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報日期:2000-04-24
本期發刊日:2012-03-20
|
||||||||||
|
||||||||||
|
◎ 本網頁最佳顯示瀏覽器為 Firefox 及 Chrome 。 | |||||||||
反對政府拿民眾健康,交換政治利益,請加入「反美牛聯盟粉絲團」 |
||||||||||
使用非PVC點滴袋的醫學中心,加油!當官方口口聲聲說其他國家都還沒有立法禁用PVC而退縮不前的情形下,其實許多國家早已在淘汰PVC的步伐上往前邁了一大步。以會直接 危及病人健康 的PVC點滴袋為例,據了解東亞以及東南亞許多國家都已不再使用或很少使用,反觀我國仍有高達三分之二的醫院在使用含塑的PVC點滴袋(見政府不作為 國內高達三分之二醫院使用含塑PVC點滴袋),而使我國在這一方面成為實實在在的落後國家。 在官方不作為的情形下,為鼓勵國內醫院以民眾健康為優先考量,我們就國內醫學中心使用點滴袋材質的情形稍作調查,並將使用比較安全替代 材質(不含塑化劑且 符合PIC/S GMP認証的PP軟袋)的醫學中心醫院公佈出來,希望其他醫院能夠跟進,也做為民眾就醫時的參考。如果資料有所疏漏,還請各醫學中心來信指正。其他層級醫 院的點滴袋材質使用情形,我們在調查後也會陸續公佈,敬請期待。 使用不含塑化劑且 符合PIC/S GMP認証PP軟袋的醫學中心醫院:
|
||||||||||
揪出PVC、自己DIY如 果朋友們檢測到疑似PVC或PVDC的商品或包裝,如食品包裝材料、生活日用品、玩具等,請Email告知本協會,並提供以下相關資料,包括:商品名稱, 製造商、販售商(或購買地點)、購買時間、照片2-3張(分別顯示商品外觀、產品標示或材質標示)、採用PVC等含氯塑膠的部位(商品本身或其包裝),還 有您的稱呼與連繫電話,協會將在確認無誤之後公布,並正式發函製造商企業主, 監督其改善。 如果手邊沒有工具不方便自行檢測的朋友,亦可以將您所蒐集到的『可疑物 品、包裝袋等』寄給協會,由我們來鑑定,但請註明購買時間、地點,並請保持包裝袋上的任何標示完整。 謝謝囉!請大家一起來改善我們的環境吧! |
||||||||||
採取行動雖 然PVC廣泛應用於各種產品,但大部分的產品都可找到技術與市場均相當成熟的替代材質,而且一般這些替代材質對環境或使用者的危害均小於PVC,比如泛用 塑膠中的PE、PP,即可取代大部分的PVC產品。更何況,PVC製的許多產品,是不必要的,可完全避免使用的。因此,淘汰PVC是完全可行的。 以下,是你可以採取的行動:
更多資訊請見:/archive/Anti_PVC/pvc-index.htm |
||||||||||
瘦肉精、人民驚當初台灣在放寬美國牛肉及其產品進口時,為了確保國人食品安全,定下「三管五卡」措施,所謂「三管」,就是要管源頭、管邊境、管市場; 所謂「五卡」,是要 透過核、標、開、驗、查等五道關卡,同時規定不得檢出瘦肉精萊克多巴胺,來確保其安全。然而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於2012年3月8日發表針對市售15件牛肉 商品的瘦肉精抽樣結果,竟發現有4件美牛驗出1ppb以上的「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的檢出率竟高達26.6%,形同台灣政府遭美國政府公然「霸凌」,「三 管五卡」的失靈,不但突顯台灣政府的無能,更埋葬執政者的誠信。 2012年3月8日馬英九總統突然宣佈以「安全容許、牛豬分離、強制標示、排除內臟」,對飼料添加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牛肉「有條件解 禁」,大部份的國民黨 立委也從強烈反對轉支持。2007年8月20日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明確表示,反對政府擬開放美國豬肉使用瘦肉精,但國內豬肉卻禁用瘦肉精,馬英九說這 是「一國兩制」的行為。而今貴為總統的馬英九,正準備執行美國牛可含瘦肉精的政策,而台灣養牛業者對飼料添加瘦肉精萊克多巴胺需向農委會提出申請,這是否 也是「一國兩制」?從反對到通過,馬英九總統的改變是品德教育的欺騙還是權力的傲慢? 該借鏡的故事,1938年英國醫生所合成的二乙基人造雌性激素(簡稱DES),在人體中可發生類雌性激素之功能,被醫界認為是仙丹。早 期用來治療婦女之流 產和早產問題 ,進而被廣泛應用於協助產後母親停奶、治療小孩粉刺、攝護腺癌、淋病,其至抑制長得太高的十幾歲小女孩的成長高度。農人也大量應用DES為家畜之食品添加 劑,或從頸部、耳部植入,以加速雞、牛和其他家畜的生長。