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晚上,我睡得相當安穩。一早醒來,混混屯屯地打理一下,喝了碗米麩,就去上班了。渾然不知數百公里外的南方,發生了天大的意外事故。直到進辦公室,才從同仁口中得知。
接下來,幾個平面媒體記者打電話來,詢問丙烯、乙烯的用途、特性,有沒有毒,對居民有無傷害。我簡單地回答了一下:這些是重要的工業基本原料,是我們所謂的一輕、二輕到六輕等輕油裂解廠的主要產品,可以產製各種塑膠以及其他化學物質。毒性不高,但很危險,易燃。當它爆炸燃燒時,本身很快就化為水蒸汽與二氧化碳,但是它引發的火災,燒到了什麼東西,產生或釋出了什麼毒性物質,才是重點。並舉911美國受到恐怖攻擊事件為例:雙子星大樓毀掉時,救災人員暴露在粉塵、戴奧辛、石綿、鎘、六價鉻、苯等致癌物質之中,結果日前發表報告指出,已有2500人罹癌。
由於建築物中滿佈PVC、油漆等會產生毒性或本身就含有毒性物質的建材,因此任何的火災現場,其產生的污濁氣體,對人體傷害很大。尤其是PVC(塑膠地板、水管、電線電纜、壁紙、浴簾、沙發皮)的燃燒,會產生世紀之毒戴奧辛;特別是電線電纜,其外包覆是PVC、內含銅線,而銅是可催化戴奧辛的產生,其燃燒所產生的戴奧辛汙染尤其嚴重。然而,火災現場的戴奧辛排放,政府並未納入監測或估計。
另外PVC內的重金屬安定劑(鉛、鎘、錫),油漆中的重金屬,沙發、絨毛玩具、電器用品中的溴化阻燃劑,都會隨著火災而釋放出來。再者,有些老舊建築可能還有石綿瓦,或者那些工業管線連接面的墊片,可能也是石綿製品,這些都是我們從電視中看到那些烏煙中看不到的毒性物質。所幸,這次的氣爆,火焰都是隨著高壓氣體往上衝,而未有往四周擴散現象,因此雖然許多建築物都被震傷了,但被燒毀的房子不若原本想像得多,否則空氣污染會更加嚴重。但不要忘了,從電視畫面看到,這些火災排放的還是濃濃的黑煙,顯示有燃燒不完全的現象,畢竟道路底下的電線電纜、排水管、路面的柏油、路上被震上天在掉下來的車子,許多都是可燃但不若丙烯那麼易燃的物質,它們的不完全燃燒,還可能會產生多環芳香烴等含苯物質。
再來談談對這件事情的感想。任何人都知道這是個重大災難,每個人心裡都很不好受,但我們如何防止這樣的慘劇發生?在石化工業區裡工作的人,每個人心裡每天都戰戰兢兢,深怕有一天會發生這種連環爆,結果今天它發生了,卻是發生在商業住宅區,受害的不是以此謀利的資本家,卻是無辜的居民;每個人一覺醒來,才驚覺自己其實住在工業區裡。這凸顯出我們國土規劃、產業管理的問題。這些門前道路底下佈滿工業管線的區域,應該就是「工業區」,結果我們卻讓它住滿了數十萬人,讓許許多多車輛,每天行走在這危險管線上方。如果這一次的爆炸,不是在凌晨,而是在上下班時刻,那災情將是更不敢想像。
在石化工業區裡,為了避免發生爆炸意外,不准抽煙、點火,進入廠區車輛須加裝滅燄器,這些連接廠內設備、廠與廠之間的管線需要定時巡檢;發生洩漏情形時,更應要有人到現場察看,找出洩漏源,並採取警戒、通報等措施。但這些措施,要如何落實於人來人往的商業住宅區?這些埋在地下的暗管,保養、檢查,不若工業區內置於管架上的明管方便,也可能因為很不方便,加上人類的惰性,操作廠商就把一些動作省了下來:反正這麼做之後,也不見得有發生什麼事,不然要做個保養維修,還要進行交通管制;但誰也不知道,明天太陽是否依舊升起。只要有風險在,總有那麼一天:我們無法由過去的經驗,否定風險的存在;但過去的經驗,卻會讓許多人忘了風險的存在,而鬆懈下來。
因此,這次事件,我們應該痛定思痛,徹底檢討國土規劃、產業管理規範(包括環境影響與安全評估的機制)以及產業發展方向。這些石化工業區,不僅管線不應進入商業、住宅區,更應有足夠的緩衝地帶,避免災難波及附近居民。如果不能如此,那我們就得認真思考,放棄這些工業區,減少這個產業的規模。畢竟,人民的身家性命與環境品質,比資本家帳簿上的幾個零還要重要,才是國家要好好保護的長遠利益。
- 作者:謝和霖/看守台灣協會 祕書長。
- 圖片來源:Sister72 at http://www.everystockphoto.com/
- 發表日期:2014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