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生態系列叢書 E012     

      2012世界現況邁向永續繁榮

守世界研究中心著;

看守台灣研究中心/台灣師大翻譯研究所 /輔大跨文化研究所 合譯

 售價:新台幣400元
ISBN 978-986-85541-4-6 (平裝)    17 x 23 公分    2012年7月 初版


毒物星球封面

《購買優惠》

1. 年底 [2012 / 12 / 31] 前購買八折優惠,每本340元(含掛號費20元)

2. 購買5本以上,每本320元(以掛號寄出,免掛號費)

3. 購買各年度《世界現況》,加購《毒物星球1》 等其他看守台灣書籍季刊, 則加購項目的掛號費免計。

 


1992年里約地球高峰會上,各國政府為永續發展許下劃時代的承諾——打造更好的經濟系統,以同時提升人類與生態系健康。里約會議後二十年,期間又經過數次高峰會,人類文明卻從沒有像現在如此瀕臨生態崩潰,三分之一的人口貧窮不已,且地球人口越來越多,估計未來四十年內還會增加20億人。大量人口使得城市無力容納,生態系統也越來越衰敗;在如此困境下,我們究竟要如何達成全球平等共享的永續繁榮?

為了讓這些重大議題在聯合國里約+20高峰會上及會後得到更好的討論,《2012世界現況:邁向永續繁榮》收錄了創新方案、創意政策和各種新策略,以引領21世紀的人類往永續發展的方向邁進。本報告邀請各國專家共同撰稿,全面檢視全球經濟與永續性的現況,為迫在眉睫的環境與人類危機提供具體解決方案,並提出經濟體制的改革路線,以促進生態健康和繁榮。

《邁向永續繁榮》是看守世界研究中心旗艦出版品「世界現況」系列的最新力作,本報告為重大全球議題提供的研究資料和政策指南,一向最受推崇也最具權威。《2012世界現況》凝聚了過去三十年的經驗,以清晰、務實的眼光分析當前全球生態現況,探討有哪些經濟 驅力在改變生態系——以及我們該如何打造永續而公平的未來經濟。

探討永續發展的頂級年度報告 —— 全球掃描公司(GlobeScan),《永續專家調查報告》

關於全球環境......最全面、最新、也是最受歡迎的摘要報告 ——威爾森(E.O. Wilson),普立茲獎得主


 

【目錄】

中文版序暨謝辭 -------------------------------------------------------吳焜裕 iv

謝誌 ---------------------------------------------------------------------------- vii

目錄 ---------------------------------------------------------------------------- xii

方塊、圖表 -------------------------------------------------------------------- xiv

------------------------------------------------------------- Luis A. Ubiñas xvi

前言 -------------------------------------------------------- Robert Engelman xix

世界現況:一年回顧 -------------------------------------------------------- xxiii

第一章

塑造人人受益的綠色經濟

 

1

 

Michael Renner / 鄭益明

 

第二章

過度開發國家的經濟去成長之道  

28

 

Erik Assadourian / 黃晶晶老師授課班級學生

 

第三章

共融且永續的都市發展規劃

 

51

 

Eric S. Belsky / 陳宏淑老師授課班級學生

 

第四章

邁向永續運輸

 

72

 

Michael Replogle, Colin Hughes / 隴黔霈

 

第五章

資通科技創造公平永續的宜居城市

 

91

 

Diana Lind / 黃思瑜

 

第六章

衡量美國城市的永續發展  

107

 

Eugenie L. Birch and Amy Lynch / 吳恬綾、陳維真

 

第七章

再造企業

 

122

 

Allen L. White, Monica Baraldi / 李根芳老師授課班級學生

 

第八章

永續治理的新全球架構

145

 

Maria Ivanova / 汝明麗老師授課班級學生

 
建立永續繁榮的政策工具箱

 

163

 

Erik Assadourian / 王筑琪

 

第九章

阻止人口成長到90億的九個策略

 

166

 

Robert Engelman / 許惠萍、瞿慎思

 

