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觀光

三月瘋媽祖 七月瘋陸客

自從三月馬總統當選到現在,不滿四個月的時間,全台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大概是放寬中國人來台觀光的限制以及兩岸直航等政策的執行。套句朋友的話:「景氣不佳,現在全台都在等候大陸觀光客來拯救我們」。從媒體報導之熱絡,以及各地為了迎接陸客所做的各種措施來看,台灣似乎不只有「瘋媽祖」,近來「瘋陸客」也在「振興觀光產業,拯救台灣經濟」的大目標下,形成了一股強烈的社會氛圍。

然而,前陣子與幾位過去並不特別關注環境問題的朋友在MSN上相遇,他們不約而同地在跟我提及對陸客來台的擔憂。他們表示,一直以為新總統會用至少一年的時間來規劃相關配套措施,才大幅度開放中國人來台觀光。然而從踩線團到七月四日起,每天陸客開放人次將增加為三千名的現況來看,相關配套措施的規劃速度大大落後於一面倒的開放速度。

預防性的配套措施尚未形成,迎合性的措施倒是紛紛出爐,從環境保育、承載量的角度來看,其中不乏「開倒車」的迎合性政策。「增設垃圾桶」便是其中一例。全國垃圾不落地政策已經行之有年,姑且不論該政策是否讓全民都滿意,但對於全台市容景觀的改善,應是有目共睹。如今為了迎合陸客習慣,卻要讓垃圾桶重現江湖。未來,全台市容會有什麼樣的改變,令人憂心。

經濟: 
特定議題: 

貓空纜車高高掛

貓空纜車七月四日風光上路,但是從開放試乘起,風波就不斷。機械部分遇到雷雨停擺、卡磁無法動彈、兩部車輛撞在一起、車廂為防墜落悶不通風等,是媒體捕捉的焦點。然而,更多的是來自當地居民的抱怨,為因應纜車通車帶來大量人潮,貓空地區全天候單行道,而且路邊紅線禁止臨停等交通管制措施,讓居民覺得出入不便,之前會勘還揚言,若不取消交管,將會讓纜車無法運行。

筆者大學時就讀政大,記得十幾年前,貓空喝茶正開始流行,不少政大學生假日都會去山上土雞城打工端盤子,我也是其中之一。當時的貓空每逢假日就大塞車,平日則空蕩蕩、冷清清。因為自行開車上山的人太多,市政府推動小10巴士,從木柵老街搭車上山,遠比自己開車順暢許多。還有許多山友,會選擇政大校園內的行健道、環山道,拾階而上,或經樟山寺禮佛、或走茶山古道、穿越茶園,邊運動邊談天,在山上快意喝茶,沐晚風而歸。安步當車,路過車陣,只覺得我們走路如風,揚長而去。

經濟: 

到花東觀光最大的難題

近來蘇花高興建與否的爭議不斷,環保團體希望行政院可以承得住壓力,做出無悔的決策;而花蓮則有部分鄉親北上陳情,要求政府一定要履行承諾,讓他們也有一條高速公路,讓觀光客或者他們出外的遊子能夠縮短返鄉的時間。大家應能對花蓮當地大部分居民的心情感同身受,然而若我們能夠暫時跳脫是否需要一條蘇花高,而來檢討問題的本質,或許我們會有更澄澈的答案。

台灣東部地區由於受到開發破壞的速度較慢,因此花東是許多人渡假的選擇,而政府也一直期許花東能夠好好發展觀光。然而以花東如此豐富的觀光資源,對於遊客卻是非常的不友善。首先,如果外國觀光客或者沒有車的本國遊客,一到花蓮或台東,下了飛機場或火車站,面對熾熱的太陽,大概遊興就已消失了一半:因為大眾運輸系統的缺乏,勢必提高其旅遊的成本(如必需租車或搭計程車)、風險(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駕車),並耗費其精神(必須注意路況而無法好好欣賞沿途風景)。是以花東雖有豐富的觀光資源,卻無法讓遊客以對環境最友善的方式、對荷包最經濟的方式、對精神負擔最少的方式去親近倘佯。也因此而造成觀光資源無法發揮應有效益,而使大多數當地的年輕人必需離鄉背井,到外地去打拼。

特定議題: 

頁面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氣候與能源

社會

經濟

特定議題

訂閱 RSS - 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