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世界專論中譯本  B012(World Watch Paper  116)

被遺棄的海洋:力挽衰敗的海洋
(Abandoned Seas: Reversing the Decline of the Oceans)


譯序

    本書「Abandoned Seas: Reversing the Decline of the Oceans」早在1993年問世,作者「Peter Weber」即整理出真知灼見和警世之言。1998年是聯合國宣示的「國際海洋年」,同年的7月18日則是「世界海洋日」,本中譯本『被遺棄的海洋』遲遲至今日才與讀者見面,頗有姍姍來遲之憾。

    「美國海洋與氣象署」(US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簡稱NOAA)於1998年10月曾公布,全球約有三分之二珊瑚礁正逐漸死亡中,30﹪可能在未來10到20年內死亡。至於台灣,在1998年11月台灣保育及生態學界曾發表「台灣珊瑚總體檢」報告。根據此報告,九成的蘭嶼珊瑚已白化,綠島海域1公尺深的珊瑚有八成白化,澎湖淺海死珊瑚的平均覆蓋率將近一半。亦即台灣海域的珊瑚礁面積已減少50﹪,若任令比情況繼續惡化下去,台灣海域特有的珊瑚景觀也將在未來10年到20年內消失。總體檢報告亦指出,台灣海域發生珊瑚危機,主要原因包括全球氣候異常、不當人為開發與過度的漁獲等因素,與本書之海洋生物學家們之見解不謀而同。

    另根據台灣環保聯盟等民間團體所提出的調查報告,由於台灣海岸缺乏整體規劃不斷開發,已造成海岸景觀及生態的嚴重破壞。比如大肆開發沿海工業區、廢水污染海洋、填海造陸使潮間帶消失、垃圾棄置海邊、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公路開發未考量海岸生態等,皆造成海岸生態問題叢生。經濟部門甚至提出3萬餘公頃高耗能、高污染的台南七股濱海工業區的開發計畫。如果產業發展未能與環保、生態保育保持平衡,那麼台灣的海岸線將成為黑色的海岸線,大自然的反撲亦為時不晚。

    當台灣的海岸生態亮起紅燈之際,台灣居然連最基本的「海岸法」亦尚未立法,導致海岸開發的無政府狀態,有時甚至發生無法可管、於法無據,造成政府部門互踢皮球。台灣保育及生態學界曾於1998年發起「拯救台灣珊瑚礁」的連署活動,在連署書中提出七大訴求:其中冀望儘速完成「海洋污染防治法」、「海岸法」、「海域遊憩活動管理辦法」的立法。此外,更應將防治各項海岸災害列為重點,以確保海岸土地的永續利用。除了立法的迫切性以外,加速辦理全國海岸土地的整體規劃,落實開發許可制度,積極進行海岸、海洋生態的調查研究,也是行政當局及學術界必須同步進行的。

    台灣是一個海島國家,四面環海,海洋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休戚與共。譯者懇切呼籲全國國民應重視並落實海洋之保護。因為海洋是陸地之母。最後,希望讀者能參見譯者所譯「搖盪的漁船:漁業保育和保障」和「被遺棄的海洋:力挽衰敗的海洋」,一併閱讀,相信更能收觸類旁通之效。本譯本專有名詞,參考海洋大學(1997)出版,江福松及李國添編著的「英漢國際漁業詞彙」。

郭金泉
2000年4月于台灣頭雞籠


目錄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譯序

 

回[遺棄的海洋]

[回出版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