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段落

故事緣起 原料開採生產製造分配行銷消費使用廢棄處理另一條路

【故事緣起】

  1. 沒錯,確實如此。在1988年到2006年間,我曾為國際綠色和平組織、全球反焚化爐聯盟、無傷害醫療組織、全球綠色資助基 金、以及基要資訊中心等團體工作。在這段期間,我有幸參訪35個國家,大部份是去看他們的工廠與掩埋場。這些行程讓我有機會現場調查有毒場址並與受影響社 區的民眾對話,而能親身體驗此影片中所談的議題,並讓我掌握了關於這些議題的大量實證。
  2. 特別感謝柯保羅(Paul Connett)博士在這些年來,將這些真相如此清楚具體地表達出來。
  3. 於此特別向歌帕爾‧達亞奈尼(Gopal Dayaneni)致意,他首先建議使用坦克代表政府。
  4. 美國聯邦政府總支出:23,870億美元;軍事支出:51%,12280億美元;非軍事支出:49%,11590億美元。資料來 源:“Where your Income Tax Money Really Goes: US Federal Budget 2008 Fiscal Year Pie Chart,” War Resisters League: https://www.warresisters.org/piechart.htm 。
  5. 當美國政府創立時,其組織任務包括:「提升我們與後代子孫…的大眾福祉」以及確保「我們生命、自由與追 求幸福的權利。」見美國憲法序言:「身為美國子民的我們,為打造一個更美好的聯邦、建立正義、確保國內穩定、提供一般防衛、提升大眾福祉、以及確保我們與 後代子孫的自由,而制定美國憲法。」亦參見美國獨立宣言:「我們握有的這些真相是不證自明的,亦即:眾人皆生而平等,擁有不可剝奪的天賦人權,如生命、自 由與追求幸福的權利。為了確保這些權利,由眾人中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權力正當性則來自人民的同意。」
  6. 「世界百大經濟體中,目前有51個是公司,49個是國家。」資料來源:“Top 200: The Rise of Corporate Global Power” by Sarah Anderson and John Cavanagh of the Institute for Policy Studies, Washington, D.C. December 2000。可從下列網址取得: https://www.ips-dc.org/reports/top200text.htm 。
  7. 關於企業對政府的影響力日增(包括美國與世界上許多國家),已有許多著述論及。要概略性的了解此主題,請參閱大衛.科登(David Korten)1995年的《當企業統治世界》(When Corporations Rule the World),以及storyofstuff.com網站上<推薦讀物清單>(Recommanded Reading list)上的其他作品。特別提到產業對職業與環境衛生之影響的,為詹姆士博士(James Huff)在2007年第一期的《國際職業與環境衛生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VOL 13/ NO 1, JAN/MAR 2007; www.ijoeh.com )中所發表的文章:「產業對職業與環境衛生政策的影響,在過去幾年來已由傳統的暗中運作化為無恥的公然行為。產業利益的邪惡影響及與日俱增的掌控,更甚於 以 往,是職業與環境衛生界正在見證的事實真相。政府未能支持以公共衛生為導向的獨立從業者與其組織,反而與許多公司合作,阻礙保護勞工與社區健康的努力。科 學家與臨床醫生必須團結一致,不論是在科學上、政治上或者是實務上,以促進大眾健康與公共利益。公衛專家若要抵擋產業力量,互助合作是唯一之道。除非公共 衛生不受政治與企業利益的影響,否則就難有真正的進步可言,而過往的成果也將流失。」亦參閱:“Corporate Junk Science: Corporate Influence at International Science Organizations” by Barry Castleman, R Leman in the Multinational Monitor, January/February 1998, Vol. 19, No 1& 2。

