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開採過程對環境危害是不容小覷的。除了石油開採設備所排出的廢氣(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懸浮微粒等)、廢水會造成污染外,開採過程還會產生大量的廢鑽井液,其成份複雜,對環境影響頗為嚴重。另外,開採時不慎漏出的石油,或者因為設備故障而發生的漏油意外事故,都會造成極大的環境危害。石油外漏若發生於陸上油井,則會對地下水及土壤造成污染,導致農地無法耕作;如若發生於海上油井,則除了會污染水質外,更會導致水中生物死亡。這些污染,都是在石油開採時會造成的環境破壞。
開採時發生的漏油意外事故,最知名、大家也最記憶猶新的當屬2010 年4月發生於墨西哥灣外海的漏油事件。該事件起因是英國石油公司(BP)所屬、位於墨西哥灣外海的一個鑽油平台故障並爆炸,不僅導致11名工作人員死亡及17人受傷,更導致油井漏油,造成的環境損失難以評估。英國石油公司花了近3個月的時間才止住漏油,據估計,在漏油期間,每天平均有12,000到100,000桶原油漏到墨西哥灣,導致至少2,500平方公里的海水被石油覆蓋;其不但汙染水質,也危害了水中生物及附近棲息的鳥類,並導致附近漁業受到嚴重打擊。1
圖片來源: lagohsep via Visual hunt / CC BY-SA
有些漏油則不是意外,而是長年發生。雖然,石油是寶貴資源,但不見得受到珍惜,畢竟對掌控石油資源的人而言,它是天賜的免費資產,能賣出多少都是賺到的;而且其數量龐大,且利益通常只分享給少數人,因此對於這些少數擁有者而言,售油的收入是豐厚的;尤其當石油資源位在治理失敗的國家,在官商勾結下,得利的往往只有石油開採公司和當地少部份權貴,對於廣大的弱勢民眾而言,除了受到「資源的詛咒」之外,是得不到什麼好處的。
比如,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自1950年代晚期起,即進駐奈吉利亞的尼日河三角洲開採石油。根據國際環保組織「地球之友」(Friends of the Earth)2003年的一份報告估計,該公司自1950年代末以來,總共在當地開採了超過300億美元的石油,卻任令燃燒塔的廢氣與老舊管線所引發的漏油與火災,污染了當地的農田、溼地與河川溪流,毀了居民的生活與生計。許多魚類與野生動物都消失了!1993年,30萬名當地居民群起抗議要求賠償,帶頭者卻於次年被捕,並於隔年被處以絞刑。2
奈吉利亞的一個被漏油與火災污染的濕地。圖右為前環保金人獎得主Ken Saro Wiwo,其因帶領30萬民眾抗議殼牌石油公司要求賠償而被捕入獄,並於1995年被處以絞刑。
圖片來源:Friends of the Earth
在尼日河三角洲開採石油的,除了開採規模最大的殼牌石油公司外,還有許多其他石油公司,輸油管線縱橫該溼地達數千公里,日產石油逾200萬桶。當2010年美國墨西哥灣發生漏油意外事故奪取了媒體版面關注之時,當地居民自嘲當地每天都在漏油,卻沒人關心他們,「我們再怎麼哭喊,外面也聽不見。」據2006年一份報告估計,歐美各大石油公司在這片土地上外洩的原油,平均每年1,100萬加侖,超過1989年「艾克森瓦爾狄茲號」油輪在阿拉斯加外海的漏油;過去五十年來的漏油量累計高達5億4,600萬加侖。3
站在受石油污染河岸上的小孩,奈吉利亞果伊村(Goi Village)
圖片來源:MilieudefensieNL via Visual Hunt / CC BY-NC-SA
可怕的是,這樣的例子並非只是少數個案。比如,蘇聯的石油產業即對該國曾經豐饒的土地造成了可怕的傷害。由於當地氣候惡劣,加上石油公司對管線維護的不足,使得管線經年累月地漏油,每年漏油量超過3千萬桶,是墨西哥灣漏油事故的7倍之多。漏油污染危害了原住民的傳統生活方式,讓他們不再能捕魚、打獵、養鹿及採集,失業率嚴重,生活失去了希望。4
在厄瓜多,石油公司在雨林鑽油,他們砍伐了數千英姆的森林、使用炸藥爆破土地,造成大量石油外漏,摧毀棲地、污染河川,使得當地原住民人數衰減。水源污染使得當地罹患癌症、流產、皮膚炎、真菌感染、頭痛與噁心的風險增加;他們用來飲用、沐浴與養魚的用水所含的毒性物質,濃度遠高於美國環保署所訂定的安全標準。在哥倫比亞的安第斯山脈、在亞塞拜然的里海,在戰火下的科威特以及黎巴嫩海岸,石油開採或洩漏所造成的污染,在在威脅著環境生態與人們的生活與生計。5那裡的生物與居民,為人類大量使用石油與衍生產品付出了高昂代價。
參考資料:
- 〈2010年墨西哥灣漏油事故〉,維基百科。
- "Behind the Shine:The other Shell Report 2003”, Friends of the Earth, 2003.
- 〈黑色奈及利亞 漏油50年無人關注〉,中國時報,2010.06.18.
- "Russian Oil Disaster, the ongoing Arctic Oil spill crisis”, Greenpeace, 2013.10.
- "Oil Prod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Damage", W. Corbett Dabbs,199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