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S...SOS...SOS...

 救命啊!請不要亂消費

SOS首頁 我要看影片 字幕與註解 我能做什麼 關於SOS繁體中文版

故事緣起 原料開採 生產製造 分配行銷 消費使用 廢棄處理 另一條路

 

下來讓我們來看消費這個火車頭。

消費是這套系統的核心,是驅動的引擎。保護這個火車頭,對這些胖子而言,是首要之務,因為消費對維持這個爛系統來說,太重要了。

這也就是為什麼,911之後,當美國受到震嚇時,布希總統原可建議很多適當的事情來安撫民心:像是表達哀慟、祈禱、與盼望,但這些他都沒說,他只告訴人們說「去買東西吧。」(43)買東西?!

我們已成為一個消費王國,現在消費者已成為我們最主要的身份,而非大家所熟悉的母親、老師或是農夫,而是消費者。現在,這個社會衡量我們有多少價值,證明我們有多少價值的主要方式,是看我們為這個火車頭帶來多少動力,看我們消費了多少;而我們自己竟然也是如此做。

我們不停地買東西呀、買東西、買東西!只是為了維持貨物流通。

而地球資源也確實不停地被消耗著。

猜猜看,在產品於北美洲售出半年後,為了讓我們擁有這些產品而透過這系統投入的物質總量,還有多少比例留在產品中或在使用中?百分之五十?二十?都不是,只剩百分之一而已,百分之一!(44)換句話說,我們所開採、加工處理、和運輸的物質,我們用來運作這套系統的東西,有百分之九十九在產品售出後6個月時,早已成為垃圾。我們怎麼可能用這種物質產出率來經營地球呢?

我們並不是一直都這樣的。目前美國人的平均消費是五十年前的兩倍。(45)問問你的老祖母,在她的年代裡,愛物惜物和節約簡樸都是被珍惜的價值。那麼,這到底是如何發生的呢?

這不是就這麼發生的,而是被設計過。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不久,這些胖子就在算計如何榨取美國的經濟。零售商分析專家維克多•李博提出了明確的解決 之道,他的辦法後來也成為這套系統的基準。他說:「我們龐大的生產經濟體…..需要讓消費成為我們的生活模式,也就是把購買和使用物品轉換成一種習慣,在 消費中達到精神滿足和自我滿足… 我們需要以一直在加快的速率,消費、燃燒、更換和拋棄東西。」(46)

美國總統艾森豪的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曾說過:「美國經濟的最終目的是製造更多的消費產品。」

更多的消費產品???

我們「經濟」的最終目的?不是提供健康照護、教育、或是安全的交通運輸、或是永續、或正義?而是提供消費產品?(47)

他們如何讓我們這麼熱切地搭上這班消費列車呢?

嗯,他們最有效的兩項策略是計劃過時(48)和認知過時(49)

計劃過時另一種說法就是「為丟棄而設計」(50);也就是讓東西儘快變成沒有用的廢物,所以我們會把它丟棄,然後再買另一個新的廢物。很明顯的東西像是塑膠袋和咖啡杯,現在連更重要的東西也如此:如拖把啊、DVD、照相機、甚至是烤肉架(51),每樣東西都這樣。

連電腦也是。你有沒有注意到現在當你買一台新電腦時,由於科技日新月異,只要一兩年的時間,你的新電腦馬上就礙手礙腳了。我對此很好奇,所以我把電腦蓋打開看看裡面到底是什麼?(52)我發現每年改變的東西是藏在角落裡的一小塊東西。但是你不能單單換那塊東西,因為每種新版本都有不同的形狀,你必須把整台電腦丟棄,然後再買一台新的。

的確,我曾讀過一篇文章,引用了1950年代計劃過時流行時的工業設計期刊。這些設計師是如此地公開露骨,他們真的在討論如何讓東西快速地壞掉,並且讓消費者仍然對產品有信心,然後再去買另一種東西,(53)這樣的意圖再明顯不過了。

然而東西損毀的速度仍不足以讓這消費火車頭飛奔,所以還要搭配「認知過時」。所謂「認知過時」,是要說服我們把完好無缺仍可使用的東西丟棄不用。

他們是怎麼辦到的呢?好的,他們先改變東西的外觀,(54)假如你一兩年前買的東西到現在還在使用的話,每個人都可分辨出你最近還沒去買新的,而由於我們證明自己價值的方式就是靠消費,因此如果沒有去買新的跟上流行,會是很丟臉的事。

【我知道。】比如我的桌上還擺著一台用了五年白色胖嘟嘟的電腦螢幕,而我的同事剛買了一台新電腦,她的螢幕就是那種扁平閃閃發亮的型式,和她的電腦主機、 電話,甚至連筆筒也很速配。【看起來簡直是酷斃了!】她看起來就像在航太中心駕駛太空船一樣,而我的看起來就像桌上擺了一台洗衣機。

