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誰是社區回收行動的靈魂人物?(景美細分類回收站系列之二)

20091401.jpg

前情提要:細分類回收站要成功,必須要有管理專人向民眾解說及協助分類,我們原本希望提供看顧大門的清潔隊員教育訓練,讓他們承擔這項任務;但景美分隊的領班與分隊長不接受這樣的分工,他們說,看顧大門的清潔隊員雖然常常看似呆坐現場,其實很忙,不可能有時間向民眾解說如何細分類。分隊長說,這項工作必須由我們承擔,否則就不要試辦…。

就跟各縣市環保局代表一樣,地方清潔隊員也許有過太多與民眾互動的負面經驗,導致部份隊員非常不信任民眾對措施宣導的配合度,也不願意(或不知如何)多花時間溝通。例如景美回收站的陳分隊長,堅持我們的作法會造成民眾反彈。他說,他們常常被罵,並試著表演給我看。

就在我們交談之際,有位年輕媽媽手拿著乾淨塑膠袋和食品包裝袋,要丟到放乾淨塑膠袋的垃圾子車,陳分隊長就上前制止說,「妳那個不能丟進去!」這祈使句讓該民眾愣了一下,為什麼塑膠袋不能丟進去呢?於是傻在哪裡,不知所以。原來清潔隊只是向民眾傳達規定,沒有說明原委,如果民眾認為規定沒道理,可能就會吵起來,長久以來的挨罵經驗,累積成為他們的信念。

於是協會同仁走上前,接過這位媽媽手中的塑膠袋,向她說明乾淨塑膠袋是可回收的,食品包裝袋因為是複合材質,目前沒有回收。這位媽媽點頭表示理解。我們問她,如果未來進行細分類,願意不願意配合,她回答說願意。接著隨機訪問了三位民眾,也都表示願意配合!民眾的可能支持,又點燃起心中一絲希望!

另外我們也撥點時間跟在場看顧大門的清潔隊員攀談,發現他們都是直覺式的反對,以為會增加很多工作負擔。我提醒他們,如果他們能指導民眾順手做好細分類,後端就不用有人負責玻璃瓶分三色,或許就可挪出人力來分攤他們的垃圾收集工作,這樣大家就不用那麼辛苦了。其中有個比較願意聽我們說明的大姐,知道原來我們顧及的是他們清潔隊整體權益,也就不表反對了。她的願意溝通、對話,有如一針強心劑!

但是由我們負責兩週試辦期的解說工作,仍然是非常頭痛——景美分隊的開放時間,是從早上五點半到晚上十一點,總共17.5個小時。如果要讓到這裡來丟垃圾的民眾,大部分都能於這試辦期間學到如何細分類,我們的解說時間即使不能等於景美分隊的開放時間,也不能少太多。協會辦公室僅有兩個正職,絕對不可能獨自承擔這任務,喉嚨、身子都會受不了。必須招募解說志工,分攤這任務。

我們決定解說志工輪值時間,是從早上九點到晚上九點,早上六點到九點,則固定由協會人員輪值,其餘時間,只好放生。決定輪值時間後,就撰寫行動緣由,準備上網招募志工,同時尋求荒野保護協會及文山社區大學等友好團體的支援。我們心中原已做好最壞打算,如果沒人支援,協會兩個正職人員就只好承擔,一個早班,一個晚班。但最後,在荒野與文山社大的協助號召下,共有36個志工報名,其中30名實際參與解說工作。為讓每位志工都能了解行動緣由、分類項目及如何解說,我們分成七個梯次辦理志工培訓,讓他們深入了解為何要這樣分類,加上試辦期間的互動,彼此培養起同志情感。

他們真的有如上天派來的天使,讓這計畫可以順利進行,之中有人來自新竹,也有來自桃園、林口的,有年輕的大學生與上班族,利用晚上或假日甚至請假來支援,也有已經退休的長者,認養好幾個時段,還能夠精神奕奕地扯著喉嚨向民眾宣導細分類的重要性,熱情令人感佩。他們努力招呼「客人」,盡力向民眾解說,反映遇到的問題,分享解說經驗,提供改善建議,並和在場清潔隊員親切互動。如果他們能夠一直輪值下去,該有多好!但這是不可能的,他們沒這人生規劃,北市環保局也沒這個經費!

