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S...SOS...SOS...

 救命啊!請不要亂消費

SOS首頁 我要看影片 字幕與註解 我能做什麼 關於SOS繁體中文版

故事緣起 原料開採 生產製造 分配行銷 消費使用 廢棄處理 另一條路

 

後,我們也想知道所買的東西到底到那裡去了?按照這種消費的速率,即使自1970年代迄今,美國人的房子大小已增兩倍,但一般美國的房子還是容納不下這麼多的東西。(66)

這些東西全丟到垃圾堆裡去了。現在言歸正傳來談談廢棄處理,這也是物質經濟裡最被人熟知的一部份,因為所有的人都必須自己丟垃圾。美國人每天製造了4.5磅的垃圾,(67)這是三十年前的兩倍。(68)

所有的垃圾【也就是我們所買的東西】,不是挖個大洞倒進掩埋場裡,就是假如你很倒楣的話,首先會把垃圾放進焚化爐裡燒,然後再倒入掩埋場裡。不管那一種方式都會污染空氣、土壤和水源,不要忘了,還會改變氣候。(69)

焚化爐真的很爛。(70)不要忘了那些毒物又會回到生產的階段!焚燒垃圾會釋放毒物到空氣中,更糟糕的是,它會產生超級毒物,(71)像是戴奧辛。(72)

戴奧辛是目前科學上已知的最毒的人造物質,(73)而焚化爐又是製造戴奧辛的罪魁禍首。(74)那就是說只要我們能停止焚燒垃圾,就可以阻止這個世紀之毒的最大來源,我們今天就能停止不再製造這世紀之毒。

目前有些公司不想在當地建立掩埋場和焚化爐,因此他們就只好把廢棄物往國外送。(75)

那回收呢?回收真的有效嗎?廢話,當然有效。回收能降低垃圾量以及緩和開礦與製造新產品的壓力。(76)是的,是的,是的,我們全都要回收,(77)可惜光靠回收還不夠。回收永遠嫌不夠,理由有兩種:

首先,來自家庭的廢棄物只是冰山一角。因為你每製造一桶垃圾,就表示有70桶垃圾早已在上游製造階段產生,在製造被你丟到垃圾桶中的產品時產生。(78)所以說即使我們可以百分之百將家庭垃圾回收,也不能深入問題的核心。

其次,有很多的垃圾根本不能回收,不是含有太多的有毒物質,就是有些產品在一開始時就被設計成不可回收。例如果汁盒包裝就是將金屬、紙張和塑膠層層黏在一塊,你根本不能將它們分開而做到真正的回收。(79)

所以你看,這系統正處於危機之中。從頭到尾我們都與很多的極限互相砥觸,從氣候的變遷到失去快樂,這是死路一條行不通的。

雖然這系統所帶來的問題是如此的龐大而無孔不入,但也有很多切入點讓我們來投入:已經有人為保護森林來奮鬥,有人為清潔生產而努力(80);還有些人投入勞工權力、公平貿易、消費意識和阻擋掩埋場和焚化爐興建的行列;尤其重要的是,把我們的政府找回來,讓政府真正的回歸於為民所治和為民所享的境界。

這些工作都很重要,但只有當我們看到問題的關聯,看到問題的全貌,才能真正開始解決問題。當這系統各個岡位上的人團結起來,我們就能降服這系統,把這個線性系統,改造成一個不會浪費資源和人力的新系統。

 

---------------------------------------------註解------------------------------------------------

66.參見:〈小即是美:美國屋舍大小、資源使用與環境〉(Small is Beautiful: U.S. House Size, Resource Use, and the Environment),出自《工業生態學期刊》(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於2007年11月11日擷取自「綠建築」(Greener Buildings)網站:http://www.greenerbuildings. com/news_detail.cfm?NewsID=28392。

67.「在2005年,美國民眾、企業與機構共產生了2.45億噸的都市固態廢棄物,平均約每人每天產生4.5磅的廢 棄物。」出自:美國環保署,2007年:http://www.epa.gov/epaoswer/non-hw/muncpl/facts- text.htm - chart1。

68.參見:美國環保署「固態廢棄物與緊急應變辦公室」(Office of Solid Waste and Emergency Response)的《美國都市廢棄物:2001年資料圖表》(Municipal Waste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1 Facts and Figures),2003年出版,第3-4頁。