1957年美國中西部的養貂業發生母貂的生育問題,原因是母貂吃了以DES餵食的雞雜碎。30年 後,也就是1966~1969年間,波士頓醫院(哈佛大學的教學醫院)的醫生發現,原本只會發生在年紀大於50歲之婦女的陰道癌,居然發生在15~22歲 的年輕女孩身上,令他們驚訝的是8位患者中,有7位她們的母親在懷孕的最初3個月時曾服用DES。但在懷孕20週後才服用DES的母親,所生下的女孩則未 發現類似的病變。 而瘦肉精真的安全嗎?一篇人類流行病學研究指出,與萊克多巴胺同屬「乙型受體素」的安胎藥成分「特布他林」,經孕婦服藥後產下自閉症嬰 兒風險,比未服用者 高出四倍之多。歐盟針對萊克多巴胺安全評估報告中所引用一篇研究指出,經餵食高劑量萊克多巴胺的雄鼠會出現睪丸變小的現象。面對爭議性這麼大的民生議題, 政府實應透過公民投票,由人民共同決定未來。 作者:黃煥彰/中華醫事科技大學
護理系副教授 本文 簡版刊載於3月19日立報看守台灣專欄
|
||||||||||
專家會議陽光 化、政治決策民主化近來引發社會高度關注的禽流感疫情隱匿爭議,以及行政院匆促宣布將「有條件解禁」添加萊客多巴胺的美牛進口,都凸顯出政府決策體系的封 閉蠻橫,也引發民眾 對食品安全與健康風檢的疑慮。在兩起事件中,官方往往以科學作為合理化政府決策的擋箭牌,聲稱「缺乏科學證據證實瘦肉精對人體有害」,或者推稱疫情爭議只 是「高低病原判定問題」。 無獨有偶地,美牛與禽流感爭議都暴露現行專家會議與決策模式的限制。首先,科學研究可能受限於當時的提問與技術,也往往具有高度不確定 性。舉例來說,目前 沒有專家有能力預測原本就不斷變異的病毒究竟哪一天會發展出人傳人的能力,沒有專家能斷定病毒變異的原因(究竟是自然漂移還是疫苗誘發),各國專家們對於 只有六個受試者的人體研究能否用來推定瘦肉精殘量標準也沒有共識。當政治決策遇上這類缺乏完整科學定論的狀況時,德國環境法裡採用的「預警原則」 (precautionary principle),應可作為政治決策的參考,以避免讓民眾承擔不採取預警措施的未知風險。很遺憾地,在兩起事件中,府院和行政官僚卻寧可在專家共識與 精確科學證據形成之前低估風險,或是讓風險個人化,使得健康與安全淪為一個昂貴且未必有保障的個人選擇(像是「你可以選擇吃有機食品或不吃美牛」)。 此外,專家討論過程往往淪為黑箱,由官方片面決定誰是專家,以塑造出專家已達成共識的一言堂;或者如紀錄片導演李惠仁質疑的,利用研究 資源補助來箝制專家 的意見表述。在行政院召開美牛跨部會專家會議過程裡,就數度出現受邀專家公開抗議討論過程不公開,或事後表示會議結論被府院曲解為美牛開放背書,也有專家 直指有「被騙的感覺」。美牛與禽流感事件中專家的尷尬角色,乃至前防檢局長主導會議結論的錄音公佈,皆突顯出政策討論與決策陽光化的重要性。倘若真如政府 強調,科學證據為決策的重要基礎,專家會議更應公開透明。政院若能主動公告會議紀錄甚至播送會議過程,不但有助於消除公眾對專家是否秉持專業立場的疑慮, 鼓勵與會專家秉持專業提供建言,更可以成為科普教育與政策溝通的管道,並讓公眾有機會檢視專家與行政官僚的討論與過程,落實行政責任的透明化。 再者,縱使專家學有專精,也未必樣樣皆通。專家對問題的理解與提出的解決方案可能受限於學術專業。舉例來說,病毒學家或獸醫專家有能力 判斷高病原與低病原 病毒,卻未必能完全闡明生產、加工、銷售、甚至跨國運送過程對食品安全所造成的風險。貿易專家與經濟學家或許可以估計美國簽訂貿易暨投資框架協議 (TIFA)對國家進出口產業帶來的利益或衝擊,卻未必考量到健康風險可能加重國家健保負擔。傾向專精化的專家會議往往容易導致將焦點放在狹隘的技術爭議 上,把問題轉化為技術、標準、管理問題,爭論著氨基酸序列、死亡率、毒物殘量標準,而不去檢討工廠化大量養殖、農業藥品濫用、以及國家管制執行的困難所造 成的健康風險。專家與行政官僚因此往往不去探討農民私自採用非法疫苗的結構成因,不去檢討「三管五卡」為何失效,也疏於傾聽消費大眾對食品安全的憂慮。要 避免專家會議淪於技術論爭或背書大會,專家會議應該更為多元開放,政策諮詢討論過程不僅應該廣邀不同專業領域的專家提供意見,更應該開放民間團體與相關公 民代表(作為非學術領域的專家)一同參與討論,積極尋求專業與社會共識。 美牛與禽流感事件所造成的高度社會關注與爭議,暴露了現行政府決策模式與專家會議的限制。不少民眾都質疑在高度民主化的台灣倉促宣布開 放美牛的正當性,甚 至懷疑起政府與專家的誠信。當政府越來越強調決策的科學基礎時,如何避免專家淪為不民主決策的護身符,健全化專家角色,提供公共參與的平台,更是一個民主 社會與政府不能不去面對的重要課題。 作 者:簡妤儒 /社會學博士候選人、看守台灣協會研究員
本
文簡版刊載於3月12日立報看守台灣專欄 |
||||||||||