第十章

從「綠」建築到永續建築

 

177

 

Kaarin Taipale / 謝承諭

 

第十一章

永續消費的公共政策

 

188

 

Helio Mattar / 洪佩瑩

 

第十二章

巴西內外企業總動員

 

200

 

Jorge Abrahão, Paulo Itacarambi, Henrique Lian / 胡家璇

 

第十三章

培育一個永續的未來  

211

 

Monique Mikhail / 張蕎韻、吳啟瑞

 

第十四章

氣候危機下的糧食安全與公平正義

223

 

Mia MacDonald / 陶曉航

 
第十五章 生物多樣性:對抗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235

  Bo Normander / 蕭人瑄  
第十六章 支撐永續繁榮的生態系服務  

246

 

Ida Kubiszewski, Robert Costanza / 翁億齡、甘宸宜、劉欣怡、陳奐宇

 
第十七章 氣候危機下的糧食安全與公平正義  

255

 

Joseph Foti / 蔡宜倩

 

 

 

 

附註   266

索引

 

303


路依•烏比那(Luis A. Ubiñas)

福特基金會董事長

  

        自1992年里約地球高峰會以來,已過去將近一個世代,現在世界的面貌已大不相同。稱地球為家的人口增加了15億人,且有大半的人口住在都市裡。快速全球化的經濟、大量的移民潮與遷移潮以及資訊科技的革命,在在意味著人類之間前所未有的緊密。

        但這對於永續發展而言,究竟代表什麼意義?里約+20地球高峰會正是回答這問題的時機。在這個高峰會上,人們將探討如何駕馭這些快速的轉變,以促進永續,同時儘可能讓更多人們的生活獲得改善。

        這也是本年度《世界現況》的主題,而福特基金會很榮幸能夠予以支持。本書中的新思潮、新工具以及令人振奮的想法,再次向我們證明,永續地球靠的不僅是國際會議所作出的關鍵決議,同時也仰賴無數個千變萬化的社區所展現的創新、能量及承諾。

        本書也清楚說明,若我們想要打造一個真正永續的經濟,要在不犧牲人類未來環境的條件下促進當今人類的發展,毋寧是一項極大的挑戰。我們已看到人類社會的驚人進展,包括生態系服務的價值獲得了更正式的肯定、再生能源的日漸成長、以市場為基礎的環境管理工具的開發應用,以及永續的實務作為得到製造和運輸等重要部門的採用。然而,這些行動都還未能減少我們對我們自己或後代子孫未來的傷害。

        主要問題仍在於,人類社會要如何轉型至永續經濟以及這樣的轉型是否有助於解決第二個憂患:地球上許多人們過的貧苦生活。比如,綠色技術是否能帶來優質的工作,同時改善貧窮國家的生活水準?或者這種技術的經濟利益主要仍掌握在富人手中,從而進一步擴大貧富差距?肯定森林的經濟價值是否可讓農民與原住民更容易取得自然資源並從事永續的生計?或者會對地方社區的土地使用帶來新的限制?我們是否會善加利用世界各地傳統文化的豐富多樣?或者他們的寶貴傳承會被全球化給洗刷一空?

        這些都是無法簡單回答的複雜問題。但本書中的想法宛如明燈,對規劃我們的未來藍圖大有助益。本書內容也呈現了世界各地的夥伴們一再見證的寶貴教訓,而我們相信,不論是在里約+20峰會或是之後,這些教訓都將是永續議程的核心。

        首先,我們可以從本書中很清楚地看到,公民社會的積極參與是達成永續發展的關鍵。要透過綠色經濟來達成里約+20峰會消除貧窮的目標,必須要有公民社會團體的充份參與。為此,福特基金會支持形形色色的團體在該高峰會的籌備階段表達他們的期望與關切;並補助倡議團體、公民社會組織與學者的國際網絡,支持他們在住宅、運輸與森林管理等關鍵議題上的努力。這些利害相關者體認到,重大的經濟轉型對於窮忙族及其他弱勢族群而言,既是機會也是挑戰。我們需要他們的聲音;他們的積極參與決策過程,將為下一套國際協議帶來公信力,確保利益能夠雨露均霑,負面衝擊能得到審慎的管理。

