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環保署怕紙容器回收率太高?找不到非法業者只好拿回收業者墊背?

20210601-1.jpg

自疫情爆發以來,餐點外送與外帶行為大增,紙餐盒使用量也大增,根據環署統計,2020年紙餐盒回收量(15.9萬噸)接近2019年的兩倍。近來疫情更加緊繃,令人不得不擔憂今年紙容器用量會進一步增加。然未聞環保署抬出減量措施,反而得知其要調降紙容器的回收清除處理補貼費率以及處理業向回收業收購的最低價格,理由是國際紙價上漲。

原來,疫情導致的生產斷鏈,使得過去一年來疫情控制良好的台灣漁翁得利,出口量增,加上果農豐收、宅經濟火熱,紙箱需求大增;但另一方面,不僅國際原生紙漿因為疫情導致勞力短缺而減產價揚,進口廢紙也因為缺櫃問題而量跌價揚且運費增加,致紙廠原料成本提高,且產品供不應求,這使得國內廢紙收購價跟著水漲船高,已從中國禁用洋垃圾以來跌到谷底的每公斤不到1元,開始往昔日合理收購價回升。環署以此為由減少對紙容器的補貼,看似合理,實則無理。

首先,紙容器並不只是紙,而是含塑膠淋膜的紙品,其廢棄後並不能送到一般紙廠回收,因為所需散漿時間較久,若送到一般紙廠,得漿率不高,等於大部分成了紙廠的垃圾,因此廢紙容器為紙廠收購廢紙時的禁含物質。這些廢紙容器必須送到專業處理廠,而全國較具規模且真正專門收購的僅一家,且由於散漿時間長,所得紙漿纖維變短許多,只能製成低階紙品,其市價應未隨這波工紙價翻而上揚多少,主要收入仍仰賴環署補貼,環署不應魚目混珠,以另一碼子事要來調降紙容器的補貼費率!

再者,即使紙容器專業處理廠真的因為紙市多頭而獲利大增,也不該以此為由調降處理業向回收業收購廢紙容器的最低價格,畢竟這價格是保障回收業者基本獲利,等於回收業基本薪資,政府可在市場行情好、老闆賺大錢之際,去調降勞工基本薪資嗎?儘管此時老闆可能為員工加薪,也不該削弱他們的法定薪資保障!如若導致回收業拒收紙容器,不僅回收率降低,更可能造成使用量大增的紙容器往焚化廠跑,惡化垃圾危機,環署難道不顧慮這後果嗎?

環署之所以趁著紙價上揚要來調降紙容器補貼費率,真正原因是紙容器回收基金虧損,火燒屁股了。原來這些公告應回收的紙容器,其製造或輸入業者(下稱責任業者)依法須替消費者向環署繳費,作為紙容器回收經費來源;但長期以來許多責任業者短繳費用,在回收量大增,回收基金支付增加而收入卻未等比例增加之時,就會虧損。據聞,該基金於去年底就已虧損,環署半年多來苦無對策才藉口調降補貼費率,反映出其困境:要透過查帳找出短繳業者,卻面臨業者狡兔三窟之計,比如把紙容器產量劃歸其他非紙容器的產量,或者成為地下工廠讓你找不到;而若要調高責任業者的費率,也面臨合法繳費業者抗議不公,劣幣逐良幣。這現象不僅發生在紙容器,平板塑膠容器也有這個問題。

20210601-2.jpg

環署應想辦法解決根本問題,才不會落得不顧回收績效只顧基金平衡而剝削回收業者惡名。在此建議,其一,修法讓短繳責任業者在被抓到時就面臨高額罰款並承擔查帳成本,而非只要求補繳費用;其二,去年中華紙漿發布消息指出已開發出無塑且不含任何毒性物質的紙容器,可送往一般紙廠回收,節省散漿時間、能源與成本,被亂丟時也可生物分解,對環境影響比含塑紙容器輕微許多;且據了解,歐洲也有類似產品,因此環署應儘速禁用含塑紙容器,並要求提供這種特殊紙板製造無塑紙容器的業者來繳費,如此就不用怕這些聲名在外的大企業會短漏繳費,不用去找出地下業者在哪,也不用煩惱回收基金會隨回收增加而虧損了!

請幫忙按讚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