流行又是另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你有沒有想過女人的鞋跟為何一年流行矮跟另一年又流行高跟?這不是因為有人在爭論那一種鞋跟構造對女人的腳部最健康,而是因 為在高跟鞋流行年代穿矮跟的話,會顯得你很跟不上時代,對消費這火車頭還沒有貢獻。因此,你站在穿高跟鞋人的旁邊,或與廣告中的亮麗女主角相比,就會變得 老土;這都是為了讓人們持續不斷地去買新鞋子。

一般而言,廣告和媒體,在這裡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居住在美國的人,每天會被超過三千個廣告轟炸。(55)

我們一年所看的廣告比五十年前的美國人一輩子所看的廣告還要多。(56)假如你仔細的想想,廣告的用意就是讓我們覺得對目前所擁有的很不滿意。因此,一天三千次的轟炸,一下子髮型不對勁,一下子皮膚不夠光滑,一下子服裝不夠時髦,一下子家俱不夠氣派,連車子也越看越不順眼。渾身上下全不對勁,唯一對勁的就是去買東西。(57)

媒體也協助隱瞞這些真相,所以我們只看見一小部分的物質經濟,那就是買東西;至於原料開採、產品製造和廢棄處理等所有的過程,我們全都看不到。

所以,在美國,我們所擁有的東西之多,是前所未見;但是民調顯示人民快樂的程度卻一直下滑。我們人民最快樂的時刻是在1950年代的某個時期,(58)同時也是消費狂熱爆發的時刻。嗯,這真是蠻有趣的巧合啊!

我想我知道為什麼。雖然我們擁有了更多東西,但是我們享受快樂的時間卻減少了:像是與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時間,以及休閒的時間。(59)我們比以前更加賣力工作,(60)有分析家表示,我們目前所擁有的休閒時間,比封建時期的還要少。(61)

你知道我們最主要的兩項休閒活動是什麼呢?我們把所剩無幾的休閒時間拿來做什麼?那就是看電視(62)和買東西(63)。美國人花在買東西的時間,是歐洲人的三到四倍。(64)

因此我們就在這種荒謬的情況下工作賺錢,有時還得兼兩份工作才行,我們回到家之後已經累到半死,撲通一聲就 躺在沙發上看電視,廣告告訴我們「你爛死了」,所以快去商場裡買東西讓自己快活些吧!所以呀,我們又得拼命賺錢買東西。當我們回到家時又累得半死,一坐下 來看更多的電視,然後廣告又告訴你再到商場花錢買東西吧!因此,我們就陷入這種瘋狂單調的循環裡:工作賺錢--看電視--花錢買東西,真是夠了!(65)

 

---------------------------------------------註解------------------------------------------------

43.關於布希在911事件後,鼓勵美國民眾像往常一樣去消費的言論,已有許多文章提及。參見:吉葛(R.H. Zieger)的〈山姆大叔希望你…去消費:消費社會對全國危機的因應,1957-2001〉(Uncle Sam Wants You…to Go Shopping: A Consumer Society Responds to National Crisis, 1957-2001),出自《加拿大之美國研究評論》(Canadian Review of American Studies)第34卷第1期,83-104頁。新聞報導的例子如:凱西(Kathy Keen)的〈恐怖攻擊相當於蘇聯發射人造衛星〉,出自「佛羅里達大學新聞」(University of Florida News),於2007年11月10日擷取自http://news.ufl.edu/2004/10/28/sputnik/;以及 CNN製作人馬內夫(Manav Tanneeru)的〈911創傷在五年後仍在〉,發表於2006年9月11日,於2007年11月10日擷取自http://www.cnn.com/2006/US/09/08/911.overview/index.html;以及大衛•鈴木(David Suzuki)的〈要多少東西才足夠?〉(How Much Stuff is Enough),發表於2002年7月19日,於2007年11月10日擷取自http://www.davidsuzuki.org/About_us/Dr_David_Suzuki/Article_Archives/weekly07190201.asp。

