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1999秋季號-森林文化

V1N3
NT$120.00
看守台灣季刊 第一卷 第三期
1999秋季號 Vol.1 No.3
新聞局登記
局版台省誌字第1170號
售價150元




【目錄】

  • 編者的話
  • 社論
特別企畫
  • 台灣森林資源之永續經營∕戚永年
  • 人類與森林的關係:歷史回顧與新文化∕鄭先祐 
  • 森林是我們文化的搖籃∕米甘幹
  • 讓原住民確保台灣三分之二的自然環境∕劉炯錫 
  • 垂危中的太魯閣國家公園∕齊淑英 
  • 由棲蘭案看台灣林業∕李武平
  • 林業經濟的新方向∕張國龍
  • 森林與人口∕鄭益明
綠色專櫃
  • 名正言順(二):永續發展、發生學、進化∕鄭先祐 
  • 森林的另一種想像∕古秀妃 
  • 借民力,做永續-澳洲大堡礁海洋生態保護區的例子∕楊瑪利
  • 環境正義的三重平等關懷∕紀駿傑
國土巡禮
  • 點「石」成「金」?!現行營建工程剩餘土石方處置政策的謬誤∕李永展
環境觀察
  • 環保五四三∕劉志堅
  • 垃圾焚化處理的迷思∕鄭益明
新書評介
  • 「我的猩猩寶寶」∕王敏玲
  • 「土地的守護神」∕李永展

回頁首


【編者的話】

《看守台灣》已經堂堂邁入第三期,雖然無論內容或編輯都還有不少需要努力與改進的地方,但是回想這一段過程,從幾個人的構想到實現成為一份定期的刊物,並且聚集了越來越多願意為台灣貢獻智慧心力的朋友在《看守台灣》這個園地裡共同成長,這真是一件令人相當振奮的事情,而在欣慰之餘,我們也盼望各位讀者能夠繼續給予我們支持鼓勵與批評建議,使得這份刊物能夠更進一步發揮看守台灣的理想。

延續前幾期的作法,本期的《看守台灣》特別企畫了「森林」專題作為與讀者分享的焦點。雖然台灣是個林蔭茂密的島嶼,但是對大多數的國人而言,森林與日常生活的關係相當遙遠,她甚至只是一個提供人們休閒活動的場域,除了這個功能之外,一般人很少關注到她的存在。但事實上,人們的生活無時無刻不受到她的影響,因為森林不僅是水的故鄉、大氣的調節器,更是孕育多樣生物生長繁衍的棲所,一旦森林消失了,水土資源勢必不保,空氣品質急遽惡化,而原有生態系的平衡瓦解,最終也將衝擊到人類自身。

因此,本期特別企畫「森林」為主題希望能喚起國人對此議題的重視。這一期總共有七篇專題文章,包括戚永年就永續發展的觀點剖析台灣森林資源的經營之道;李武平以一個從業人員的長期觀察,帶領讀者由棲蘭案看台灣的林業政策;鄭先祐從地球歷史的角度探討人類與森林的關係;米甘幹與劉炯錫從原住民的觀點,分別討論森林的文化與生活意涵;齊淑英的「垂危中的太魯閣國家公園」對政府的產業東移政策提出最沈痛的批判;張國龍闡述林業經濟的新方向:而鄭益明則引介森林與人口的相關研究,提供讀者對森林議題更全面的瞭解。

除了專題之外,在本期的「綠色專櫃」中,鄭先祐繼續以「名正言順」為題,為大家闡釋「永續發展」等幾個名詞的意涵;古秀妃提出對森林的另一種想像;楊瑪利以澳洲大堡礁海洋生態保護區的設立說明借民力作永續的可能;而紀駿傑則闡述環境正義的三重平等關懷。本期的「國土巡禮」將焦點鎖定在棄土問題,探討現行營建工程剩餘土石方處置政策的謬誤;至於「環境觀察」除了仍由劉志堅分析台灣的環境現況之外,鄭益明也針對政府大力推動的焚化爐政策提出批判,以作為面對垃圾問題時的另類思考。

每一次完成刊物的編輯工作,常有短暫的如釋重負之感,之所以短暫是因為我們很清楚台灣的環境是如此複雜與沈重,刊物的發行只是搶救行動中的一種努力、一個開端。然而儘管面對的挑戰如此巨大,我們還是會繼續朝向打造綠色家園的理想前進,希望這一路上有越來越多的人同行!

