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的施政中,公共建設是很重要的一環,花用國家很大的預算。其中如交通建設,一年預算可達數千億元。如何做好公共建設,應是生活品質、環境保護很重要 的課題,也涉及到人民的健康、安全、節能減碳及省錢。試舉一些淺顯的例子來思考、討論。
比如道路工程的興建:像台北、桃園的五股到楊梅段之五楊高速公路高架工程,是否真有必要興建?這段道路所要疏導的交通流量,已有北二 高、濱海快速道,以及橫向的國八號高速道、興建中的捷運機場線、南北便捷的高鐵等。若不興建,我們可省下數百億的工程經費、減少大量的碳排放。
又如台北市政府誇誇自擂的「路平專案」,也花了不少錢,但有效嗎?因為道路鋪面的高程,經一次一次的加鋪瀝青層,路面加厚升高。若路面 無法控制在一定的高度水平,那麼今天把人/手孔蓋升高扯平,有甚麼用呢(再鋪一層瀝青層,路面又不平了)?當然有時也會刨掉舊路面,但大多沒有這樣做。在 工程施工方面,道路鋪面要保持向兩側有適當的傾斜面、以利排水。但常見道路並不符此施工、設計規範的。於是,一下大雨,路面就積水數吋,路過的行人鞋子全 濕了。
我們也可檢視路邊排水溝的工程品質,如其溝底高度水平要控制得符合工程規範(需要有一定的排水坡度),才可把污水排洩出去(不致積 水),水溝底的淤泥要定 期清除,但我們的都市內的水溝、大排,有良好的工程品質、良好的維護(每年清淤泥、疏通水溝)嗎?我們所看到的水溝、大排,大多是積水、積滿淤泥及發臭 的。如何讓鋪面具有透水性,應是重要的綠色設施作法,但常被忽視的。
我們也可觀察道路上的路燈,在台北市道路邊高懸的路燈型式,千奇百怪,式樣萬千,各具姿態(在台北市的讀者可自己去看、去比較、去發現 探索)。這在先進的城市,不會是這樣的,路燈是城市街景的重要元素。
道路邊的行道樹、路樹,更是城市街景非常重要的元素。以台北市而論,行道樹、路樹一概要讓位給工程(道路施工、建物興建等),可看到很 多大樹、老樹被砍、 被移除。常被人相信的是:我把這些樹移走,還會把他們移回來;這真是安慰人的語言、騙人的話。近年台北市區內,為捷運、為松山煙廠等興建開發,很多樹木又 不見了。
政府所為的公共設施建設之公益性,常是虛懸的,或是說:是無效的、不發揮功能的、浪費的、沒有品質的、不符生態永續或綠色原則的;或更 通俗的說法,類似蚊子館、蚊子甚麼的,這不只浪費很多金錢,更對生活品質、環境保護造成損害。
◎本文簡版刊載於1月16日立報看守台灣專欄
- 作者:金心/看守台灣協會研究員。
- 發表日期:2012年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