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new
稿 About us Contact us
創報日期:2000-04-24
本期發刊日:2011-11-01

訂 閱 / 取消電子報

看守台灣協會Facebook 論壇相關資訊
本期目錄:
萬聖節PVC鬼面具 塑化劑超標300倍
淺談台灣的永續發展之道
低碳城市不能只有低碳公車
【論壇】海島台灣:從國家到地方的永續發展->報名參加<-

請按我

請按我

請按我

請按我

請按我

請按我

請按我

請按我

請按我

要看影片請按我

請按我

請按我

請按我

請按我

萬聖節PVC鬼面具 塑化劑超標300倍

萬聖節剛過,近日蘋果日報送驗兩款萬聖節鬼面具,其中一款塑 化劑 (DEHP)含量佔總含量31.5%,DINP(含量2.56%)亦超過標準的0.1%;由於PVC面具直接接觸我們臉部,這麼高含量的塑化劑,可能透過 手部、臉部的油脂或其他途徑進到小朋友的體內,對健康造成危害。

標檢局於2007年10月修正通過的玩具標準 CNS4797,規定6種鄰苯二甲 酸酯類塑化劑( DBP、BBP、DEHP、DNOP、DINP、DIDP )總含量不得超過0.1%(等於是不得添加),且在2008年7月將玩具列為應施檢驗項目,對其需強制檢測塑化劑,否則不得進口或銷售,但為何市面上仍存 在這些違反標準的商品呢?因標檢局雖主動抽驗市場玩具,但在2008年7月前製造販賣的玩具並未再次回收送檢,依然在架上販售,標檢局表示,一旦查獲違 規,會立即要求下架,業者或通路如拒絕,可依《商品檢驗法》 第59條,處十萬到一百萬元罰鍰。

所以這個玩具標準,還是無法完全保障我們的權益,更何況標檢 局並沒有禁止玩具使用PVC材質,而適用PVC的塑化劑有數百種,許多仍有毒性,所以即使符合標檢局玩具標準,仍會有風險。因此民眾還是要睜大眼睛,檢視 玩具的材質與製造日期。

其實萬聖節本來就非我們的傳統節日,但在業者與媒體的渲染 下,很多人為了感受氣氛而去購買這些塑膠玩具,我們必須思考此節日的意義,是否有需要為了短暫的歡樂而去租用或購買這些塑膠玩具,增加資源的浪費,及廢棄 後的種種問題。

1.萬聖節鬼面具 塑毒超標300倍 ,2011年10月31日,蘋果日報。

2.萬聖節面具塑化劑超標!賣場急下架,2011年10月31日,TVBS。

回頁首

揪出PVC、自己DIY

如果朋友們檢測到疑似PVC或PVDC的商品或包裝,如食品包裝材料、生 活日用品、玩具等,請Email告知本協會,並提供以下相關資料,包括:商品名稱,製造商、販售商(或購買地點)、購買時間、照片2-3張(分別顯示商品 外觀、產品標示或材質標示)、採用PVC等含氯塑膠的部位(商品本身或其包裝),還有您的稱呼 與連繫電話,協會將在確認無誤之後公布,並正式發函製造商企業主, 監督其改善。

如果手邊沒有工具不方便自行檢測的朋友,亦可以將您所蒐集到的『可疑物 品、包裝袋等』寄給協會,由我們來鑑定,但請註明購買時間、地點,並請保持包裝袋上的任何標示完整。

謝謝囉!請大家一起來改善我們的環境吧!

採取行動

雖然PVC廣泛應用於各種產品,但大部分的產品都可找到技術與市場均相當成熟的替代材質,而且一般這些替代材質對環境或使用者的危害均 小於PVC,比如泛用塑膠中的PE、PP,即可取代大部分的PVC產品。 更何況,PVC製的許多產品,是不必要的,可完全避免使用的。因此,淘汰PVC是完全可行的。

以下,是你可以採取的行動:

  1. 請加入我們的【反PVC行動電子郵 件寄發名單】,大家一起來行動:請寄一封信到我們的信箱:twwatch@ms31.hinet.net,主旨為【我要加 入反PVC行動網】,我們將每月寄送1~4次關於反PVC行動的信件,請你一起來參與我們發起的網路消費者行動。
  2. 請告訴你的親朋好友,關於PVC的危害,並一起來加入我們的行動。
  3. 清查生活周遭的PVC用品,並且從此拒買與拒用。
  4. 要求百貨業、零售業與量販店業者不要銷售PVC製品與包裝。
  5. 要求醫院不要使用PVC醫療用品。
  6. 協助自己的工作場所(公司、學校、 醫院、工廠、政府機關),擬定無毒的採購計畫,將PVC產品從採購清單上淘汰。
  7. 教育你自己,讓自己具備更多關於PVC危害的知識,以讓行動更有力量。