民眾為何要被迫 承受不公平正義的風險?日前一位自稱風險評估專業的溫啟邦醫師撰寫文章,認為美牛風險比騎機車低,文章內容呈現出溫醫師對風險本質的誤解,而這種觀點顯然也是 馬政府在專家會議做 出還沒有足夠證據可以證明瘦肉精風險程度的結論後,就貿然有條件開放、漠視民意的基本心態之一。本文將針對這種謬誤觀點提出澄清以正視聽。 選擇機車作為交通工具的原因很多,對多數的機車騎士,應該是志願跨上機車,在啟動那一瞬間,應該是對自己的技術與機車性能有信心。一位 騎士在騎車出門時, 如果想到這趟出去可能會發生車禍,因為台灣的統計資料顯示騎機車發生車禍的機率高,他心理會提醒自己要小心,注意來車、路況與交通號誌,因為台灣多數的民 眾都是理性的自我風險管理者。騎機車發生車禍往往出於一時疏忽或是有人不遵守交通規則。在風險分類上偏向屬於志願承受、可控制、熟悉、可預期、公平、非災 難性與個別等的風險。在風險認知大師Paul Slovic於1978年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科學(Science 1987;236:280-5)的一篇文章中就說明這類型的風險是比較為民眾所接受。 但是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牛肉(不是只有美國進口牛肉,其他國家進口牛肉也可以含萊克多巴胺)進口後,當然可以標示牛肉產地,但受限於台 灣食品標示系統,管 理加工肉品的標示會有困難。消費者無法辨識含瘦肉精的加工肉,可能被強迫承受萊克多巴胺的風險,這種風險可能也不是消費者個人可以控制(消費者不可能在每 次食用前,針對要食用的肉作萊克多巴胺的分析檢測)。另外政府也表示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牛肉,可以開啟台美貿易諮商會議與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會議,因此這個政 策可能會為企業帶來利益,企業人士因獲利反而不會消費含萊克多巴胺的便宜牛肉。可是對主要消費族群,也就是要承受風險的普羅大眾卻很難分享到利益。這種被 迫承受政策帶來的風險與享受因政策產生的利益可能是不相同的人,這種風險即使是低,民眾的風險認知也會比較高。因此在台灣食用牛肉而攝取萊克多巴胺的風險 就可以歸類為不公平、非志願承受、與非自我可以控制的風險。對民眾而言這是一項新而不熟悉的風險,因為對萊克多巴胺的效應無法預期與不了解,也不了解對未 來子孫的影響等。這種風險,在Paul Slovic的文章中明白指出比較不易被民眾接受。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歐盟國家民眾願意接受比較高的開車風險,拒絕風險可能比較低的含萊克多巴胺牛肉。 風險溝通應該是雙向對話,以想要說服或教育對方、認為民眾知識不足或是被誤導的溝通方式是不了解風險溝通。國際的風險分析(包括風險評 估、溝通與管理)架 構已進步到以民眾參與為中心的過程,但在過去幾個星期來,看到政府危機溝通(和風險溝通)實在做得不好,不願意坦誠面對民眾與專業的質疑,這樣作只會治絲 愈棼。建議解決萊克多巴胺的爭論,政府單位應該落實國際衛生組織公告的食品安全管理架構,真正尊重專業,讓民眾充分參與。 作 者:耀日 /看守台灣協會 會員 本 文簡版刊載於3月15日立報
|
||||||||||
【看守台灣論壇】日本福島核災 一週年現況與省思去年震驚全球、奪取世人目光的日本311福島核災發生後,許多政府與人們開 始重新思考如何遠離核電,然而與日本同處東亞地震帶、地質相當不穩定、人口密集的台灣,政府竟然還執意擁抱核電,而且也有不少財團民眾認為核電對經濟的穩 定不可或缺!究竟生命重要還是短期的經濟利益重要?核災的風險我們是否承受得起?在福島核災一年後,我們邀請大家一起來參與3月29日晚上7點的看守台灣 論壇,聽一聽曾數次前往日本瞭解福島核災危害情形的張武修老師的第1手觀察與省思,並請大家一起來探討在國家政策上、個人生活行為上、民間共同行動上,應 該有何積極改變,以邁向非核零碳家園。
->要報名者請按我<- 主辦單位:看守台灣協會
/台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
/台北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
||||||||||
【徵人】誠徵研究助理雖然本協會的定期定額捐款情形一直不見有所改善,但我們仍決定徵求夥伴來推動協會工作,條件如下:
希望自認符合上述條件的有志之士能夠與我們連繫,一起來為母親大地貢獻一份心力。這不僅是一份工作,也是一份志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