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參加一場各縣市代表的研習會,會中有一個有趣的議題 – 高鐵通車後,是讓台灣的發展趨勢更集中化?更都會化?還是帶動了中南部地區的發展?
來自台北市的聲音相信高鐵通車是對中南部地區的一大德政,因為方便了台北人利用休假到中南部觀光,所以有助於中南部的發展。但是有中南部的代表指出,高鐵 通車後,反而更助長了中南部的人往台北跑的趨勢,中南部的年輕人三不五時就會想到台北去體驗五光十色的都會景象,北重南輕的趨勢反而更嚴重。其實,兩種觀 點都有其依據,只是反映出不同生活經驗的角度差異,而負責國家發展的單位可以對這個議題進行科學化的研析。
這個問題突顯出自從十八世紀中葉工業革命以來,全球發展趨勢的一個縮影:隨著蒸汽時代的誕生,火車與各種交通工具被廣泛的應用,交通運輸更便利了,讓人們與商品「趴趴走」蔚為風潮,可是,整體而言,世界的發展在這一百五十年中,究竟是帶動了邊陲地區的發展?還是更加的集中化?都會化?
或許兩種發展趨勢同時都在並行著;但是,大量使用交通工具的代價卻是造成今天地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的主要殺手。因為這些交通工具都必須依賴能源,交通便利化 的背後隱藏的魔鬼其實就是「耗能」與「溫室氣體排放」。要逆轉暖化危機,唯工程導向的技術官僚往往會偏向於如何提高交通工具的能源使用效率。但是,自信滿 滿、迷思於人定勝天的科技菁英們,常常忘記了科學理論早就指出硬體上與技術上的改變是有其極限的,真正要減少對能源依賴與化解暖化危機還是要回到軟體的改 變,我們要改變的是社會運作系統,改變目前高度利用交通運輸的生活型態。
在節能減碳的風潮下,「低碳社會」成為時尚語彙。可是,真正的低碳社會絕對不是在強調裝了幾盞LED路燈、幾輛電動機車或幾座太陽能設備。「建構低碳社 會」的意涵應該是要回到社會運作系統的結構性改變。要改變什麼?簡單的說,就是要由「全球化」回到「在地化」,從生活、工作、消費到醫療各面向,都要「在 地解決」,減少對交通運輸的依賴。產品的生產與販售要減少運輸里程,而產品碳足跡的計算更要涵蓋完整的生命週期,也就是從原料的開採運送到廢棄後的最終處 理。真正的低碳社會絕不應該鼓勵目前這種「7-11」式的集中化流通系統,而是要幫已經被打趴在地的地區型商店找到重生之路。
要對抗暖化危機,人類必須清楚的體認到「全球化」的趨勢必須要改弦易張,人跟產品都要減少「趴趴走」- 建構21世紀的社會,在地化才是正道。
- 作者:魚音/看守台灣協會會員。
- 發表日期:2011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