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報日期:2000-04-24
本期發刊日:2012-11-01
|
||||||||||||||||||||||||||||||||||||||||||||||||||||||||||||||||||
|
||||||||||||||||||||||||||||||||||||||||||||||||||||||||||||||||||
|
◎ 本網頁最佳顯示瀏覽器為 Firefox 及 Chrome 。 | |||||||||||||||||||||||||||||||||||||||||||||||||||||||||||||||||
高級PVC??=高級邪惡小心!優質網購與高檔百貨也潛藏許多PVC毒塑膠!這幾週我們接到兩個讀者的投書,告訴我們兩家知名的公司使用PVC材質製造的商品。 其一是由lativ米格國際所販賣的兒童皮衣,使用約63%的聚氯乙烯原料。另一則是由新光三越所代理、打著英國百年品牌哈羅德(Harrods)的“經典PVC”系列手提袋。Lativ在台灣年輕一輩中是評價很高的網購公司,標榜「平價且高品質」的服飾,予人材質優良,設計簡約,價格合理的良品形象。而Harrods則是英國知名百貨公司,販賣包括香水、時尚配件、各式禮品食物等精緻的高檔產品,標榜高品質的路線,也在消費者心中建立奢華的形象。但這兩家引領大眾消費,同樣標榜高品質的公司,卻都使用了PVC這樣的邪惡材質,讓我們感到驚訝。這更提醒了讀者,不能只看品牌,更要注意商品標示,看其是否充份揭露資訊(如材質),以避免把毒帶回家,瘦了荷包又危害環境與自己的健康。另外也要注意,所謂的「高級」、「經典」,常常是廣告辭彙,還有某些醫療產品標榜的「醫療級PVC」,也是一樣。其實只要把「PVC」換成「邪惡」兩字,「高級PVC」就是「相當高級的邪惡」,這樣你就不會被廣告詞所迷惑。 PVC材質最讓人憂心的地方,除了其可能添加DEHP等鄰苯二甲酸酯類的有毒塑化劑,會於使用過程中溶出,干擾使用者的內分泌而影響健康外,是其整個生命過程都會產生極大的危害。生產PVC,是要先由氯與乙烯合成二氯乙烷(EDC),再以熱裂解的方式將EDC脫去氯化氫變成氯乙烯(VCM),然後再將VCM聚合成PVC。在這過程中,所牽涉到的物質幾乎都是有毒的。氯是神經毒氣,二氯乙烷為可能致癌物,而氯乙烯也是會導致肝癌的已知致癌物。廢棄時因其含氯,與碳氫化合物一起燃燒時,就會產生戴奧辛類化合物。戴奧辛和DEHP等塑化劑一樣都是會干擾內分泌的環境荷爾蒙,但毒性更強上百萬倍,號稱世紀之毒,會影響人體的免疫系統與生殖系統,而且也會導致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更是一已知致癌物。因此我們一直致力於反對PVC的使用。 慶幸有愈來愈多讀者深知PVC塑膠的邪惡,並成為我們的眼線,找出市面上到處都有的PVC塑膠。關於這兩位讀者的投書,我們已去電向米格國際和代理哈羅德的新光三越公司反映,但對方的回答一個是表明會轉達並回覆後就石沈大海,另一個則表示他們沒有辦法。因此我們已正式發函給這兩家公司,期待他們能夠堅守企業責任,拒絕PVC這樣的邪惡塑膠,讓販賣的產品符合自己的企業形象。我們也希望民眾能一起向這兩家公司反映,說出不想要使用這種產品的心聲。 ------------------------------------------------------------ ◎米格國際的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pages/lativ/231857753525939 ◎新光三越的電子信箱 service1@skm.com.tw |