        其次,我們一再地看到,賦予農村人口力量,讓他們扮演自然資源的管理者角色,對於對抗氣候變遷具有重大效益。世界各地的森林並不只是眾多人口的家,也是他們的重要生計來源。這些住在森林裡的人口主要是原住民或部落民族,對於他們來說,森林是食物、能源、醫藥、住宅與收入的來源。讓他們能夠擁有與管理他們所居的森林,或許提供了他們保育這些自然資源的最大誘因。促進這些社群對於所居森林(與其他自然資源)的管理權,不僅可行也很成功,是許多國家可以學習仿效、也必須加以學習仿效的模式。

        最後,我們可以清楚見到,都市發展與全球許多城市的大幅成長,應成為任何討論永續未來的重點。城市的狀況已成為攸關世界一半人口生活的重要議題;而且未來四十年,世界的預期人口成長(約23億人)幾乎都將發生在都市地區。雖然某些人煩惱著快速的都市化,我們卻看到龐大的可能性。都市的成長可以提供龐大的機會,讓我們可以透過集體的努力,擴大經濟機會,提供人們就業與服務的管道,為其帶來收入、增加存款,並助其獲得社會接納,同時可保護環境。但為達到這樣的成果,我們必須要有徹底的心態轉變,以新的方式來看待城市與思考都市發展,以密集度、多樣性、明智的土地利用規劃、規範化為依歸。我們集體處理都市化的方式,將決定數十億人口的命運以及地球的永續性。

        以智慧與信念引領未來,將是我們的後代子孫,包括我們孩子與孫子的後代子孫,對於我們今日的期待與希望。他們期待我們不僅要考量現在,也要考量未來;不僅要考量自身,也要考量到他們。在我們高舉新的永續願景以彰顯里約高峰會二十周年之際,我們將有機會善盡我們長遠的責任,管理那些維繫我們生存的自然環境與人為環境。讓我們好好把握此時此刻,為永續未來而努力!


前言

Robert Engelman

President, Worldwatch Institute

有時,似乎只有那些懷疑聯合國和大政府主義的人,才會認為聯合國環境會議具有影響力。起碼在美國,最近和《二十一世紀議程》(1992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所達成的協議)有關的新聞,是在報導某些激進派的想法,他們指控這份協議是一場危險的陰謀,目的是沒收財產和重新分配財富。現在用YouTube搜尋這個關鍵字眼,可能找到的都是這種煽動的想法,而非任何對人類未來充滿希望的想像。這本該是一件令人發噱的事,但我身為里約盛會的參與者,當年和數千位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士一起想像未來公平正義和永續環境的二十一世紀,如今見到這種情形,不禁悲從中來。

讓時間再往前推二十年,回到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第一次聯合國環境會議的1972年,光陰虛度之感猶為強烈。在距離本書付梓整整將近四十年前,環境科學家唐妮拉米道斯(Donella Meadows)就在《新聞周刊》(Newsweek)上指出,如果將繁榮立基於無止境的經濟及人口成長,將會在資源有限的地球上導致悲劇的後果。1972年時還沒有跡象顯示人為氣候變遷的迫切性,或警示廉價化石燃料的終結;四十年後的今日,這些證據舉目皆是,然而這種成長模式,仍舊支配著世界。

2009年,在令人失望的哥本哈根氣候變遷會議結束後幾週,當時的看守世界研究中心董事長弗雷文(Christopher Flavin)建議,以即將到來的聯合國永續發展會議(亦稱為里約+20高峰會)做為《2012世界現況》的主題,那時我竟感到猶疑不決,原因即在於此。當然這會議的主題——就業、能源與糧食等等——都和本研究中心的任務與工作密切相關且至為重要,但我懷疑這些會議究竟能有什麼成果,甚至對關切環境議題的讀者又有何重要性?