回頁首


【社論】

傾聽自然警鐘,搶救台灣山林

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條件造就了令人讚嘆的福爾摩沙,而這片受蒼鬱植被眷顧的美地,卻在人為恣意的破壞下,蒙上陰影。儘管根據官方統計,台灣的森林覆蓋率仍高達50%以上,但是這一個數字卻掩飾不了台灣生態環境正面臨崩解的事實:日益嚴重的缺水危機、層出不窮的山崩地裂浩劫、遇雨成災的洪荒景象,以及生物多樣性的急遽瓦解等。這一切均說明了台灣的森林資源正遭逢前所未有的侵奪,值此之際,民間保育團體特別將今年訂為森林文化年,並發起一連串的搶救森林行動,實具暮鼓晨鐘之深意。

如同海洋對地球生命的重大影響,原本覆蓋地球陸地面積達40%的森林之健康狀況,也是衡量地球生態的關鍵指標,然而人類對森林的開發利用如此貪婪,並且隨著文明的演進而日益熾烈。對許多現代人而言,人工的水泥叢林要比天然森林來的熟悉與重要,在鋼筋水泥的環繞包圍之下,「森林」這一份上天的禮物,化身為供人類使用的物質:紙張、家具等等,而當人們享受剝奪森林生命所帶來的便利與舒適的同時,森林此一生態系所提供的水文涵養、氧氣調節、動物棲所等重要功能卻也一點一滴的流失;直至今日,森林所面臨的威脅,已不止是為滿足人類的木材物質需求所造成的傷害,更深刻的危機在於,土地資源的競奪造成森林生態系的徹底破壞。在毫無節制的砍伐行為蔓延之下,目前全球森林覆蓋率已不到原來的一半;更令人擔憂的是,森林快速消失的趨勢並未減緩,特別是在人口擴張與材積需求持續增加的壓力之下,整個森林生態系幾已瀕臨崩潰邊緣。

這番景象在台灣並不陌生,自1912年第一車檜木從阿里山運下,揭開了台灣森林資源商品化的序幕,也宣告了台灣森林災難的開始。雖然十年前因民間發起的搶救森林行動,阻止了原生林繼續遭受砍伐的命運,但是卻未能扭轉政府視林業為生產事業、視林地為荒地的態度:在不瞭解森林生態系所蘊含的生物生態的情況下,被委託經營棲蘭山區的退輔會以處理枯立倒木為名,每年採伐的紅檜扁柏高達5500立方公尺,相當於開發100公頃的檜木林地;當世界各國都在思索如何保護珍貴的森林和水資源的同時,台灣政府卻在自己僅剩的世界級景觀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南北兩側,設置水泥工業和燃煤電廠,甚至允許其一再擴大生產,並以此破壞森林所換來的水泥,進一步用來傷害海岸、河川與綠地。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曾經是拓荒者英勇形象的寫照,但對照至今日山林滿目瘡痍的景象,人們怎能繼續沈迷在征服自然的優越感之中?相較於漢人的拓荒者性格,原住民與山林相互依存的生活方式乃至所發展出的價值體系,無異是對所謂現代文明的一大諷刺,然而更諷刺的是當政府一方面高喊永續發展的同時,卻恣意掠奪原住民原有的生存環境,阻礙原住民既有的生活方式,而在山林環境破壞殆盡之際,卻又荒謬且虛浮地以違背自然法則的方式植樹造林,如此自欺欺人,粉飾太平的便宜心態,終究無法得到大自然善意的回應。

顯而易見地,在生態危機日益迫切之際,人類應該摒棄過去僅重視森林的物質功能的態度,而將森林視為生態系的經營,也就是必須將人與所有生物置於同等地位,強調生態整體環境的完整性,而非僅關注生態系的產出,在永續經營的原則之下,追求最大生物存量應取代最大經濟利益而為經營目標。人類必須發展出與森林的一種新關係,改變現行的態度與操作,包括阻止森林潰化與開發、增進研究與監測、減少廢棄物和過度消費,同時讓消費更公平、市場反應更正確,一方面促進社區參與森林經營,並且改革及強化國家政策與國際相關協定。這個新關係的首要目標就是要阻擋僅存的原生森林繼續衰退,同時恢復森林的覆蓋與健康,儘管這個新關係無異是對所謂文明的一大反挫,但是在資源有限的前提之下,人類必須正視並及早回應此一挑戰。

回顧人類「文明」演進的歷程,人類從順應自然而生到以揮霍甚至破壞自然為滿足生活的必要,然而隨著人為開發力量的拓延,自然也回報以人類最沈痛的教訓。人們固然因為征服自然取得前所未有的豐裕物質生活,但也同時陷自己於自然反撲的恐懼之中,近幾年來即使是微小的天災都能釀成巨大的災禍,不雨成旱、遇雨成災,大自然正以其最沈默的力量用力地敲響警鐘,而人們若還不能謙卑地傾聽大自然的控訴,終有一天,人類的歷史勢將終結於人類自掘的墳墓。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