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廢棄物處理

V3N2
NT$120.00
看守台灣季刊 第三卷 第二期
2001夏季號 Vol.3 No.2
新聞局登記
局版台省誌字第1170號
售價150元




【目錄】

  • 社論
  • 編者的話
專題企劃
  • 垃圾減量資源回收原來不是夢,台北市垃圾費隨袋徵收的醒思/洪正中
  • 資源再生體系及資源再生區之芻議/李永展
  • 醫療廢棄物焚化問題與解決方法之間/鄭益明
  • 淺談世紀之毒戴奧辛/吳焜裕
  • 醫療廢棄物焚化爐的問題/鄭益明
  • 用心守護鄉土的社區【指南社區發展協會】/林淑英
  • 漫談環境荷爾蒙-鳩佔鵲巢/鄭益明
  • 我國廢溶液處理的問題-長興化學公司路竹廠廢溶液問題案例/李健夫
  • 環保單位的責任-旗山溪污染事件有感/鄭益明
綠色思潮
  •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文化/鄭益明
  • 女人反核/陳曼麗
  • 核殤大地車諾堡的真實攝影展-弔唁殘破的家園、不堪的生命/李怡慧
  • 為催生公投反核再上街頭/林芳儀
國土巡禮
  • 為中橫重新定位/生態保育聯盟中橫工作小組
  • 油污染預防及應變【阿瑪斯事件的省思】/邱文彥
  • 美濃小型焚化爐紀實/曾華怡
環境觀察
  • 環保運動的跨國合作-矽谷毒物聯盟訪台紀行/楊文全
  • 環境資料庫建立的原則與內容架構芻議/劉志堅
  • 日本野勢戴奧辛的抗爭/鄭益明
時事警訊
  • 舖面星球-汽車與農作相互爭地/沈添財
  • 漫畫環保/寬和
書評
  • 2001世界現況/鄭益明

回頁首


【編者的話】

清明時節的雨果然下個不停,台灣的環境似乎也感染了同樣的氛圍而紛紛擾擾,從核四的攻防、墾丁的油污染、一直到各地焚化爐的抗爭,似乎也反應了台灣環境問題的種種無奈!

第一期的出刊有點耽擱,第二期則在工作人員的努力下,進度總算給它趕上了(希望以後不要再開天窗!),第二期的專題企劃是「廢棄物管理」,廢棄物是每個人、家庭、企業、國家、社會必定會碰到的問題,如果把它說為必要之惡似乎也不為過,不過如果能有妥善配套的方式,廢棄物不僅能減量,甚且能變成生財之道!

洪正中處長的「垃垃減量資源回收原來不是夢」就是在告訴我們這個事實,而我本人的「資源再生體系及資源再生區」則建議在未來空間規劃時可以參考的規劃理念。看守台灣執行長鄭益明先生則引介了二篇有關廢棄物處理的國外論述──醫療廢棄物焚化及醫療廢棄物焚化爐的問題,鄭執行長也探討了環境賀爾蒙的相關議題。另一方面,社區一直是推動資源回收的最前線,因此,這一期我們邀請了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的林淑英老師,介紹指南社區發展協會成功從事社區資源回收的實作經驗。另外,我們也邀請李健夫教授以長興化學公司路竹廠廢溶液問題為案例,探討國內廢溶液處理的問題。

在綠色思潮方面,這一期我們以反核四為主題,由鄭執行長暢談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文化,而主婦聯盟的陳曼麗董事長則以女人的觀點來談反核議題;本協會的執行秘書李怡慧小姐則以實際參觀核殤大地真實攝影展的觀點,闡述了在核電陰影下的殘破家園及不堪的生命。

在國土巡禮專欄中,分別從中橫要不要搶通及墾丁油污染來提醒我們對於國土不可輕忽及藐視,而美濃小型焚化爐紀實則以第一手資料報導美濃鄉親愛鄉護土保家園的決心,這些都值得台灣子民尊敬並學習。

環境觀察除了由榮譽社長劉志堅持續對台灣環境關心的角度,提出環境資料庫的建立原則與內容架構,及鄭益明引介日本野勢戴奧辛抗爭的經驗外,本期特別邀請了台大城鄉所楊文生報導矽谷毒物聯盟訪台進行環保運動跨國合作的作法,該聯盟的作法一方面值得本土環保團體的學習,另一方面也讓我們瞭解到污染無國界而環保運動也應跨界(跨國)合作。