更多資訊請見:/archive/Anti_PVC/pvc-index.htm

回頁首

要看影片《東西的故事》,請按我

淺談台灣的永續發展之道

台灣甚至全球當今的環境問題乃根源於不當的經濟模式、不當的產業以及不當的價值觀。因此要解決環境問題,讓人類得以永續發展,不能不面 對這些根本問題。這 三個根源互為因果,彼此強化,因此盤根錯節,要立即解決實非容易,不過現在不開始去做,則永遠解決不了。永續發展,每個人都有責任,但政府在這之中扮演著 重要的角色。以下謹就目前永續發展的問題根源以及政府職責稍作剖析。

1. 金錢至上的價值觀、大量生產大量消費的經濟模式、生產有毒有害產品的產業

首先,是資本主義所帶來的金錢至上的價值觀。金錢原本是促進人類分工合作以滿足需求的媒介,如今卻蛻變為福祉的本尊。「錢愈多愈好」, 促使各國各界各階層 競相追逐金錢,並促使產業直線思考,忘了企業存在的目的其實是適切地滿足人類的需求,而只想要賣出愈多產品,以獲得愈多金錢,沒有市場就透過各種廣告宣傳 刺激需求,卻未能理解愈多產品其實就是消耗愈多有限的資源,這樣的經濟模式注定是不永續的。而業者對於自身產業所帶來的環境傷害,也甚少思考,只要產品有 利可圖,甚少業者會主動因為產品的危害而放棄,這種以利潤擺第一、社會責任再說的企業思維,加上政府的怯於管制,正是為何有些明顯應該淘汰的產品與服務, 如核能、PVC塑膠、農藥與化肥、石綿、香菸、毒品等等,一直存在我們社會,甚至主導人類的活動。

2. 不當的公共工程、不當的土地變更與利用、不當的補貼

在政治運作上,金錢的扭曲力量同樣無所不在。某些政治人物為了錢,而透過種種不當的手段,包括不當的工程(馬路的挖挖補補、破壞野溪的 野溪整治、沒人利用 的漁港或蚊子館、過多的道路橋樑、蘇花改)、土地變更、不當的補貼(促產條例),讓國庫可以通私庫,飽了私人荷包卻破壞了環境。

3. 忙碌與盲目的社會、人民不作主的民主

現代人花了許多時間在追逐金錢的後果,除了破壞環境,也危及民主的發展。目前的年輕世代普遍較無時間投入公共事務,加班成為大多數人的 生活常態,在缺乏人 民監督下,才讓許多政治人物與企業可以為所欲為,並建立了許多不當的社會運作制度,讓許多人受其奴役而不自知。

4. 資源與金錢已太多 問題出在分配不均

整體而言,我們這一代累積的金錢與物質,已足夠好幾代所需,然而由於不當的制度造成資源分配不均,只有少數人得其利,許多人仍必須為基 本的食衣住行與教 育,勞苦奔波。若能更公平地分配這些資源,若能讓金字塔階層的人適可而止,不再追逐幾輩子也用不完的金錢,並把多餘和社會分享;若能讓從事不當活動的企業 或個人停止活動(因為他們的活動除了可以賺錢外對社會或環境其實只有負面的衝擊),那麼這個社會所需投入的勞動力將可以削減,而一個悠閒的社會,方有助於 民主社會的成熟,減輕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壓力,以及追尋真正的福祉。

因此台灣的永續發展政策,必須針對以上的問題剖析,對症下藥,否則只針對一些末端病症採取一些手段,長久而言仍會病入膏肓、無可救藥。 這帖永續藥方可能成 份頗為複雜,需要各界有識之士一起探討,在此僅提供下列幾點建議。

1.打造生態社區:鼓勵共有共 享、互助合作的文化,以在全國各地建立自給自足的小型合作社會,擺脫對金錢的依賴。這個社會之所以依賴金錢,認為錢愈多愈 好,除了因為金錢可以帶來物質與地位外,最主要乃是「個人自掃門前雪」的個人主義盛行,因此大家內心皆有深深的不安全感。故政府應透過各種政策,倡導共有 共享、互助合作的文化,取代鼓勵競爭、剝削他人勞力的文化。若一個社區可以透過共有共享、互助合作的方式,滿足社區中每一個人的生活基本需求,那麼這個社 區何必追逐金錢?當全國所有社區都能成為這種可以自給自足(或接近自給自足)的小型合作社會,那麼金錢對社會運作的扭曲力量就會減到最低。許多存在於現今 社會的矛盾現象(比如生產力因科技進步而提高,大家卻變愈來愈忙碌;又如為了賺錢而不惜破壞人類賴以為生的環境),也會開始消融。這樣的社區,其實已經存 在於這個世界,就是所謂的「生態村」(不只是指生態環境優美,更是強調人類活動能夠適當融入自然環境、不破壞環境,且以自給自足為目標)或「轉型城鎮」。 政府應以這個目標為核心,去發展各式各樣的獎勵政策與基礎建設,讓這個目標能夠融入地方自治,把全國三百多個現有鄉鎮營造成永續發展的聚落。這樣的願景, 當可凝聚全國向心力,促進社區活力以及多元文化,同時也才是真正能對抗全球化的在地經濟。