||||||||||||||||||||||||||||||||||||||||||||||||||||||||||||||||||
揪出PVC、自己DIY如果朋友們檢測到疑似PVC或PVDC的商品或包裝,如食品包裝材料、生活日用品、玩具等,請Email告知本協會,並提供以下相關資料,包括:商品名稱,製造商、販售商(或購買地點)、購買時間、照片2-3張(分別顯示商品外觀、產品標示或材質標示)、採用PVC等含氯塑膠的部位(商品本身或其包裝),還有您的稱呼與連繫電話,協會將在確認無誤之後公布,並正式發函製造商企業主, 監督其改善。 如果手邊沒有工具不方便自行檢測的朋友,亦可以將您所蒐集到的『可疑物品、包裝袋等』寄給協會,由我們來鑑定,但請註明購買時間、地點,並請保持包裝袋上的任何標示完整。 謝謝囉!請大家一起來改善我們的環境吧! |
||||||||||||||||||||||||||||||||||||||||||||||||||||||||||||||||||
採取行動雖 然PVC廣泛應用於各種產品,但大部分的產品都可找到技術與市場均相當成熟的替代材質,而且一般這些替代材質對環境或使用者的危害均小於PVC,比如泛用塑膠中的PE、PP,即可取代大部分的PVC產品。更何況,PVC製的許多產品,是不必要的,可完全避免使用的。因此,淘汰PVC是完全可行的。 以下,是你可以採取的行動:
更多資訊請見:/archive/Anti_PVC/pvc-index.htm |
||||||||||||||||||||||||||||||||||||||||||||||||||||||||||||||||||
台灣水產養殖產業的沉痾-逃避問題與引進外來種台 灣水產養殖已有300多年歷史。原生種虱目魚是台灣南部的家魚,也是台灣水產養殖之濫觴。早期中國四大家魚隨漢族先民由中國引進來台;吳郭魚則是在1946年自南洋引進,也是台灣那個糧食匱乏年代,提供廉價蛋白質主要的淡水養殖魚類。1960年代後期,台灣改以外銷與經濟掛帥,養殖魚種由草食性的淡水魚種,逐漸拓展到食物鏈上方的肉食性魚種,養殖方式由粗放式的食物生產導向,轉向超集約化單養的生意導向;80年代起的鰻魚和近期石斑魚養殖是最顯著的例子。 突破種魚在人為圈養環境自然產卵的瓶頸,分工量產餌料生物,分期大量生產種苗,形成產業鏈,是台灣水產養殖的強項特色之一。但是盲目一窩蜂搶進、導致生產過剩,產銷失衡,價格崩盤;另外養殖環境汙染惡化,又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海水倒灌、國土鹽化,面臨自然生態的反撲;此外長期濫用化學藥物(荷爾蒙、抗生素)、終至疫病爆發無法解決問題,進而頻繁改變養殖明星物種,甚至引進外來種企圖逃避問題,如此的惡性循環一再重演,卻也是台灣水產養殖的沉痾。 因為引進外來種,台灣付出許多痛苦的社會成本與不可逆之環境代價。例如最近報載台北市公園內出現強勢外來物種-美國螯蝦肆虐,當初水族業者引進當水族觀賞用,熱潮一過旋即被棄養。但美國螯蝦不僅適應力強、繁殖速度快,又具攻擊性,不但滅絕公園池中原生物種,且嚴重破壞國內淡水棲地生態平衡。又如吳郭魚(一度改名為台灣鯛)為目前台灣水產養殖產量之冠,締造外銷產值是台灣經濟功臣;但同時牠也攻陷台灣所有主要河川,是台灣原生魚種的剋星與生態殺手。農委會林務局2012年10月出版的《台灣淡水魚紅皮書》即宣稱「日月潭90%的原生物種已經被強勢的外來物種淘汰掉。」 最離譜的是台灣農政主管機關與地方父母官,居然在沒有審慎評估提出周延計畫之下,即率先引進外來種(例如紅鼓魚、大閘蟹等),事後也不見被糾正處罰與彈劾。