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本協會於2012年召開記者會,呼籲當時的衛生署禁用PVC醫療用品或至少讓民眾有選擇PVC Free醫療用品的權利,以降低民眾直接暴露於DEHP等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的風險;消基會也於近日召開記者會,發表其刊登於《消費者雜誌》415期的醫療用品採樣檢測報告,指出PVC醫療用品恐會讓治病變致病。
消基會發現,在該基金會採買的18件市售醫療用品中,就有12件被減測出塑化劑;12件檢出塑化劑的樣品中,有9件樣品檢出DEHP,含量介於0.007~40%之間;7件檢出DINP,含量介於0.02~25%之間;4件檢出DIDP,含量介於0.04~0.20%之間。當然這些塑化劑含量高的醫療用品,其材質主要就是PVC,包括輸液餵食管。
然而衛福部食藥署的回應和當初如出一轍,就是「經查現行世界各國均未禁用含DEHP之醫療器材,美國、歐盟、加拿大、日本、英國等世界主要國家,係分別採取發佈注意訊息、許可證資訊揭露、產品標示等管理措施,以降低相關醫療器材產品對敏感族群之健康風險疑慮;另考量是類產品之特性、成本、替代性材料之普及率等因素,上開國家至今均未宣佈禁用、限用、訂定DEHP含量或溶出量之強制性標準等進階管理規定。」白話一點,就是其他國家都沒有管制,我們為什麼要管制?
可是食藥署沒有說的是,台灣醫院愛用PVC醫療用品的程度,可是比其所列舉的國家還要高,原因有二:一來是這些先進國家的民眾,反PVC意識高漲,許多醫院皆已自動淘汰或大幅減少PVC醫療用品的使用;二來則是我國扭曲的健保制度,給付醫療用品的價格未能考慮到其所使用材質的健康與環境風險,而讓PVC醫療用品市佔率反而高於其他使用安全材質的產品。
在我們向政府反映許多應該改善的問題時,包括PVC/PVDC保鮮膜、PVC醫療用品、個人衛生用品中的塑膠柔珠、醫療廢棄物的焚化汙染,相關單位最常見的回應就是其他國家沒有管,或者搬出一大堆的理由推拖拉,而不是站在維護民眾健康與環境保護的立場上,積極思考政府該做些什麼事情。政府明明有許多手段可以避免或減輕問題,包括禁限用等強烈手段以及課費或減少補貼等較委宛的財政手段,卻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眼睜睜看著問題日漸加劇,真令人不得不質疑,為什麼民眾要繳稅養這些公務員,還要保障他的退休生崖?或許,最優先要改的,是改變公務員是鐵飯碗的這種體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