾洪水不見蹤影。

202108301446_climate-change-story-3_5.jpeg
災前車子可行駛高大的少年溪吊橋。後方右側為東引水口。
202108301446_climate-change-story-3_6.png
災前的東引水口與少年溪吊橋。2009.07.30。

高雄縣桃源鄉勤和村的取水口,超過10公里被土石流所埋,深達2、30公尺,估計現場的土方超過2000萬立方公尺,由於地形、地貌都改變,當時水利署署長楊偉甫在受訪時表示,曾文水庫越域引水工程在莫拉克風災中遭到掩埋,水利署評估,以目前荖農溪土石淤積狀態,如要以工程手段恢復運作,恐怕要付出非常大的代價。

202108301446_climate-change-story-3_7.png
災後,越域引水東引水口遭掩埋與少年溪吊橋剩上面一截

2010年4月水利署長楊偉甫出席「災後河川子民,部落文化論展」系列講座時表示:「水利署所屬的許多構造物(如攔砂壩、越域引水工程等)在莫拉克風災中,幾乎被摧毀殆盡,讓我們體認到過去的作法不一定對。以後水利署一定會修改現行作法,並努力向原住民學習與水共處的智慧。」

中央政府與水利署的狼性與老天爺的天啟

2015年7月15 日經濟部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課長何達夫和幾位同事,一起來到高雄市那瑪夏區南沙魯部落拜訪,重提越域引水工程。3

2017年3月22日 南水局舉辦曾文水庫越域引水說明會, 引發高雄市桃源區跟那瑪夏區族人擔憂,因莫拉克風災停工的曾文水庫越域引水工程是否重新啟動?當時日夜炸山跟小林部落滅村恐懼還在,沒想到水利署南區水資局日前在高雄市桃源區舉辦說明會,當地族人現場不滿,堅決反對。4

2017年6月5日強大的西南氣流帶來超大豪雨,桃源山區連日降下逾1500毫米雨量,造成高雄市桃源區台20線92k處道路坍塌500公尺,桃源區勤和、拉芙蘭和梅山里居民交通中斷,更慘的是還有10棟民房遭大水沖擊,8戶坍塌遭洪水吞噬,另2戶地基掏空、岌岌可危。

公路總局指出,桃源區明霸克露橋才剛在4月底風光完工通車,這兩天暴雨後,導致橋墩P5及P7處出現錯位,下陷約5到10公分。預計6月15日先搶修通車,未來復建計畫需2億元,預計明年4月底完成。5

202108301446_climate-change-story-3_8.jpeg
10棟民房遭大水沖擊,8戶坍塌遭洪水吞噬,另2戶地基掏空。
202108301446_climate-change-story-3_9.jpeg
莫拉克風災後,少年溪吊橋上端橋樑剩5公尺高。
202108301446_climate-change-story-3_10.jpeg
2017年6月5日,少年溪吊橋剩5公尺高的上端橋樑再度遭到掩埋。

2021年8月7日根據中央氣象局資料,高雄桃源區過去24小時累積雨量高達628.5毫米。雨勢造成山區土石流,桃源區明霸克露橋原本連結南部橫貫公路復興及勤和兩地,但在這天下午卻被夾雜土石的荖濃溪高漲溪水沖斷,橋梁一分為二。8月8日堆積的土石高度為13公尺,同時堆積的扇形面積寬度擴大到500米,勤和被埋的越域引水工程處這次又要上升幾米呢? 6

被利益包庇的環評永遠是錯誤的開始

布唐布那斯溪,原民稱之為濁水溪,是長期以來易產生土石流的河川,從莫拉克前的空拍圖可知,布唐布那斯溪與清水溪早已是當地土石流高潛勢溪流,越域引水東引水口與布唐布那斯溪距離2公里,與清水溪的距離只3公里,為何這麼離譜的選址位置會被通過?

202108301446_climate-change-story-3_0.jpeg
莫拉克風災前,勤和村東引水口
202108301446_climate-change-story-3_1.jpeg
莫拉克風災後,勤和村東引水口

中央政府在談水資源時總不放棄曾文水庫越域引水工程,尤其在缺水期就開始出來論述曾文水庫越域引水工程,水利署總期待著荖濃溪能慢慢刷深,但荖濃溪河床土石流淤積卻不斷長高。面對氣候強烈變遷,如果我們無法解決荖濃溪上游源源不絕的土石流,卻迷戀於曾文水庫越域引水工程的重啟,我們對水資源的永續規劃將失去先機。

  • 作者:黃煥彰/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護理系副教授/台南社大環境行動小組召集人/看守台灣理事。
  • 發表日期:2021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