2011年中,我接下了看守世界研究中心的董事長,之後有個方法說服了我,讓我決定接受弗雷文的想法;這方法就是不把焦點放在會議本身,而是會議要討論的那些重大議題。進入二十一世紀已經12年,要帶領全世界人類(已突破70億)共享繁榮,且不讓後世子孫接手嚴重暖化、資源短缺、生物耗竭的地球,我們所剩的時間相當有限。然而即使已有強而有力的科學證據證明人類身陷困境,各國政府仍無法制定政策以大幅降低環境風險,並促進公平的人類發展。

如此令人痛苦的失衡,即已構成再次參與環境高峰會的充份理由,儘管要花錢、花時間和排碳(沒錯)。在我寫這篇前言時,鮮少有媒體關注即將來臨的里約高峰會,而且各國國家領袖是否參加都還是未知數。甚至連非政府組織的行動,都不若1992年里約高峰會時;在我記憶中,當時高峰會前即有數月之久的創意激盪,而這次的會前行動可說是寥寥無幾。然而就如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的薛爾(Jacob Scherr)指出:高峰會無論如何都會舉辦。屆時聚集的不只是政府代表、發展專家和聯合國官員,還有數以千計的公民行動者及其他公民社會的代表;這些人將共同思考,如何讓資源有限的世界永續地供養人類,讓每個人都能飽足。這裡蘊藏了一個契機——也是本書主題的由來。在資深研究員雷納(Michael Renner)和阿沙杜利安(Erik Assadourian)的共同掌舵下,加上新合作的出版商「島嶼出版社」的背後支持,本年度《世界現況》計畫將把焦點放在這個重要的歷史時刻,而非聚焦在這個歷史時刻上成為目光焦點的某個城市和某個會議。

在某個時間點上,溫室氣體排放應該要達到高峰而後下降;在某個時間點上,人類的生育率應該要下降到不會再刺激人口持續成長的水準;在某個時間點上,人類發展應該要達到某個基本水準,讓所有人都能取得適足的安全用水、營養食物、低碳能源,還有合宜的健康照護、教育和住宅。19721992年的聯合國會議(及後續數個會議),都大膽地要求各國政府為全球環境和發展採取強有力的行動;時至今日,我們可以期待,建立永續社會的想法已經廣佈而且成熟,最佳時機已經到來;我們可以期待,儘管仍有許多阻礙和政治上的掣肘,許多政府和非政府的人員今年都可感覺到馬丁路德金恩博士(Martin Luther King, Jr.)當年的呼籲:「現在正是萬分急迫的時刻」(the fierce urgency of now——儘管背景不同但情境相似——並且思考大幅且快速地改變方向。

本書的內容和理念,並非是做為里約高峰會的討論藍圖而設計,而是為了會議志在達成的改變提出建議,不論會前會後都值得參考與實踐。這本書是看守世界研究中心一個更大計畫的核心,該計畫至少將持續到2012年底,目的是吸引更多人關注我們必須採取重大行動的事項並提供創見,這些事項如:綠色工作、營養食物、永續能源、安全用水、健康海洋、繁榮都市、減少毀壞性災害的頻度與強度‒―簡而言之,就是著眼於全世界在未來幾世紀都能持續共享的繁榮。請密切注意我們的網站:www.worldwatch.org,裡面有更多資訊,更深入的文章,論壇消息和其他相關活動,包括世界各地出版夥伴翻譯發行、超過20種語言的《2012世界現況》。

最重要的是,請為里約+20高峰會及會後的後續行動,貢獻您的心力和想法。不論各國總統、國會及這些會談有沒有達成什麼目標,通常都是社會運動及公民行動,激發出最重大的改變。當年的民權和女權運動就是如此,環保運動也當如此。無論世界環境及人類發展的現況處於何種時刻,總還有希望存在,而我們也必須經營長遠的未來。我們希望這本書能在眾多指引未來方向的大合聲中,佔有一席之地


回到出版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