69.參見:尼爾(Neil Tangri)的《廢棄物焚化:垂死的技術》(Waste Incineration: A Dying Technology),2003年出版;海瑟(Heather Rogers)的《消逝於明日》(Gone Tomorrow),2005年出版,以及〈危險的掩埋場〉(Landfills Are Dangerous),出自「瑞秋民主與健康新聞」(Rachel’s Democracy and Health News),1998年9月24日。

70.參見:尼爾的《廢棄物焚化:垂死的技術》;以及派特等人(Pat Costner, Paul Johnston, Michelle Allsopp)的《焚化與人類健康》(Incineration and Human Health),2001年出版。

71.派特等人的《焚化與人類健康》;以及派特與約瑟(Pat Costner and Joe Thornton)的《玩火自焚》(Playing with Fire),1990年出版。

72.摘自「無害醫療」(Health Care Without Harm)的網站www.noharm.org:『戴奧辛是一群持久性劇毒化學物質的名稱,其中最毒的戴奧辛是2,3,7,8- 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簡稱為TCDD)。……類戴奧辛物質(指夫喃與多氯聯苯)的毒性,通常以相對於TCDD的「毒 性當量」來表示。這方法指定了一相對於TCDD毒性的分率給各個戴奧辛類物質。在環境中所檢測到的總毒性當量中,TCDD通常只佔了一小部份……戴奧辛是 強力的致癌物。美國1994年的「戴奧辛再評估草案」中估計,在一般民眾中所發現的戴奧辛類化合物含量,可能導致的終生癌症風險,約在萬分之一到千分之一 之間,為百萬分之一(在某些法規中視為可接受風險值)的百倍到千倍。在1997年,「國際癌症研究署」(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下結論道,從人類研究中已握有充份證據,可將戴奧辛歸類為已知人類致癌物。戴奧辛可在極低的劑量下對動物的生育與發育造成影響。戴奧辛會傷 害免疫系統,而使人更容易受到傳染病的感染。它會干擾荷爾蒙(可發出訊息調控人體成長與生理功能的化學物質)的正常運作。美國環保署的戴奧辛再評估發現, 戴奧辛的非癌症健康影響,對大眾建康影響甚大。環保署指出,戴奧辛的某些不良影響,可在僅僅十倍於目前大眾體內平均含量的水準下發生。因此,就「造成不良 健康影響的體內戴奧辛含量」而言,我們已接近「飽和」。減少對戴奧辛與類戴奧辛化合物的暴露,是明智的政策…。每 個人體內都有一些戴奧辛,這是因為戴奧辛就像DDT一樣,在環境中不容易分解。它也會在體內累積,持續的低劑量暴露會導致其在組織中的含量變得越來越多。 美國環保署指出,進入人體的戴奧辛有90%是透過飲食,主要是動物性的食物。空氣中的戴奧辛會落在土壤、水體與植物表面。它會在放牧動物體內累積,然後人 們就透過含有戴奧辛的肉品、乳製品與蛋,攝入戴奧辛。有些戴奧辛則是透過人們攝食被其污染的魚而進入人體…。除了研究用途外,戴奧辛與夫喃並非刻意製造出 來的,而是許多化學、製造與燃燒程序的非意欲副產物。戴奧辛通常於含氯工業製程中產生,或當氯與有機物(含碳化合物)一起燃燒時就會產生。至於多氯聯苯, 在美國禁止其製造前,曾生產了相當大的量。美國環保署認定垃圾焚化爐與醫療廢棄物焚化爐是戴奧辛的最大來源。』(於2007年11月11日擷取自: http://www.noharm.org/details.cfm?type=document&id=176

73.「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普遍被認為是最毒的人造物質。」引自〈源自父親的戴奧辛濃度與子代的性別比率〉(Paternal concentrations of dioxin and sex ratio of offspring),出自2000年5月27日的《Lancet》期刊,第355期,1858-1863頁。

74.參見:美國環保署《美國戴奧辛排放源清冊》(The Inventory of Sources of Dioxin in the U.S.),1998年出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瑞士日內瓦)《戴奧辛與夫喃清冊:國家與區域的PCDD/PCDF排放》(Dioxin and Furan Inventories: National and Regional Emissions of PCDD/PCDF),1999年5月出版。