2.推動公費選舉並停止不必要的公共工程: 政治人物為了照顧自己的樁腳、或為了還清選舉債,而扭取國家資源分配的行為必須予以制止。方法包括公費選舉,讓 社會投入選賢與能的資源能受到一定的限制;另外,政府也不應該再編列任何預算在這些不必要的公共工程上。當然,短期而言,可能無法立即改變政治人物包工程 的這種齷齪的政治文化,但如果政府的公共工程都是必要的工程,這種政治文化對環境的傷害將可降至最低。展望未來,在氣候變遷、石油與糧食短缺的多重危機 下,政府應積極地鼓勵再生能源(但仍需考量其對環境的影響)、農業的發展,打造能源與糧食自給自足的基礎。在這個前提下,其實我們有很多工作尚待進行,而 可以引領這些政治人物與其樁腳對這社會產生正面的貢獻。比如在目前成熟的再生能源設施中,對環境影響最輕微的當屬小型風力發電,因此政府可以推出政策,鼓 勵各級政府以可以發電的小型風車取代耗電的路燈。

3.促進公平的分配:除了稅制改 革,讓有錢人或者透過房地產炒作等不當競租行為而得利的人付出較高的稅負外,政府也應修改公司等各種機構相關法規,限制薪 資級距的差別。每個人的資質縱有不同,但應該也不致於像現在有人年薪千萬、有人年薪卻不到50萬的天差地別。這種薪資差距,本身就造成了剝屑的事實:薪資 低者為取得薪資高者所提供的服務,就必須付出更多的勞力時間方有可能。然而,上天給人天份,應是要讓他照顧更多人,而不是讓更多人來供養他;現在這種對人 力資源的不當市場定價,卻使得資優者成了權貴階層。這其實也是一種因金錢所造成的價值扭曲。

4.停止不當的補貼,淘汰不當的產業: 對於生產有害環境之產品的產業,政府不僅不應給予補貼,更應透過提高稅負限制製造生產販賣等手段,淘汰這些產業。這 一點雖然是老生常談,卻涉及政府勇於站在公益上的魄力與成熟民主社會所展現的監督力量。在一個永續的未來,企業仍有一席之地,但其存在不是為了單純營利, 而是為了滿足生態社區無法自給自足的民生基本必需產品與服務而存在,所採取的方式是最節省資源、能源,儘量不用有毒有害物質、產品堅固耐用且利於回收的綠 色企業。而一個受到不當補貼而扭曲的市場機制,是無法培育出這樣的綠色企業。

5.以GNH(國民幸福指數)取代GDP(國民 生產毛額):目前以GDP為指標的經濟成長率,只能反應經濟活動的活絡程度,並沒有辦法反映人民的真正福 祉,更讓政府為了拼經濟,不顧政府預算應量入為出,而大幅舉債並推動一些不必要甚至有害的公共工程或計畫;目前許多國家債務高築,也是源自於此不當的指 標。在一個資源有限的社會,經濟不可能無限成長,因此政府施政的觀念應該改變,重視人民的真正福祉,而非經濟活動的活絡程度(GDP)。其實所謂的「經 濟」,應是以最少的勞力與資源達到我們的基本需求,因此經濟活動愈活絡、社會愈忙碌,其實是沒有效率,也就是「不經濟」。這也是為何數十年來台灣經濟大部 份時間都在成長,但人民生活卻愈來愈不快樂之故。因此政府有必要把民眾生活的悠閒程度,參與公共事務、社區活動、投入精神生活或與家人互動的時間,環境的 品質或者環境因為經濟活動所受到的破壞程度等納入經濟的指標,也就是以GNH取代GDP,才不會推出錯誤的經濟政策,誤導國家的資源,更阻礙國家的永續發 展。

作者:謝和霖/看守台灣協會祕書 長

 本文簡 版刊載於10月2、23、30日立報看守台灣專欄

回頁首

低碳城市不能只有低碳公車

2009年全國能源會議,民間團體提出台灣應推動低碳的城市和社區,並納入結論。在2011年,環保署選出北中南東四區的示範城市:北區是新北市、中區是 台中市、南區是台南市、東區是宜蘭縣。

