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垃圾因為各縣市焚化廠大收事業廢棄物而去處受限,加上近日有焚化廠歲修而開始堆積;面對這個於近兩年來重複出現之問題,環保署不僅未要求各縣市焚化廠應以收受境內外生活垃圾為優先,反而要求雲林縣政府應重啟環評,以啟用之前因為未考慮林內淨水廠而被最高行政法院判定環評無效的林內焚化廠,置雲林、彰化與嘉義三縣市水源品質於不顧。而雲林縣政府也因為財政壓力而有意配合環保署要求,重啟環評。
林內焚化廠煙囪高度只有六十公尺,所排放廢氣擴散距離短,不僅會污染林內鄉空氣,廢氣中所含戴奧辛與重金屬等毒性物質,也將大部份沈降在林內鄉的優良農地,還有距離該焚化廠不到兩公里的林內淨水廠以及在林內焚化廠十公里範圍內的湖山水庫,污染雲林、彰化與嘉義三縣市的民生用水與灌溉用水,危及我們的食品與飲用水安全。
我們認為,以我國二十四座焚化廠的處理容量24650公噸/日,要處理每日1萬餘噸的生活垃圾,是綽綽有餘,問題是在事業廢棄物,不在雲林縣的生活垃圾。環保署要求啟用處理容量每日600噸的林內焚化廠,而雲林每日外運垃圾焚化量僅250噸(另有40噸目前境內處理),屆時還有300-350噸的容量,是不是要用來處理事業廢棄物,產生更多污染危害?
另外,焚化廠產生的底渣沒處去,對全國環境也是個威脅。近日高雄市政府提出,可免費幫雲林燃燒垃圾,但燃燒1噸垃圾要換回1.8噸底渣,屆時這些底渣會不會假再利用之名而被填到哪塊農田、魚塭?或者被填埋在掩埋場裡消耗空間?所以垃圾焚化,只能解決部份問題,但同時會產生另一部份的問題,而無法根本解決問題。
因此,我們要提醒負責收集處理生活垃圾的各縣市政府與各鄉鎮公所,應該優先把力氣放在源頭減量、分類回收的工作上。唯有積極往零廢棄目標前進,我們才能擺脫對焚化廠的依賴,解決底渣與有害飛灰、戴奧辛、重金屬等汙染問題。
日前,我們在林內鄉公所與重興村長協助下,到林內垃圾場隨機選取30公斤垃圾,當場破袋重新分類,結果裡頭有將近18公斤廚餘,佔比接近60%。許多民眾,都把茶葉、咖啡渣、爛掉的水果與葉菜,丟到垃圾袋,而非分開來丟到廚餘桶裡,讓這些可以補充滋養土地的肥份,白白浪費掉;而且把這些廚餘燒掉,反而會產生世紀之毒戴奧辛以及沒人要的底渣。因此我們呼籲,全民應該把廚餘(不論生廚餘或熟廚餘)與其他垃圾分開來,如此就可以解決一半的垃圾問題。如果大家能夠再仔細分類,如同我們在林內鄉公所做的垃圾重新分類試驗,則雲林的待焚化處理垃圾將可從每日290噸減少到每日40噸,只要協請六輕幫忙處理掉即可,根本不用外運處理。


(圖中指針為33台斤,扣掉空籃重4台斤,淨重為29台斤,相當於17.4公斤)
唯有零廢棄,才是對抗焚化爐,解決垃圾問題的根本方法。請各位朋友們,一起來幫忙:除了打電話給環保署與雲林環保局,重申反對林內焚化廠重新環評的立場外,也請大家好好做垃圾分類。重點是,先把廚餘分開來,如果你的清潔隊沒有收生廚餘,你可以考慮在自家庭院或附近農田自行堆肥,千萬別把廚餘丟到垃圾袋啊!
林內鄉垃圾重新分類結果
時間:2016.11.25下午 2:00-4:30
地點:林內鄉垃圾場
人手:3人
方法:隨機選取30公斤垃圾,重新分類為12類,如下表。
分類前 垃圾重量:30公斤
分類後 回收物重量:24公斤
可生物分解垃圾(衛生紙)重量:2.4公斤
不可回收且不可生物分解垃圾(尿布、食品包裝袋、鋁箔包裝袋...)重量:3.6公斤
類別 |
項目 |
重量(公斤) |
佔比(%) |
備註 |
生物質 |
廚餘 |
17.4 |
58 |
可堆肥 |
塑膠 |
塑膠袋 |
3.6 |
12 |
可回收再生(熱解製油) |
塑膠瓶罐 |
0.6 |
2 |
可回收再生(熱融製成塑膠粒) |
|
塑膠杯盤餐具 |
0.3 |
1 |
可回收再生(熱融製成塑膠粒) |
|
複合材質 |
鋁箔包 |
0 |
0 |
可回收再生(分離成紙類+鋁箔+塑膠後,製成工業用紙和鋁塑產品) |
紙杯盤餐具 |
0.6 |
2 |
可回收再生(分離成紙類與塑膠,紙類可再生,塑膠可能當垃圾) |
|
紙類 |
紙類 |
1.5 |
5 |
可回收再生 |
衛生紙 |
2.4 |
8 |
可生物分解 |
|
金屬 |
金屬瓶罐 |
0 |
0 |
可回收再生 |
其他金屬製品 |
0 |
0 |
可回收再生 |
|
玻璃 |
玻璃瓶 |
0 |
0 |
可回收再生 |
其他垃圾 |
尿布、食品包裝袋、鋁箔包裝袋、不織布等其他不可回收、不可生物分解的垃圾 |
3.6 |
12 |
焚化;或用亞臨界水蒸汽將其熱解成碳渣,並把這些材質中所含氯、氮等與碳分離開來,形成鹽酸與硝酸。 |
- 作者:謝和霖/看守台灣協會 祕書長。
- 發表日期:2016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