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看守台灣的緣起


「看守台灣」是蝦米?

鄭益明/看守台灣創會理事之一

1996年8月提出「看守台灣」的構想,是源於1995年林俊義教授主持的《看守世界》(World watch)雙月刊中文版在台灣發行兩年半後,因贊助者停止資助而停刊。因此這本以5種文字(英、義、日、西、中)發行的全球環境期刊中文版就此夭折。在傷感與無奈之餘,心生促其復活的念頭。

於是與當時的環保聯盟台北分會會長劉志堅博士和數位朋友提出接手出版《看守世界》中文版的想法,如果可行且出版一年後,再進一步編一本自己的環境期刊《看守台灣》、翻譯出版《看守世界》的發行者美國「看守世界研究中心」(World watch Institute)的《看守世界專論》(World watch Paper)及從事有關議題的田野調查研究。

1997年3月應美國「亞洲基金會」之邀和劉志堅博士前往印尼雅加達參加該會主辦的亞洲地區年度工作會報,認識在台灣住了七年的美國人凱洛琳‧漢生博士(Dr. Carolyn Hansen);她不僅是國際商法和智慧財產權的法學專家,而且在台灣也組織了在台外國人的環境關懷團體「地坊協會」。在閒聊中提到上面的構想,沒想到她是「看守世界研究中心」的台灣代理,且正在進行該中心兩大年鑑(State of the World, Vital Sign)之一《生命徵象》(Vital Sign)中文版的出版。因此際遇,回國後我也應邀加入地坊協會,且於5月份該協會改選理監事時被選為監事召集人。

由於生存所需及雜務纏身,這個構想一直停留在腦海中而已。1997年7月取得《看守世界專論》第128號到133號六本原著,分發出去翻譯;這算是「看守台灣」第一波具體行動。1997年9月看守世界研究中心的董事長及創辦人李斯特‧布朗先生(Mr. Lester Brown)應地坊學會邀請前來台灣訪問。於是重燃實現這一構想的動力,積極進行基本成員的徵詢。其中最關鍵的人就是素有台灣環保之父美譽的張國龍教授慨允加入領導。在1998年的春節前「看守台灣」的基本成員張國龍教授、鄭先祐教授、李永展教授、劉志堅博士、陳林姓先生和我在第一次籌備會議召開後就此確立,也積極進行《看守世界》中文版復刊的接洽;其中與原出版者看守世界研究中心的聯絡就透過其台灣代理凱洛琳‧漢生博士進行。由於雙方條件無法達成協議,在6月份的會議中「看守台灣」的成員一致決議跳過《看守世界》中文版的階段,往前跨出一大步進行《看守台灣》季刊的編輯出版。經過各個成員的努力,尤其是劉志堅博士一口氣募集了三十萬元的運作資金,為「看守台灣」的引擎注入起動的燃料。

1998年為聯合國宣佈的國際海洋年,「看守台灣」就以海洋為《看守台灣》季刊試刊號的主題,於11月中旬誕生了。同時在10月底翻譯的六本『看守世界專論』中的三本1也已面世;其他三本2也已上機印刷。再者《看守台灣》1999年的主題也已確定:創刊號(1999, 1)土地、第二期(1999, 4)交通、第三期(1999,7)森林、第四期(1999,10)城鄉。創刊號亦準時於1月初出刊。

「看守台灣」沒有很大的抱負,也沒有偉大的企圖心,我們想做的是記錄我們的作為及我們生活環境的點點滴滴,讓我們有一點點的時間來觀察環境對我們的行為所產生的反應;進而想一想我們要如何在台灣這塊土地上讓世世代代可以生活得安樂及尊嚴。張國龍教授在出版序中說的很清楚「相信地球村的每一位公民都不忍心讓自己賴以為生的大地繼續遭受蹂躪,更不願意看到人類有一天也成為瀕臨絕滅的物種。要防止生態環境的繼續惡化,讓我們的子孫可以與大地共生、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不能只依靠官方樣版的活動,更不能只寄望少數環保人士單薄的力量。每一位地球村的公民都要成為保護生態環境的行動者和參與者」。

你的關心、支持與行動,就是我們的目標。


  1. 這三本分別是:#131《縮減中的田地:世界八十億人的耕地損耗》(Shrinking Fields: Cropland Loss in a World of Eight Billion),#132《被瓜分的水資源:糧食安全、生態系的健康及新匱乏政治學》(Dividing the Water: Food Security, Ecosystem Health, and the New Politics of Scarcity)和 #133《自作自受─補貼、政治、與環境》(Paying the Piper: Subsidies, Politics, and the Environment)
  2. 這三本分別是:#128《水之不存,人將焉附:淡水生態系的警訊》(Imperiled Waters, Impoverished Future:The Decline of Freshwater Ecosystems),#129《自食惡果:環境及社會亂象如何觸發疾病》(Infecting Ourselves:How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Disruptions) 和 #130《天氣新希望:穩定全球大氣的新策略》(Climate of Hope:New Strategies for Stabilizing the world’s Atmosphere)

關於看守台灣

我們的理念我們的緣起 我們的理監事歷年行動與成果電子報翻譯出版評論倡議聯絡我們Abou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