2020091407.jpg

志工引導民眾辨認塑膠包裝的分類號碼

在這些志工的熱情解說下,這兩個星期的試辦期間,我們總共服務1,982人,共裝了558袋、1,519公斤的回收物。

就我們的觀察,民眾對於景美分隊細分類回收站的支持度,大約呈常態分佈。有些民眾一看到,就表現出高興、熱切支持的表情,不吝給予肯定,但這些本來就有高度環保意識的人是少數;也有些民眾請他來體驗一下,沒兩三下就臉色鐵青,呈現不耐煩態度,甚至口出惡言,認為這樣做是圖利廠商(下包商?),或者認為已經繳垃圾費,為何還要幫清潔隊做他們該做的事情,這些人也是少數。

雖然大部分民眾和他們一樣,並不知道我們其實沒有繳交足夠垃圾費,其實是在剝削清潔隊,但不會激烈反對新的作法,而且會願意配合解說志工的邀請。這些人也分成兩大類,有些人如果下次不再邀請他們,可能還是選擇舊制(混合回收),邀請他們,就會配合細分類。他們之中有人直言,為何不撤掉舊制?如果撤掉舊制,他們就會配合新制,但既然舊制還存在,為了方便、省時,在解說志工沒邀請下,他們還是會選擇舊制。

另外一群人,則是在聽了解說志工的說明後,因為理解如此做的環境效益,或認知到清潔隊的辛苦,而認同了這樣的作法,並逐漸養成前來細分類的習慣。比如有些一開始表現出不耐煩態度的民眾,本來要把回收物統統丟下收集混合回收物的籃子後趕快離開的,在聽到我們提醒:「如果前端分類都那麼麻煩,那後端分類的人,豈不更加麻煩?」「有些可回收的東西,因為分類成本太高,最終卻沒有被回收再利用!」之後,改變主意走到細分類回收櫃前。

當然,有些人是難以配合新制的。他們可能是路過順便來回收、趕著到辦公室的上班族;或者拖著一大堆回收物前來,沒有時間好好細分類的民眾,包括幫某些公寓大樓打掃的清潔工,或者住在較遠地方、累積一大堆回收物後才會前來此處的民眾。畢竟景美分隊服務對象,不只是附近社區,會有這樣的族群存在。

然而,這些人也不見得不會配合細分類的作法;如果他們能在家先做好分類,不見得會在細分類回收站的昏暗光線下蹉跎許多時間。就有位解說志工分享說,她曾看到一對母女,帶了幾袋回收物前來,數量相當龐大,本來打算協助分類,結果那位媽媽熟門熟路的指示著女兒:「這一袋都是5號PP,丟這裡,那袋都是鋁罐,丟那裡。」乾淨俐落的表現隨即獲得解說志工的讚揚,卻只見她輕描淡寫地說:「來也要分類,不如在家先分好。」

2020091408.jpg

另外,平板塑膠容器的材質標示常常不明顯,相當難以辨識,對老人家的確是個挑戰;若無眼力好的管理專人從旁協助,恐怕會磨損他們的配合意願。不過,仍有老人家即使眼力不行,仍極力配合。比如說,有個每天清晨都會拿著兩三個容器、踏著細碎步伐、微微顫顫緩步前來回收的老人家,他在聽過一次解說後,就在家事先看過材質,用筆寫上,聽著他一臉自信地跟我們說:「這兩個是五號,這個是六號,我在家都先看過了!」,心中無比感動,忍不住鼓勵他:「答對了,一百分!」他聽了後笑一笑,滿意地離開!

雖然北市環保局對細分類作法是支持肯定的,但他們對於清潔隊從一開始即採取的消極抵制態度,是有點莫可奈何的,這點我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除了努力向清潔隊傳達我們的出發點其實是要降低他們的工作量,讓他們辛苦回收的東西不會到最後又流落焚化爐,卻也擔心他們若不買單,那麼試辦期一結束,該細分類回收站就走入尾聲,就像許多政府計畫一樣,曇花一現,不只我們的心血白費,三十名解說志工的熱情也白費了。因此我們決定尋求更多人的支持。

試辦前一個禮拜,我們拜訪文山區議員苗博雅,向她說明此細分類回收站的緣起,希望她能大力支持。她仔細考慮了一下,覺得她所能做到的最佳支持方式,就是到現場拍個影片,透過媒體傳播,讓更多民眾知道此細分類回收站的存在,讓更多民眾知道如何細分類。

不久,我們接到苗議員辦公室來電,說苗議員將履行承諾,於5月22日到場拍片,同時她們也知會了北市環保局。由於那天是試辦期最後一天,為了讓這個作法可擴散出去,我們也邀請了回收基管會執秘顏旭明到場了解,希望能促成中央、地方官員以及在地議員彼此之間的交流,以及對這項作法的認同。

我們也於試辦展開後第五、六天,向環保局資源循環科表達希望兩個禮拜後細分類回收站能夠繼續運作下去,結果林科長表示說她很願意配合,令我們喜出望外。他們本來要編列預算額外聘請管理專人,後來在預算有限下作罷;但我們仍然接到他們通知,要我們於5月19日至景美分隊辦公室一起討論細分類回收站持續運作事宜。

