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低碳城市不能只有低碳公車


2009年全國能源會議,民間團體提出台灣應推動低碳的城市和社區,並納入結論。在2011年,環保署選出北中南東四區的示範城市:北區是新北市、中區是 台中市、南區是台南市、東區是宜蘭縣。

低碳城市和社區是世界潮流,也是台灣必須走的方向,因為在氣候變遷影響下,人類將會面臨更嚴酷考驗,有時多雨淹水、有時久旱水枯、有時 天氣炎熱、有時氣溫 驟冷,以致生活和生計受到威脅。因此如何仿效大自然,營造不會傷害生態環境的人類棲地,避免自取滅亡,是急需政府各部門積極思考的議題,這包括首長決心魄 力、公共空間規劃、大眾運輸系統、居民生活形態、公民參與機制、財務規劃等課題,且環環相扣,互相影響。

要營造低碳生活環境,鄉間條件顯然優於都會,因為鄉間空間寬敞,植栽樹木較多,沒有會增加冷氣需求的熱島效應,清新空氣也更利於騎腳踏 車或走路等低碳交通 形式。如果能以網路代替馬路,在地工作、生產、消費,將可大幅削減碳排放;但在目前就業條件下,人口仍大量集中到各都會,如何營造低碳城市顯然更為重要也 更需要智慧。在這之中,大眾運輸系統更是重要課題。

大眾運輸系統是居民每天都要運用的工具,當系統不佳時,居民就會自我救濟,從而進一步削弱了大眾運輸系統的營運能力。台北市幅員集中, 歷經二十年規劃,加 上有其他縣市無法望背的豐沛資源,已建構了相當完善的大眾運輸系統;而昂貴的停車費,亦逼使民眾減少開車。其他縣市相較之下,空間距離較大,人口分散,停 車方便,大眾系統較不完善,甚至還有減少或撤銷虧損路線的情形。有些縣市規劃小區域的免費公車,由政府補貼費用,鼓勵居民多加利用。由於是免費,搭乘人數 較多,上下班較擁擠。

低碳公車常是政府推動的工具,最近交通部也大力推廣,可見的未來,低碳公車將是寵兒。但若只是改善運具,而未能改善路線、車次密集度與 準時度、轉運等規 劃,則民眾可能仍無法感受到大眾運輸系統的存在,那麼低碳公車的減碳效益也就有限。

以前我在美國時,也曾搭公車上學。我發現:公車車次不是很密集,但會按時抵達各站,巴士司機也不會飛快開車。有一次,我看到巴士停在站牌等乘客,因為他提早到了,為了準時,他就停在那裡等了兩分鐘。其他乘客也不會抱怨,大家依規劃而行。

如果在偏遠地區,我們的低碳巴士也會按時來載客,不讓乘客擔心,公車是不是提早走了?等不到公車,下一班還不知要等多久?不耐煩的人, 只好自己買車,以免受公車的氣。好的交通規劃是一種管理,在低碳時代,讓人民可以少自己開車吧!

◎本文簡 版刊載於10月16日立報看守台灣專欄
  • 作者:陳曼麗/看守台灣協會監事 /主婦聯盟環保基金會董事長。
  • 發表日期:2011年11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