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虛幻的經濟發展圖像

前陣子有機會在夜間行經台中市重劃區,一棟棟住宅高樓大廈看似豪華榮景,入夜亮起燈的戶數卻寥寥無幾,黑夜裡只有路邊空蕩蕩卻又燈火通明的霓虹燈與街燈,照亮著高聳而死寂的水泥叢林。同行的朋友以前是做建築出身的,我們從計程車內瀏覽過這片死寂之城,他以內行人的口吻預告房地產的泡沫已經出現,無論房價炒的多高,新聞報導豪宅多貴,或者大陸富豪炒樓團來台帶來多大的希望,即使不懂學理,光是沿著道路數一數亮著的樓格子,就能印證許多地政專家的預言。這是簡單的數學題,畢竟蓋那麼多房子,哪來那麼多人住啊?

根據營建署統計,2005年核發建照總面積達1,306萬坪,比前一年的1,286萬坪成長1.7%,創下8年新高。住宅類建照核發量是12.16萬戶,成長了9.6%。當時專家就推測,核發建照到完工、販售需要兩、三年的時間,房市供給超出需求的危機將在2008年出現。就在今年不久前,美國的次級房貸風暴與中國房地產價格下滑的風波,引發的是一連串的全球與區域金融與經濟風暴,至今美國都還在風波之中。美國政府面臨著鼓勵民眾超過收入的借貸支出政策,以及不斷以刺激沒必要的消費拼經濟的苦果,不僅造成經濟危機,也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

一方面供給大過需求,另一方面報載「購屋痛苦指數」居高不下,雙薪夫妻年所得約82.9萬元,要18.4年不吃不喝才能在台北市買得起三房的預售屋,顯示台北市的房價持續上漲幅度遠高於所得成長,豪宅建案卻不斷推出。在愛樂電台主打喝紅酒、賣古董的企業家才買得起的高雅臨河水岸建築,更在原本已經因為安坑、新店建案過量,造成出入塞車的路段,要再增加上千住戶。在廣告與接待中心的榮景背後,許多上市公司以「完工比率法」入帳,即個案銷售率超過成本門檻時,可以銷售成數乘以工程進度比率計算業績及入帳;而通常必須銷售六七成才能超過這個門檻,因而業務員必須找親友人頭作假以滿足會計帳面,達成公司業績目標。(註1)

在種種虛幻建構起來的地景之上,建案仍然被視為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指標。最近土城彈藥庫的軍事空間,將被納入都市計畫規劃,已經有建案開發排入政策環評即是一例;而淡水新建快速道路,也是為了抒解當初淡水新市鎮超過胃納量的建案住戶的出入塞車問題。兩者都是以虛幻的經濟發展,實質上是滿足少數開發商業利益,違反合理的都市規劃與破壞生活品質。兩件迫在眉睫的危機,並非只是搶救一旦破壞就不復返的紅樹林濕地與都市最後的綠地,而是壓垮臺灣泡沫經濟的最後一根稻草,水泥建築蓋完以後,留下的只是這個星球上醜陋的、誰也負擔不起的虛幻地景。

 

註1:完工比率法一段,參引自
http://home.url.com.tw/index.php?func=forumbody&f_no=316&cat_en=communit...

  • 作者:徐銘謙〈看守台灣協會 研究員〉。
  • 發表日期:2008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