5月19日,我們應約到景美分隊辦公室開會,會議由誠懇穩重、總管文山區各清潔分隊的羅隊長主持,除了景美分隊外,其他分隊的分隊長也一同參加。他們已經知道苗議員將前來拍片,也認知到環保局希望該細分類回收站能持續運作下去,還有我們對實踐這理念的堅持,於是主要的利害關係人景美分隊,一改之前消極態度,答應挪出更好空間,讓分類回收櫃能夠靠牆,擴大該分類回收櫃前的走道,讓前來細分類的民眾不必擠在狹小空間;同時也派人把現場清乾淨。

至於管理專人經費與人力難產問題,當天仍沒有答案。我們於是緊急請託對台北市政運作有影響力的蔡壁如委員,請其與環保局協商,希望能在不增加清潔隊工作壓力下,找到其他市政資源,來營運這細分類回收站。我們不知其內部因此增加了多少溝通協調工作,也或許環保局或清潔隊本來就有盤算,總之答案於試辦期最後一天揭曉,那天清晨羅隊長帶來了幾名人員接受我的分類教育訓練,以便於試辦結束後,輪值接管該細分類回收站,但他們在場時間,縮減為星期一到星期五的早上七點到下午四點。

原來他們是透過文山區各清潔分隊的通力合作,由文山區五個清潔分隊各支援一名人員,在最不影響清潔隊運作下解決了人的問題。當然,這非長久之計,正本清源作法其實是掌握在環保署回收基管會手裡,也就是調高公告應回收物的回收清除處理補貼費率,讓不管是設置在社區或公家機關內的細分類回收站,能透過回收物的變賣金額,來給付或至少大幅貼補管理專人的薪資。

試辦結束後,我們仍於每個星期二早上,與羅隊長及各分隊長討論該細分類回收站的運作事宜,包括反映解說志工們之前所發現的問題,還有我們陸續發現的問題或想到的建議。透過這樣的會議,互相溝通,持續改善其運作,清潔隊的態度也變得比較友善了。最重要的,在試辦期結束後,已有民眾會不待管理專人招呼,即主動走進該細分類回收站。

在試辦期間,除了苗議員在最後一天拿著兩大箱回收物、親自前來細分類,以生動活潑的方式拍成影片協助宣傳之外,我們也意外獲得來自社區民眾的主動支持。那是5月20日清晨,一位女士拿著手機站在分類回收櫃前,觀望了些許時間,然後向我說她是個公民記者,住在附近社區,她先生來倒垃圾時知道了這個細分類回收站,相當贊同這樣的作法,回去轉告她,希望她能來做個報導,協助宣傳。於是她訪問我們為何要推動這細分類回收站,並錄下一段我們向民眾解說如何細分類的過程,製作了3分鐘短片,發布在PeoPo公民新聞平台,並獲得公視PepPo精選報導。

苗議員的影片和這位公民記者的報導,讓更多媒體陸續前來報導,以前持消極抵制態度的清潔隊員,也開始感受到光榮。他們之中有人這麼說:「我們這個(細分類回收站)是全國第一個呢!」

各清潔隊派來輪值的管理專人,有的或許不像我們解說志工那麼熱情,交給他們管理後「業績」也不如試辦期間,但仍有盡忠職守、長於材質辨識者。其中有幾個於剛來輪值、接受我們教育訓練時就主動表示相當認同此工作、覺得細分類很重要,並勤於招呼前來民眾進行細分類;只可惜年紀近退休,眼力稍差。也有一名人員,是於試辦期間坐在景美分隊門口量體溫的防疫人員;她皮膚黝黑、五官深邃,重點是眼力超好,很快就能協助民眾辨識出平板塑膠容器的材質,而且一開始就了解三號PVC是有問題的塑膠,發現時還會告訴民眾下次要小心不要買到PVC,並主動保留下來,拿給協會人員。媒體記者來訪問時,也能侃侃而談。

環保局資源循環科之前曾擔心他們找到的人不適任,但事實證明如果能夠經過適當的篩選、管理及淘汰機制,還是可以找到或培育出適任人才。我都告訴這些管理專人,他們是指導民眾細分類的老師,希望他們正視自己的工作價值,能有光榮感。

但相信最能給他們光榮感與成就感的,是景美分隊附近社區的民眾,能多加利用這細分類回收站,並對於景美分隊正在做這件對的事情給予肯定與配合!如果民眾沒認知到消費者和生產者一樣都是耗費地球資源、帶來環境負擔的共犯(污染行為人),必須對於自己帶來的環境問題盡一點實質責任以減輕環境負擔,還以為繳了一丁點根本沒有反映垃圾清除處理成本的垃圾費就是大爺,對於站在第一線幫你差屁股的清潔隊人員不予尊重,甚至無端辱罵的話,他們只會越來越消沉,越來越虛應故事,越來越不敢去做明明是對的事情,結果我們繳交的垃圾費與所得稅就越來越沒有效益,這將是一個不利於國家社會的負面循環。

――〉〉細分類回收站告訴我們的事(景美細分類回收站系列之三)

  • 作者:謝和霖/看守台灣協會 祕書長。
  • 發表日期:2020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