44.參見:保羅•霍肯(Paul Hawken)的《自然資本主義》(Natural Capitalism),1999年出版,81頁。注意:由於許多觀眾問及此一事實,於是我從這本書將整段摘錄如下,讓大家更了解:「簡言之,產業對物質 一次性流動--從開採剝削到廢棄污染,且流動得越來越快--的依賴,已讓其從進步的象徵轉變成沒有競爭力的警訊。和其理論潛能相比,會讓人相當沮喪:即使 是最有能源效率的國家,其能源效率也不過爾爾。更糟的是,北美的物質流全部只有1%,於產品賣出6個月後,終止於產品中並仍繼續被使用。這約略1%的物質 效率,看來越來越像是個龐大的商機。但是這商機,不只是存在於瓶瓶罐罐與紙類的回收,也包括工業生產及其產品各種用途的徹底重新設計。下一波商業浪潮將重 新思考我們消費的每件東西:為它做了什麼?其從何處來?又將到哪裡?我們如何從幾乎為零的淨物質流,持續取得其服務?這惟有靠創意。」(最後的強調為安妮 所加。)
安妮補充:這段話並不是說我們買的東西有99%都被丟棄掉了。想想看,除了你家裡以外,還有上游的原料開採、生產製造、以及包裝運輸行銷等階段,都會產生廢棄物。例如,「不要髒黃金」(No Dirty Gold )運動指出,每生產1噸的黃金,就有200萬噸的採礦廢棄物產生;也就是說,做一只黃金婚戒,會產生20噸的採礦廢棄物。

45.參見:泰勒等人(Betsy Taylor and Dave Tilford)的〈為何消費是重要的?〉(Why Consumption Matters),出自《消費社會讀物》(The Consumer Society Reader),茱莉亞等人(Juliet B Schor and Douglas Holt)彙編,2000年出版,467頁。

46.參見:維克多(Victor Lebow)在《零售業期刊》的文章,其引用於鄧寧(Durning)的《要多少才足夠?》(How Much is Enough?)一書(1992年出版)中。

47.參見:大衛•鈴木(David Suzuki)的〈需要一個比「更多」更好的經濟目標〉(Economy needs a better goal than ‘more.’),發表於2006年2月24日,可自「大衛鈴木基金會」(David Suzuki Foundation)網站取得:http://www.davidsuzuki.org/about_us/Dr_David_Suzuki/Article_Archives/weekly02240601.asp

48.參閱:文司•派克(Vance Packard)的《垃圾製造者》(The Waste Makers),1960年出版,45-57頁。亦參閱:吉爾斯•史萊德(Giles Slade)的《為壞掉而製造》(Made to Break),2006年出版;以及一本20頁的小冊子《透過計劃過時來終結蕭條》(Ending the Depression through Planned Obsolescence),作者班納德•倫敦(Bernard London),1932年出版。布魯克•史帝芬(Brooks Stevens),美國的一位工業設計家,於1954年一場演講中使用「計劃過時」一詞,而被視為這個名詞的推廣者。史帝芬定義計劃過時為:「在買者心中 灌注欲望,讓他們想去擁有比所需要的更新一點、更好一點、更快一點的東西。」(引自密爾瓦基藝術博物館的展覽「工業力設計:布魯克•史帝芬如何塑造你的世 界」,展期為2003年6月7日至9月7日。)

49.文司•派克(Vance Packard)稱認知過時為「可欲性的計劃過時」(planned obsolescence of desirability),參閱《垃圾製造者》一書中以此為標題的章節,58-61頁。

50.參閱文司•派克的《垃圾製造者》以及吉爾斯•史萊德的《為壞掉而製造》。

51.可拋式的烤肉架真的存在!如:「箱中烤:可拋式烤肉架」(Grill-in-a-Box Disposable BBQ),網址:http://www.amazon.com/Grill-in-a-Box-Disposable-BBQ-Grill/dp/B0009NI0W8。

52.我在一場研討會中做這件事。這場研討會名稱為「解構電腦的真相與意涵」(The Literal and Figurative Story of the Computer),是2005年9月於紐約莫宏克(Mohonk),在「環境獎助提供者協會」(Environmental Grantmakers Association)的年度避靜會議上舉辦的。

53.文司•派克在《垃圾製造者》第10章〈家用品短暫的甜蜜時光〉中引用了《家居裝潢日報》(Home Furnishing Daily)、《零售業日報》(Retailing Daily)以及其他刊物的文章。見該書87-100頁。

54.例如,參見文司•派克《垃圾製造者》第67-86頁的文章,如:〈可欲性的計劃過時〉(Planned obsolescence of desirability)、〈如何在兩年內讓一輛4,000美元的運具過時〉(How to outmode a $4,000 vehicle in Two Years)以及〈美國最堅固的汽車─以及後來的三十種樣式〉(America’s Toughest Car – and Thirty Models Later)。

