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視我們的土地資源

臺北發生規模4.0且震央在士林的淺層地震,這起事件引起大屯火山群活動的恐慌,也掀起臺北要是地震會很慘的大量討論。
根據市府91年委託中華地理資訊學會進行的「北市地質鑽孔資訊化計畫第四期研究報告」指出,若臺北發生震度5以上的地震,包括社子島、行天宮,大安森林公園北半側等10處,都可能面臨土壤液化的「紅色警戒」,另有6處則被列中度液化潛能區。也就是說臺北如果真的發生地震,四處林立的高樓,肯定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
但國防部統計表顯示,軍方在雙北地區雙北市逾660萬的人口遭遇災難時,能收容災民的地方只有10處,可收容人數僅4029人,平均設籍臺北的人每1650人只有一人能得到收容,更別說沒有設籍的外地人了。
山林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