據中研院研究指出,90年代由美國德州引進的海水紅鼓魚已衍生台灣本土生態危機,是口誅筆伐的入侵種。國際也報導原產地於亞洲的中國大閘蟹,隨著壓艙水蔓延入侵而定居於歐洲和北美,已毀壞當地生態系統。除了和當地原生物種競爭及排擠減少當地原生物種之漁獲外,中國大閘蟹的穴居性也導致堤岸的損壞和排水系統的阻塞。農委會下屬兩個單位林務局(禁止外來種)與漁業署水試所(引進外來種),公然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最精神錯亂,令人瞠目咋舌,教人無所適從。 由於每年造訪台灣的颱風、豪雨、洪水頻繁,況且又有極端氣候的推波助瀾(例如2009年的莫洛克颱風);加上逃逸、人為棄養與宗教放生等及台灣保育單位的無作為,有意無意間,今天以增加人民收益為名,刻意引進的水產養殖外來種——大閘蟹,對脆弱的台灣島嶼生態多樣性之衝擊與重大戕害,由過去福壽螺、吳郭魚、琵琶鼠、大肚魚等水生與陸生入侵種的經驗和教訓,將指日可待,只是不曉得何時爆發。屆時對台灣的物種、生態系服務、糧食供給、國民的健康與經濟的負面效應與不良後果,恐將不可收拾,豈是短期效益可彌補。 作者:郭金泉/台灣國立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 海洋台灣文教基金會董事/看守台灣協會理事 本文 簡版刊載於10月29日立報看守台灣專欄 |
||||||||||||||||||||||||||||||||||||||||||||||||||||||||||||||||||
揭露政府部門的碳排放雖然台灣有公布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但對於政府部門本身的排放有多少呢,則從來沒有計算過。因此各部門在宣導其節能減碳結果時,往往沒有客觀依據,也缺乏公信力。因此政府應儘速建立制度,定期揭露其本身的排放,以昭公信。 根據目前中央政府正在審議102年的總預算,各部會共編列100億元的油料費與54億元的電費,預計將消耗3.021億公升的汽油與15.5億度電。依環保署溫室氣體盤查建議值,每公升汽油排放2.26公斤二氧化碳,另依能源局公告,每度電排放0.612公斤二氧化碳,故中央各部會消耗的這些油、電,約將排放163.2萬噸的二氧化碳;若以中央部會二十一萬人計算,相當於這些公務員每人每年因公務排放了7.8噸二氧化碳。由於一噸二氧化碳的體積約有550立方公尺(在常溫常壓下),因此163.2萬噸的二氧化碳的體積有89,760萬立方公尺,大概可灌滿718個東京巨蛋。 油電是政府部門排放二氧化碳的主要來源,除此之外,各部會的文件印刷、人員差旅與公共工程等,也都會排放二氧化碳,只是因為計算複雜,在此先不列入計算。但對於目前行政院推動的「四省運動」(省油、省電、省水、省)紙,成果必須反映在總預算中,並揭露碳排放相關資訊,不能只是口號。英國為了確保達成京都議定書的減量承諾,以及國家的溫室氣體減量目標,其政府定期向國會提出「碳預算」,說明國內各部門的溫室氣體排放趨勢,以及相關減量政策。除此之外,英國政府還以身作則,制定各公務部門的減量目標。「碳預算」相關作法,值得台灣效法。 中央政府各機關油電預算金額 單位: 億元
註1. 98-100年為實際數,101年為法定預算數,102年為預算數 中央政府各機關油電使用量 單位:億公升;億度電
註. 本表之數據,係依預算金額與該年度平均油價與電價推估出。 中央政府各機關碳排放量 單位: 萬公噸二氧化碳
註1. 依環保署公告,每公升汽油排放2.26公斤二氧化碳 作者:陳鴻達/看守台灣協會會員 本文 刊載於10月22日立報看守台灣專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