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幕與註解

民主國家? 現代企業的特徵 企業不是人 人民站出來

【民主國家?】

字幕

Next▶▶現代企業的特徵

註解

  1. 彭博新聞(bloomberg)報導美國參議院的競選廣告支出,由2008年1月1日到10月2日期間的1億5,750萬美元,上升到2010年同期間的3億1,400萬美元;眾議院的競選廣告費則由2008年的1億4,200萬美元,上升到2010年的2億1,000萬美元。這是衛斯理媒體計畫(Wesleyan Media Project)根據坎塔爾媒體—選舉媒體分析組(Kantar Medias Campaign Media Analysis Group)的資料分析而得( http://www.businessweek.com/news/2010-10-27/election-spending-already-a-record-might-reach-4-billion.html)。這些數字是根據比較保守的計算方法得到的,因此可能低估了實際的支出總額。有關2010年企業花了多少錢影響選舉結果,一旦之後有更多數據,我們會再更新這則註釋。
  2. 「聯合公民訴聯邦選舉委員會案」(Citizens United v. Federal Election Commission),558 美國 ____ (2010) (判決認定「對企業獨立支出的限制是無效的」。)http://www.supremecourt.gov/opinions/09pdf/08-205.pdf
  3. 美國人將「就業」列為最重要的優先政策。http://www.politicsdaily.com/2011/01/20/americans-say-economy-jobs-are-top-priorities-but-divide-on-ot/
    人民受不了失業和行政效率不佳的政府。http://www.harrisinteractive.com/NewsRoom/HarrisPolls/tabid/447/mid/1508/articleId/592/ctl/ReadCustom%20Default/Default.aspx
    支持潔淨能源的候選人受到選民熱烈擁護。http://www.nrdcactionfund.org/updates/voters-overwhelmingly-support-clean-energy-candidates.html/
    即使被要求在環保vs.經濟發展這個假命題當中做出選擇,美國人還是支持環保。這到今天都還是事實,儘管想要一份全職工作的美國人當中,每六個就有一個無法如願。http://www.gallup.com/poll/1615/Environment.aspx
  4. 公共誠信中心(The Center for Public Integrity)發現,2008-2009年間,當氣候變遷議題大受矚目,要在國會山莊投票表決時,超過770家公司和利益團體,雇用了大約2,340名說客來影響聯邦政府的氣候變遷政策。在短短五年內,氣候變遷的說客數量就增加超過300%;華府因此可以自誇每一位國會議員平均有超過四位氣候說客,但是其中反對氣候變遷立法管制的人比同意者還多,而且許多同意者支持的氣候保護方案根本不夠。http://www.publicintegrity.org/investigations/climate_change/articles/entry/1171/ 。在2010年的選舉後,大多數人認為聯邦政府的氣候變遷政策立法一事,已經沒戲唱了。更糟的是,傾向化石燃料產業的國會議員們正試圖阻止環保署以《空氣清淨法》(Clean Air Act)和《淨水法》(Clean Water Act)等法案來管制碳排放源。
  5. 大企業是如何用盡欺騙手段爭取國會批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欲知這不堪入目的詳情,請參閱約翰 ‧ 麥克亞瑟(John MacArthur)所著:《出賣自由貿易:NAFTA、華府和美國民主的顛覆》,紐約:Hill & Wang出版,2000年。欲知大企業為讓美國國會批准世貿組織(WTO)協定而進行的政治活動,請參閱安德魯‧惠特(Andrew Wheat)在1994年10月《跨國企業監察》(Multinational Monitor)的文章:〈在關貿總協定(GATT)商業遊說生涯的一年〉,http://www.multinationalmonitor.org/hyper/issues/1994/10/mm1094_05.html ;要瞭解更多、並且追蹤關於貿易協定的相關議題,請參見公民組織(PublicCitizen)的全球貿易觀察(Global Trade Watch): http://www.citizen.org/trade/
  6. 歐巴馬政府的健保改革,是醫療保健政策在歷經幾十年漫長辯論之後的高潮。政府當局在發展其立法提案的過程中,全程讓健保公司的遊說團體參與;相比之下,全民健保、全國單一保險人制度(Medicare-for-all, single payer policy)的倡議者,則有系統地被排除在協商之外。舉例來說,政府在2009年3月高調舉辦健保改革「高峰會」,美國健康保險計畫公司(AHIP)的總裁、健保業商會等都參加了,單一保險人制度的支持者卻沒有受到邀請。http:///www.pbs.org/wgbh/pages/frontline/obamasdeal/etc/cron.html;http://www.pbs.org/newshour/updates/health/jan-june09/healthcare_03-05.html
  7. 最廣為人知的當然是,銀行在由國會於2008年和2009年核准的計畫(全名叫做「問題資產援助計畫」,Troubled Assets Relief Program;TARP)中,取得巨額紓困金,金額高達7,000億美元。很少人瞭解,華爾街和各大銀行實際上從各種公共援助計畫中,得到上兆美元;說得更清楚一點,這些援助計畫很多都非常複雜,它們實際上沒有花到納稅人錢,就提供了龐大的政府補貼;許多提出來的計畫並沒有完全實施,而華爾街的企業和銀行已經償還大部分他們由TARP所得到類似貸款的援助款項。這些補貼金的金額可謂無法計數,如果沒有政府干預的話,華爾街很可能就此崩潰。(http://www.sigtarp.gov/987egapograbme123654/J09-3-SIGRTC.pdf)。羅夫‧奈德(Ralph Nader)在幾年前對國會的證詞中提到,政府還提供了大量補貼金給其他各式各樣的公司。
  8. http://www.nader.org/releases/63099.html
  9. 請參考「美國公民願景組織」(People for the American Way)委由「哈特研究協會」(Hart Research Associates)於2010年6月6-7日 進行的全國調查:「透過無上限的企業支出保護民主」(Protecting Democracy from Unlimited Corporate Spending)。(查看調查報告可至: http://www.pfaw.org/sites/default/files/CitUPoll-PFAW.pdf ;更多資訊可上:http://www.pfaw.org/press-releases/2010/06/new-pfaw-poll-shows-americans-want-action-to-correct-citizens-united)。調查結果發現:

字幕與註解

民主國家? 現代企業的特徵 企業不是人 人民站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