故事段落

故事緣起 原料開採生產製造分配行銷消費使用廢棄處理另一條路

【原料開採】

  1. 「在2003年,人類的生態足跡超出地球生物承載力有25%之多。」見「全球足跡網」(Global Footprint Network),http://www.footprintnetwork.org/gfn_sub.php?content=national_footprints。
  2. 參閱由保羅‧霍肯(Paul Hawken)、艾茉莉‧羅文、與杭特‧羅文(L. Hunter Lovins)所合著的《自然資本主義》(Natural Capitalism;由出版商Little, Brown and Company於1999年出版)第4頁:「在過去30年來,三分之一的地球資源,也就是地球的「自然財富」,已被消耗掉了。」
  3. 參閱保羅‧霍肯等人所著的《自然資本主義》第4頁:「世界上許多生態系統的退化,已達到開始喪失其維繫生命過程 連續性的天賦能力;而生態系間的交互作用,也讓彼此的退化交互影響,而加速了彼此的退化速度。這個事實,已不再有任何重大的科學爭議;我們已來到了鬼門關。」亦參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於2007年10月發表的報告《全球環境展望-4》(Global Environmental Outlook 4),可於下列網址取得:http://www.unep.org/geo/geo4/media/。
  4. 參閱由華盛頓特區的看守世界研究中心出版,由雷斯特‧布朗(Lester Brown)、麥可‧雷納(Michael Renner)、與克里斯多福‧弗雷文(Christopher Flavin)所著的《1998維生徵象》(Vital Signs 1998):「美國大陸上的森林,自從歐州人移民來此後,已有95-98%至少被砍伐過1次。」亦參見喬許‧瑟芬(Josh Sevin)於2000年3月1日發表於GRIST環境新聞與評論網的〈看不到森林〉(Can’t See the Forest):「在美國,只有1-2%的原始林依然完好。」
  5. 引自「美國河流」(American Rivers)組織的《1998年美國最瀕危河流》(Americas Most Endangered Rivers of 1998)報告:「今日,我們國家有40%的河流不能釣魚、不能游泳或飲用。」該報告可從下列網址取得:http://www.americanrivers.org/site/PageServer?pagename=AMR_content_e2a7。
  6. 許多文獻都有提到這個數字,例如,由約翰‧謝茲(John L Seitz)所著的《全球議題》(Global Issues: An Introduction),2001年出版。
  7. 參閱法蘭斯‧哈里斯(Frances Harris)所著的《全球環境議題》(Global Environmental Issues;2004年出版),其引用米勒(Miller 1998)的一段話:「美國人口只佔世界的4.6%,所產生的垃圾卻佔了世界的33%。」
  8. 參閱《我們的生態足跡:減低人類對地球的衝擊》(Our Ecological Footprint: Reducing Human Impact on the Earth),馬希斯‧威克那格(Mathis Wackernagel)與威廉‧雷斯(William E. Rees)著,1996年出版。或者參考2006年10月11日發表於「無事自擾」(Much Ado About Nothing)網站、並於2007年9月11日更新的一段文字(參見:http: //www.buynothing.biz/blog/index.php?itemid=13):「美國是世界上人均生態足跡最大的國家,達9.57公頃。如果地球上每個人都過著像一般美國人的生活,我們將需要5個地球;或者說,地球目前的生物承載力只能支持12億人口過這樣的生活。」
  9. 參閱1998年8月14日《移動雜誌》(In Motion Magazine),范達納‧辛法(Vandana Shiva)在接受該雜誌訪談時說:「所謂第三世界,就是在上個殖民時期成為殖民地的世界。那時這些地方並非一貧如洗,事實上其之所以被殖民,就是因為它們擁有財富。哥倫布之所以出航,原是要掌控來自印度的香料貿易,結果他跑錯了地方,將美洲大陸當成印度,而把此地的原住民叫做印地安人。拉丁美洲之所以被殖民,是因為擁有黃金。這些國家全非一貧如洗。今日,第三世界國家被視為貧窮的世界,是因為它們的財富已被榨乾。」
  10. 「75%的主要海洋魚群不是已經耗竭,就是被過度捕撈,或者捕撈量已達其生物限額。」資料來源:2002年永續發展世界高峰會的〈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管理之行動綱領〉(A Framework for Action on Biodiversity & Ecosystem Management),網址:www.johannesburgsummit.org/html/documents/wehab_papers.html,被引用於「全球教育專案」(The Global Education Project)的網頁:http://www.theglobaleducationproject.org/earth/food-from-the-oceans.php。
  11. 參見:http://www.nrdc.org/land/forests/fforestf.asp、 ran.org、以及amazonwatch.org。
  12. 參見:凱倫(Karen de Seve)的「歡迎到我的叢林…在它消失之前:雨林,包括統計資料」(Welcome to my jungle … before it’s gone - Rainforests -Statistical Data Included),可於下列網址取得:http: //findarticles.com/p/articles/mi_m1590/is_11_58/ai_84307435;以及http: //www.solcomhouse.com/rainforest.htm;以及http: //www.rainforestlive.org.uk/index.cfm?articleid=214。
  13. 參見「真相」(Reality)。我知道這段話聽起來有點刺耳,但這是我花了10年以上的時間,到亞洲、非洲與 拉丁美洲,以及美國的許多地方,拜訪受到「破壞性」計畫負面影響的社區後,所得到的結論;這些規劃不當的計畫,種類包括資源開採、生產、廢棄處理與「發展」等。我透過我自己的雙眼,一次又一次的看到,整個社區被驅離、漠視、排除於決策過程之外的原因。我花時間與印度的一些社區相處,他們是被工業區、特別經濟區、水壩、燃煤火力發電廠、以及高級旅遊設施所驅離的社區。一次又一次,我看到社區成員試圖讓自己的聲音在民主程序中被聽到,試圖去保存他們的家庭、社區、健康與當地經濟的完好。這些受衝擊、歧視、與漠視的社區,他們一致的特徵是貧窮,他們沒有什麼東西,也沒錢買東西。另一個共同特徵是他們幾乎全是有色人種的社區。真相是貧窮社區,以及有色人種的社區,不成比例的受到目前「發展」模式的負面衝擊。