75.參見:吉米與海瑟(im Vallette and Heather Spalding)的《廢棄物的國際貿易:綠色和平清冊》(The International Trade in Wastes: a Greenpeace Inventory),1989年出版;以及巴塞爾行動網(Basel Action Network)的影片「輸出傷害」(Exporting Harm),www.ban.org。

76.回收對環境、大眾健康、能源與氣候可以有很大的益處,請參考:http://www.bringrecycling.org/benefits.html。亦參閱美國環保署的《關於回收的價值?不只是回收》(About Recycling’s Value? Look Beyond the Bin),1998年出版;根茲維市政府的〈回收的環境影響〉(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Recycling),於http://www.cityofgainesville.org/recycles/busi/env_impact.shtml;「包裹」(WRAP)組織的〈可達成龐大環境利益的新回收基礎設施〉(New recycling infrastructure delivering massive environmental benefits),可於下列網址取得:http://www.wrap.org.uk/wrap_corporate/news/new_recycling_3.html。

77.參閱法蘭克•愛克曼(Frank Ackerman)的《我們為何要回收?市場、價值與大眾政策》(Why do we recycle? Markets, values and public policy),1997年出版。

78.參閱約翰與艾隆(John Young and Aaron Sachs)的《下一波效率革命:創造永續物質經濟》,看守世界研究中心1994年出版,第13頁。

79.我把回收區分為「真正回收」(其可達成密閉循環型的生產過程,如瓶子回收做瓶子再回收做成瓶子)與「降級回收」 (物質經其再處理後,變成低等級材料與次級產品,如塑膠罐回收製成地毯裡襯)。真正回收尋求去除產品製造時的自然資源投入與廢棄物產生;而降級回收頂多只 是減少了製造次級品時的自然資源投入,而沒有減少原產品製造所需的自然資源。事實上,將產品廣告成「可回收」時,其原產品的需求可能會因而增加,而造成自 然資源投入的增加,這是很諷刺的。果汁包就是這麼一個例子,它很難回收,因為它有多層不同材質,而有效率的真正回收的關鍵在於各個材質的源頭分類,也就是 垃圾產生者將不同的材質分開來,整理成一堆堆同質且未受污染的入料。果汁包的材質通常包括紙、塑膠與金屬,並黏合在一起,而使得真正的源頭分類成為一件不 可能的任務。為了回應大眾對回收的要求,部份果汁包製造商已開始將用過的果汁包再處理,以將部份材料回收再使用。我聽過果汁包被打成漿,將紙分離再使用; 我也聽過一個計畫,將果汁包做成磚或於工業化程度較低的國家中鋪路。我 不把這個稱為真正的回收,因為回收的果汁包並未做成新的果汁包。這種「回收」並未減少製造新果汁包時所需的新資源,反而可能會讓消費者誤以為其為綠色可回 收的產品而刺激其需求成長。真正密閉循環回收的最好包裝,是耐用的、可重覆裝填的容器,其收集、清潔與重新裝填是靠在地基礎設施,而可提供在地的綠領工 作,刺激在地的經濟。

80.「隨著新興科技(如奈米科技)帶來了新的產品,根植於預警原則的清潔生產將越形重要。因為我們的供應鏈是如此的 全球化,我們每個人都以生產者及消費者的身分而被連結在一起。為了達到清潔的製程與產品,我們需要能公開取得製造工廠的排放資訊與產品內容。為了幫助我們 達成永續消費,我們需要密閉循環的系統,來生產我們日常使用的所有產品。如果我們是聰明的全球公民,在我們邁向生基社會(bio-based society)時,我們會向大自然學習。」引自「清潔生產行動」(Clean Production Action)組織:http://www.cleanproduction.org/Steps.Introduction.php。

 


Forward<< >>Next

 

字幕翻譯:徐翠華

註解翻譯:謝和霖/看守台灣協會

 

資料來源:

譯自Story of Stuff 網站Resources網頁(http://www.storyofstuff.com/resources.html)中的

Annotated Script:http://www.storyofstuff.com/pdfs/annie_leonard_footnoted_script.pdf

 


SOS首頁 我要看影片 字幕與註解 我能做什麼 關於SOS繁體中文版


SOS繁體中文版推廣團隊

看守台灣協會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全球綠人台灣之友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