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土壤是要傳給子孫的――給蔡總統的建議

一、 循環經濟、循環到土地

台灣很多的事業廢棄物假再利用之名,卻沒被妥善的製造成安全的產品。例如事業廢棄物最常見的再利用用途是混凝土粒料、填地材料、低強度混凝土、低密度再生透水混凝土。但在很多的環境現場,卻發現事業廢棄物是直接埋入魚塭與農地中。環保署公佈近5年透過檢、警、環合作查出969場法棄置,而完成清除者只71場,佔8%。檢、警、環未查獲的非法棄置場址數量更多,更凸顯整個台灣事業廢棄失控嚴重,進入嚴重的惡性循環。

二、土壤安全的大危機――農委會與環保署解釋一國二制

農委會規定,「農業用地與農業設施填土之來源應為適合種植農作物之土壤,不得為砂、石、磚、瓦、混凝土塊、營建剩餘土石方、爐碴或其他有害物質等」。但當事業廢棄物入侵農漁業區域時,環保署與環保局卻一直採用包庇手法,為汙染者護航,導致居民與政府衝突不斷。例如:

  1. 旗山大林被盜採砂石的農地留下20米深的大坑,被埋了400萬噸的事業廢棄物,其中100萬噸是中鋼的轉爐石。環保署與環保局卻解釋成填地材料,每逢豪大雨就滲出強鹼水,造成香蕉樹與木瓜樹的死亡,也導致當地原本乾淨的地下水資源無法使用。
  2. 彰化芳苑養菇場,再利用業者將焚化爐底渣埋於農地中,環保署與彰化環保局卻把完全沒有水泥膠結的底渣解釋成「低密度再生透水混凝土」,但即使是再生透水混凝土,顯然不是「適合種植農作物之土壤」,更何況焚化爐底渣的重金屬含量嚴重超出土壤污染管制標準,怎麼會合法放置在農田裡?

20210422-01-theme.jpg

彰化芳苑養菇場。是假「低密度再生透水混凝土」的焚化爐底渣掩埋場。

三、桃園環保局竟然將有害事業廢棄物要認定為資源化產品

目前事業廢棄物經處理後變成再利用產品或資源化產品,若要使用在環境中,都應先通過毒性溶出實驗(簡稱TCLP),溶出實驗合格方可變成產品。然而桃園有三家處理業者收受「含金屬之印刷電路板廢料及其粉屑」(E-0221),只是利用簡單的機械處理技術,將印刷電路板破碎研磨後,將其中金屬通過靜電、重力、磁力等分選方式與非金屬材料分離,玻璃纖維和環氧樹脂還混合在一起,並沒有進一步分開來;而且這「玻璃纖維樹酯粉」中所有金屬含量約10%,銅溶出量超過TCLP溶出毒性實驗標準的10倍,桃園環保局竟容許這樣的混合物稱為資源化產品;但這資源化產品顯然屬於有害事業廢棄物,為何桃園環保局與環保署卻將之認定為資源化產品?為何桃園環保局核發的處理許可證可以把資源化產品的品質標準訂得這麼寬鬆而完全未以有害事業廢棄物認定標準來把關?而屏東鍇霖公司卻將這有害事業廢棄物玻璃纖維樹脂粉與其他再生粒料如爐碴、煤灰等混和攪拌後埋於魚塭,事情曝光後環保署與屏東環保局也不要求不法業者依廢清法進行清除。

四、環評案須建立退場機制

許多老舊環評案因氣候變遷、發現新物種、潛在風險等爭議多年,因環評始終缺乏退場機制,導致開發商得以一再捲土重來,人民抗議不斷,不但浪費資源同時人民對政府的專業亦產生信任危機。例如:

  1. 進入公投的藻礁案:
    政府面臨的挑戰:三接工程選址不當,桃園藻礁生態面臨威脅且該場址天候不佳天數偏高。
  2. 龍崎廢棄物掩埋場的爭議:
    政府面臨的挑戰:61%是山崩地滑敏感區、隆起速度全台排名第二、河川上游、特殊自然地景。
  3. 曾文水庫越域引水計畫:
    當初水利署在環評未過時就違法施作工程,莫拉克颱風後,荖濃溪勤和段遭土石淤積近30米,導致水利署工程荖濃溪攔河堰與東引水口遭活埋。2017年6月1日至6月4日因強降雨,導致勤和原被埋的東引水口又遭土石流埋了6公尺高。位於取水口北方2公里處之布唐布那斯溪,布農族語即為「砂庫」,目前存在的大面積沖積扇堆積的砂石高20米,在氣候變遷強降雨下,會導致土石繼續下沖,曾文水庫越域引水計畫理應取消環評。
  4. 20210422-02.jpg

    莫拉克颱風過後東引水口遭活埋。


    20210422-03.jpg

    布唐布那斯溪大面積沖積扇堆積的砂石高20米。

五、具體建議

  1. 環保署提案修改環評法,讓新舊環評案15年未動工者有退場機制。
  2. 環保署需修改焚化爐底渣管理辦法;將低密度再生透水混凝土排除使用於農漁用地。
  3. 有害事業廢棄物要認定為資源化產品;其TCLP毒性溶出試驗需檢驗合格。
  4. 需用科技的技術讓事業廢棄物變成安全的產品;再利用產品須結合製程。
  5. 農委會與農業局應嚴審農地地目變更使用方式;並建立保護農漁用地的政策,避免農漁用地不斷成為廢棄物棄置場。
  6. 監察院對包庇官員應適度行使彈劾權,以發揮守護國土、守護人民的價值。
  7. 工業區內要規劃與建置掩埋場。

  • 作者:黃煥彰/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護理系副教授,台南社區大學環境行動小組召集人,看守台灣協會理事,地球公民基金會監事。
  • 發表日期:2021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