低碳城市和社區是世界潮流,也是台灣必須走的方向,因為在氣候變遷影響下,人類將會面臨更嚴酷考驗,有時多雨淹水、有時久旱水枯、有時 天氣炎熱、有時氣溫 驟冷,以致生活和生計受到威脅。因此如何仿效大自然,營造不會傷害生態環境的人類棲地,避免自取滅亡,是急需政府各部門積極思考的議題,這包括首長決心魄 力、公共空間規劃、大眾運輸系統、居民生活形態、公民參與機制、財務規劃等課題,且環環相扣,互相影響。

要營造低碳生活環境,鄉間條件顯然優於都會,因為鄉間空間寬敞,植栽樹木較多,沒有會增加冷氣需求的熱島效應,清新空氣也更利於騎腳踏 車或走路等低碳交通 形式。如果能以網路代替馬路,在地工作、生產、消費,將可大幅削減碳排放;但在目前就業條件下,人口仍大量集中到各都會,如何營造低碳城市顯然更為重要也 更需要智慧。在這之中,大眾運輸系統更是重要課題。

大眾運輸系統是居民每天都要運用的工具,當系統不佳時,居民就會自我救濟,從而進一步削弱了大眾運輸系統的營運能力。台北市幅員集中, 歷經二十年規劃,加 上有其他縣市無法望背的豐沛資源,已建構了相當完善的大眾運輸系統;而昂貴的停車費,亦逼使民眾減少開車。其他縣市相較之下,空間距離較大,人口分散,停 車方便,大眾系統較不完善,甚至還有減少或撤銷虧損路線的情形。有些縣市規劃小區域的免費公車,由政府補貼費用,鼓勵居民多加利用。由於是免費,搭乘人數 較多,上下班較擁擠。

低碳公車常是政府推動的工具,最近交通部也大力推廣,可見的未來,低碳公車將是寵兒。但若只是改善運具,而未能改善路線、車次密集度與 準時度、轉運等規 劃,則民眾可能仍無法感受到大眾運輸系統的存在,那麼低碳公車的減碳效益也就有限。

以前我在美國時,也曾搭公車上學。我發現:公車車次不是很密集,但會按時抵達各站,巴士司機也不會飛快開車。有一次,我看到巴士停在站 牌等乘客,因為他提 早到了,為了準時,他就停在那裡等了兩分鐘。其他乘客也不會抱怨,大家依規劃而行。

如果在偏遠地區,我們的低碳巴士也會按時來載客,不讓乘客擔心,公車是不是提早走了?等不到公車,下一班還不知要等多久?不耐煩的人, 只好自己買車,以免 受公車的氣。好的交通規劃是一種管理,在低碳時代,讓人民可以少自己開車吧!

作者:陳曼麗/看守台灣協會監事 /主婦聯盟環保基金會董事長

 本文簡 版刊載於10月16日立報看守台灣專欄

回頁首


【看守台灣論壇】

海島台灣:從 國家到地方的永續發展

選舉將屆,朝野政黨一個喊出黃金十年,一個提出十年政 綱,然而即使我們這一 代,也不只活十年,何況還有許許多多尚未誕生的未來世代。考慮未來世代的權益,使我們這一代的發展不損及未來世代的需求,才是個負責任的政策,也就是所謂 的「永續發展」。因此要比較兩黨政見的優劣,我們不能只比誰牛肉多(通常牛肉愈多者,也就是只強調經濟面向者,愈容易戕害永續發展),更要去檢視其符不符 合永續發展的原則。

儘管永續發展的概 念自1992年里約地球高峰會即已提出,而我國也於1997年設置了國家發展 委員會,並於2002年通過的《環境基本法》中取得了法律位階,然而目前我們離永續發展的目標還相當遙遠。雖然 不能說毫無進展,但畢竟有限,且某些負面衝擊反而愈來愈大,侵蝕了正面的成果。我們應該優先加強那些面向,做那些改變,以促進永續發展?114日這一晚,我們邀 請到了長期關心台灣環境運動與永續發展議題的中研院學者蕭新煌老師,帶我們從環境史的角度,回顧台灣永續發展的進程,並展望未來。歡迎各位朋友能夠踴躍報 名參與....

  • 時間:2011114()晚上7:00分 ;

  • 地點:台北科技大 學 環境館204室(學校在捷運忠孝新生站旁,從新生南路第二個側門進入左側的第一棟建築,該側門可看到一 地下停車場出入口。地圖請按我)

  • 主講者:蕭新煌(中央研究院 社會學研究所 所長)

->要報名者請按我<-

主辦單位:看守台 灣協會台北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