55.注意,我所說的是我們每個人每天受到3,000個廣告的轟炸,而不是估計我們每人真正去看的廣告數。我將討論限 定在我們被廣告攻擊的數目,是因為我認為美國人每人每天所看的廣告數依不同資料來源而有很大的差異,不可能確切地得知:有些資料引用的數字為每天 3,000個廣告,例如:「美國小兒科學會」(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溝通委員會的政策宣言〈兒童、青少年與廣告〉(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Advertising),出自2006年12月的《小兒科》(PEDIATRICS),第18卷第6期,2563-2569頁,於2007年11月9日 擷取自http://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gi/content/full/118/6/2563;而有些 資料提到的數字更大,如:「根據揚科拉維奇(Yankelovich;一家市場調查公司)的估計,30年前住在都市的人們每天看的廣告多達2,000個, 而現今則達到每天5,000個。」於2007年9月27日擷取自http: //www.nytimes.com/2007/01/15/business/media/15everywhere.html;另有人估計每人每天所 看的廣告數並沒有那麼多。因此我決定自己來做個研究。有一段時間,我攜帶了一個小小的手持金屬計數器,然後每次當我看到或聽到一個廣告,不論是在收音機、 電腦、佈告欄、或任何其他地方,我就按一下計數器。我每天所看的廣告數並沒有達到3,000個,但我確信有更多的廣告試著要引起我的注意。由於我不看商業 電視台,也不去大賣場,所以我很慶幸沒有碰到這許多廣告。

56.1997年12月22日的DMNews 雜誌提到:「我們一年所看的廣告比五十年前的美國人一輩子所看的廣告還要多。」大衛•遜克(David Shenk)也估算過這越來越多的廣告數,他估計在1970年時,美國人平均一天看了560個廣告,到1997年時,這數字已增加到每天3,000個。見 大衛•遜克的《資料煙霧:在資訊爆炸時代中存活》,1997年出版。

57.在文司•派克《垃圾製造者》189頁的〈美國生活商業化〉(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American Life)中,引用了這麼一段話:「《印刷業者的油墨》的發行人說:『在成長的經濟體中,廣告必須能大量招徠顧客,就好比工廠大量生產產品般。』」

58.參閱:比爾•麥基班(Bill McKibben)的《深度經濟》(Deep Economy),2007年出版,35-36頁;以及維基•魯彬(Vicky Robin)的〈邁向解決過度消費之道〉(Towards a Solution to Overconsumption),未標明日期。

59.參閱:茱莉特•史克爾(Juliet Schor)的《超時工作的美國人:休閒時間的意外減少》(The Overworked American: The Unexpected Decline of Leisure),1992年出版。

60.參閱:史克爾(Juliet Schor)1992年的《超時工作的美國人:休閒時間的意外減少》,以及約翰•葛瑞夫(John de Graaf)〈時間不夠?把你的時間找回來〉(Short on Time? Take Yours Back!),出自「新美國夢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Dream)通訊,未標明日期,於2007年11月11日擷取自:http://www.newdream.org/newsletter/tbytd.php。

61.參閱:史克爾《超時工作的美國人》第3章〈辛勤勞工的生活〉(A Life at Hard Labor),43-82頁。凱斯•湯瑪斯(Keith Thomas)的〈前工業社會的工作與休閒〉(Work and Leisure in Preindustrial Society),出自1964年12月的《過去與現在》(Past and Present)期刊,第29卷第1期,於史克爾《超時工作的美國人》第46頁提到。

62.參閱:美國勞工部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of the U.S. Department of Labor)的〈2006年美國人時間使用調查報告〉(American Time Use Survey – 2006),公佈於2007年6月28日,http://www.bls.gov/tus/。

63.參閱:史克爾(Juliet Schor)《過度花費的美國人》(The Overspent American),1999年出版。

64.參閱:蓋瑞•克魯斯(Gary Cross),《時間與金錢》(Time and Money),1993年出版,第192頁。

65.在此澄清,我並不是說要在今日就停止所有的工作與消費,但我希望能打造一個世界,使得我們的工作與消費能夠滋養 我們,滋養我們的健康、人際關係、社區與地球。我們目前開採、生產、分配、消費、與廢棄的方式,包括令人喘不過氣的工作—看電視—消費的循環,常常危及了 那些事物。如同國際知名的社會學家暨「少工作俱樂部」(Work Less Party;位於溫哥華,倡議一周工作32小時的組織)創立者康瑞德•史基米德(Conrad Schmidt)所說:「我們現在似乎比以往更堅定的努力工作與生產更多東西,這產生了一個奇怪的矛盾:我們自豪於我們的為減損地球承載力而折腰。」摘自 達拉•柯威爾(Dara Colwell)的〈為什麼少工作對地球會比較好?〉(Why Working Less is Better for the Globe),於2007年5月21日發表於AlterNet網站。

 


Forward<< >>Next

 

字幕翻譯:徐翠華

註解翻譯:謝和霖/看守台灣協會

 

資料來源:

譯自Story of Stuff 網站Resources網頁(http://www.storyofstuff.com/resources.html)中的

Annotated Script:http://www.storyofstuff.com/pdfs/annie_leonard_footnoted_script.pdf

 


SOS首頁 我要看影片 字幕與註解 我能做什麼 關於SOS繁體中文版


SOS繁體中文版推廣團隊

看守台灣協會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全球綠人台灣之友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