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道路工程建很多,交通卻沒更好?


最近沸沸揚揚的「五楊高架道」(長約40公里,興建經費約882多億元)通車了,其在工期、經費、及施工工人安全意外問題、工程安全問題、交通標線或動線問題等,為社會多所議論外,但在102年4月19日《台灣醒報》(A10版)的一篇文章,標題為「投資公共運輸 勝過修築馬路」(作者:許又方),卻更為有趣,更為警醒及重要。

該文為英國朋友來台旅遊的觀察及感想,節略以「台灣馬路的密度實在高得令人驚奇,…只是馬路品質並不怎麼「穩當」,…馬路雖然到處通,但是除了台北市外,其它城市的公共交通並不發達,鄉村地區尤其如此,很多地方甚至沒有公車通行,…無疑鼓勵民眾買汽車、騎機車,…馬路一年吃掉大量的政府預算…。」這些觀點,提醒我們:不斷蓋馬路,並不表示公共運輸更好。有的道路蓋到山上去了、或在水源區,反而破壞山上水土環境。台灣的馬路修得太多了,扭曲、浪費了很多政府經費,更造成很多環保、社會、文化的問題。

觀察近期媒體上有關道路工程興建的報導,隨手可拈數則,比如:「國登營造四月初以66.8億元,得標金門大橋工程(由金門島跨海通到小金門)。」試問:這條橋是要服務誰?有急迫性嗎?又如:「近日研議15年的淡江大橋,通過環保署環境差異影響分析,可望近期啟動施工。可聯絡三芝、淡水到八里,再銜接台六四線快速道路,輕鬆抵達台北市都會區,及通往桃園國際機場。」想想看:又是蓋橋、蓋馬路,卻只是為聯通台北市區及機場?

再如:「花東鐵路電氣化、雙軌化工程(從花蓮站至知本站間,長約166公里,經費約250餘億元),該工程於民國97年動工,將在今年底完成。但環島鐵路電氣化的想像仍尚未完成。近日經建會才通過《南迴鐵路臺東潮州段電氣化計畫》(路線長約123公里),將到111年才完工。」由此可見:較環保的鐵路工程,較乾淨的電氣化道路,似乎是最後、最遲的選項,而東部也經常是被忽略的。

另如:「輕軌運輸系統具因地制宜特性,及成本低廉、工期較短等優勢,可提供都市地區內主線、接駁及遊憩等大眾運輸服務,已是世界上各重要城市改善交通問題的重要方法,行政院於98年擬具《大眾捷運法》修正案,將輕軌運輸系統納入該法規範。近日才在立法院審議,把輕軌納入大眾運輸系統,但又要求輕軌雖可與一般車輛共用車道,但總長度不得超過四分之一,以免影響交通。」――這樣對「輕軌」系統設限,真有點莫名其妙。較環保的輕軌系統,在台灣談了很久,還沒蓋半條。較乾淨的電氣化道路系統,似乎是最後、最遲的選項。

至於中央及台東縣政府執意興建、拓寬台26線安朔至旭海段道路工程(由台東縣達仁鄉安朔村至屏東縣牡丹鄉旭海村間的省道台26線,包括要拓寬縣道200號,惟此段海岸保留具文化古績特色的古道殘基及較原始風貌,為台灣沿岸地質地貌的代表),完成台灣濱海公路系統,似乎更反映出「惟興建道路工程是施政主流」的鐵證了。又對於「西濱快速道路」的興建,沿淡水河、穿越紅樹林的「淡水環快」興建的爭議,也一直存在著。

當初「五楊高架道」的環評,在民進黨執政時期,是沒通過的,如今卻已通車,令人感嘆。筆者曾讀到資料略以:荷蘭為著力推動自行車道系統,就其道路交通工程經費中的十分之一,用於自行車道交通系統上。歐洲國家在軌道運輸、綠色運輸系統上的提升,誠然可為借鏡。

  • 作者:金心/看守台灣協會 會員。
  • 發表日期:2013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