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人口密度全世界第二高(但以使用面積計算,人口密度則為第一高的孟加拉國的三倍);每單位產值的能源消耗量位居全球前三名。自1990年到2005年間,台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成長了約130%(是1990年的2.3倍),為全球成長趨勢速率的四倍。台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年均值已超過12公噸,是全球平均的三倍。
溫室氣體大量排放引起氣候變遷等環境問題,已到了危機的地步。在聯合國的報告中,台灣屬氣候變遷的高危險群。現在台灣溫室氣體的個人排放量已經超過英國、德國和日本以及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人均值排放量。如何有效地與世界同步,降低我國溫室氣體排放量,是迫不及待的工作。
世界各國努力於達成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及京都議定書的要求,於2005年時相較於1990年之排放,減量幅度最大的如拉脫維亞,減少58.9%,大部分經濟轉型期的東歐國家排放量(-20%~50%)皆低於或遠低於京都議定書目標;工業化國家如西班牙(+53.3%)、葡萄牙(+42.8%)、希臘(+26.6%)、澳洲(+25.6%)、加拿大(+25.3%)、義大利(+12.1%)、挪威(+8.8%)、日本(+6.3%)、瑞士(+1.7%)、荷蘭(-0.4%)、歐盟(-0.6%)、法國(-0.6%)、丹麥(-7.0%)、瑞典(-7.3%)、英國(-14.6%)、德國(-18.4%)、俄羅斯(-26.7%)。有一些國家尚符合或接近京都議定書的減量目標,如瑞典、英國、德國、俄羅斯及經濟轉型期國家。這一個國際上的外交、貿易場域的「競局」,各國的努力成果將被紀錄及公布週知。
中國應是例外,據荷蘭環境署公佈顯示,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經在2006年首度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騋禤a。荷蘭環境署根據最新的能源以及水泥生產資料,作出初步統計顯示,在2005年,美國還比中國多出了2%;到2006年,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前年增加了9%,比美國多出8%。中國三分之二的能源需求來自煤碳燃燒、及水泥產量佔全球的44%,是排放二氧化碳的主要來源。2006年共製造出62億公噸的二氧化碳當量,超越美國的58億公噸當量,成為全球最大二氧化碳排放國,也是對全球環境的威脅。
在2005年台灣的二氧化碳(當量)排放量為2.85億公噸,能源使用部門排放占92%。大部份的能源、電力,為供工業所使用。排放量仍持續成長,我國2006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比較2005年者,成長2.7%,在2002-2006年間之平均成長率3.1%。持續成長的主要原因為能源消費不斷增長,尤其「燃煤」發電比重居高不下。
馬英九領導的行政府上台後,應正視此問題。由近期觀之,其在溫室氣體管制方面似有不少具體的政策、聲言及行動。這些政策、行動,像是:將訂定「溫室氣體減量法」;要訂定台灣的減碳(定量的)目標;環保署積極推動「節能減碳酷地球」/ 環保生活化;近日劉兆玄宣布行政院通過「永續能源政策綱領」。由選舉語言或媒體公關來看,似有肉的、似不錯的、似誠懇的,甚至是完美無缺的。然而實質上,這些到底是政策、還是花招?
在6月1日民間環境NGO會議上,民間環保團體點出了:馬英九所謂的將在 2016至2020年排碳量要減到2008年的排放量標準。但這些目標都是在馬英九下台後,是後任的目標。環保團體指出,目前台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約2.85億公噸,但光是台塑企業,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就占排放量的三分之一,而其所汲汲營營的「台塑大煉鋼廠」,就要增加排放1,500萬公噸。當馬的閣員們注意、努力於改變一般民眾的生活習慣、要民眾過低碳的生活時,其對會大量增加台灣碳排放量5%的「台塑大煉鋼廠」開發計畫,所持態度、看法、政策如何?「放行排碳大戶 全國脫光沒有用」(據97年6月1日自由時報),誠哉斯言。
而劉兆玄所宣布的「永續能源政策綱領」,其實是另一個「發展核能的政策」,馬英九的內閣準備用這一招在溫室氣體排放減量目標上脫身,又能對耗能、排污財團有所交待。「永續能源」這幾個字又一次要被他們糟蹋了。依照維基百科的解釋,明白說明到:傳統核能或核融合有核廢料等不能解決的風險及禍害;再者,核能將只是一個暫時、過度的作法。當把「核能」當成「永續能源」的一種,實在是違反常識的,實在是對「永續的」這幾個自字的褻瀆。
在節能減碳上,馬英九的領導班子能不能要求台塑企業內部的火力發電廠,全部改以天然氣做燃料,或是對台塑的煤碳進口,課一課煤碳「進口稅」,試試看吧,做給我們看吧。 台灣的新領導班子的新政策,似與財團、富人資本家走得更為緊密了。在趨於「全球化」的現在,在全球環境問題趨於嚴重、全球資源消耗威脅更為緊繃的今日,馬英九的政策似將把台灣中下的、弱貧的民眾,趕到財團的狼群中、獅口下。
難道這就是他愛台灣的方法嗎?
- 作者:台灣看守人。
- 發表日期:2008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