漫畫家寬和繼續以詼諧批判的筆法勾勒我們對環保生態的關心,而書評則以預計六月翻譯出版的《2001世界現況》為內容,引介美國「看守世界研究中心」今年出版的重要文獻。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本期花了一些篇幅引介國外案例,目的無他,只是希望從國外經驗找出台灣自己未來的出路,或許可以掌握「後進國優勢」,避開先進國污染環境的後果,而能減少對環境的破壞,進而塑造更永續的綠色矽島。

回頁首


【社論】

以「參與」取代「衝突」、以「合作」化解「對立」

公私部門協力因應環境危機

台灣環境問題的盤根錯節,有其複雜的結構性因素,近年來,雖然不論民間或政府部門均逐漸意識到環境問題的嚴重性,但因為缺乏有效的整合與良好的互動,以至於始終無法有效解決環境危機。然而面對無可迴避的環境威脅,如何以「參與」取代「衝突」、以「公私合作」化解「公私對立」,應是吾人必須深切思考的核心課題。

有關未來公私部門合作之架構,似可藉由社區結盟、環保伙伴與部門協力三者之串聯,建立相輔相成的合作機制。此三者之間的關係可藉由兩個面向加以說明:就橫切面而言,不論公部門、民間團體或社區應就原有領域內的資源進行內部協調、整合,以達到政府部門共同協力、環保團體的整合、及社區間的結盟;就縱切面而言,則須結合公部門、民間團體與社區三者之間不同層次的資源,以發揮力量解決問題。

社區是民眾參與的基本單元,因此以社區做為推動環境教育的起點,將是最具有可達性與可操作性的路徑。而當社區的基礎人力與共識已經達到相當程度的凝聚力,社區所面臨的即是如何開拓不同的視野或是重新思考投入社區的著力點,甚至提昇到另一層次的社區營造工作。對於社區而言,這些議題的運作,都是新的嘗試與新的可能,但由於社區資源與技術的限制,個別社區顯然很難單獨面對社會性議題的挑戰,因此,當社區的議題逐漸擴大的時候,社區與社區之間的相互合作便成為不可避免之趨勢。 

就環團面向而言,在環保的推動上,社區、民間團體與政府之間,常常出現相互衝突甚至對立的情況,主要原因在於國家的發展策略以經濟成長為主要考量,政府甚至經常透過公權力的運用來保障環境破壞行為,導致環境爭議持續擴大,其結果往往是藉由「力」的角逐來決勝負。顯然地,資訊與詮釋權的壟斷是環境爭議無法訴諸理性的主要原因,因此,要使一個符合「環境正義」與「社會正義」的機制成為可能,資訊公開與充分討論是首要條件。

就制度上而言,政府有責任與義務透過公共基金的設立,確保一個中立且不預設立場的中介媒介存在,此一中介角色任務在於提供雙方全面且完整的資訊與評估,作為彼此討論的基礎,並藉由對等溝通管道,充分衡量利弊得失。雖然這個方式未必能有效解決爭端,但至少建立合理面對環境爭議的態度。

此外,環境問題的解決必須搭配相關的配套做法,若能透過資源誘因來鼓勵生產環境保護的行為,使得各地政府的資源分配的比例大小,除了依照過去的計算基準(如人口、產值等)之外,同時加列各項環保指標,如此藉由資源分配機制的轉化,一方面可破解「發展」等於「建設」等於「進步」的迷障,一方面地方政府才可能有較大的空間與自主權去開拓適合當地的發展模式,而非一味地爭取建設進行開發,當環保工作一樣「有利可圖」,一樣能創造資源,自然能減少環境破壞行為的發生。

對於所有想要改善台灣環境的人而言,我們所要面對的考驗是嚴酷的,因為環境的敵人不是單一的資本家,也非個別的污染者,而是整個時代的價值取向與唇齒相依的政商結構。環境改造的過程,不能僅依靠宗教式的自我救贖,也並非獨善其身的個人實踐,而是需要透過更完整的社會認識來創造改變的可能性。此一可能性的實現,不僅需要具有環境意識的政府與人民,更需要使其整合運轉的策略與機制,從「社區結盟/環保伙伴/部門協力」的架構思索,或許是個可以嘗試的方向。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