故事段落

故事緣起 原料開採生產製造分配行銷消費使用廢棄處理另一條路

【生產製造】

  1. 有許多參考資料,包括:Ourstolenfuture.org;看守世界研究中心的《2006世界現況》;伊凡斯(Nancy Evans)等人著、乳癌基金(Breast Cancer Fund)出版的《2006證據現況》概要(State of the Evidence 2006 Executive Summary),網址:http://www.breastcancerfund.org/site/pp.asp?c=kwKXLdPaE&b=1370047; 達利(Gay Daly)著的《不良化學》(Bad Chemistry)(NRDC),網址:http://www.nrdc.org/onearth/06win/chem1.asp。
  2. 參見「呼喚純淨運動」(Coming Clean Campaign)組織的「身體負擔」(Body Burden)資訊(網址:http://www.chemicalbodyburden.org/,於2007年8月11日擷取):「市面上超過8萬種 化學物質中,只有少部分有做過對健康影響的測試,如癌症、生質毒性、發育毒性、或對免疫系統的影響;即使只看一種健康影響,仍只有少數化學物質有做過測 試。在15,000種有做過測試的化學物質中,只有少數有做過充分的研究,以正確地評估其可能的暴露風險。即使有做過測試的化學物質,通常也是單獨測試, 而非與真實世界中所暴露的化學物質組合一起測試。事實上,沒有人只暴露於一種化學物質,而是暴露於一群化學物質。這「化學雞尾酒」的成分可能會有交互作用,而造成不可預期的健康影響。」
  3. 例如,參見:「環境工作團隊」(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於2005年7月14 日所發表的「身體負擔——新生兒的污染:臍帶血中工業化學物質、污染物與農業的基準調查」(Body Burden — The Pollution in Newborns: A benchmark investigation of industrial chemicals, pollutants and pesticides in umbilical cord blood);以及2001年的「貿易秘密:比爾的PBS特別報告」(Trade Secrets: A Bill Moyers Special Report on PBS);還有「共和國」(Commonweal)組織的「生物監測資訊中心」(Biomonitoring Resource Center),網址:http://www.commonweal.org/programs/brc/index.html。
  4. 關於溴化阻燃劑(BFRs)的更多資訊,包括毒性資訊、替代品以及關於他們在阻燃上所扮演的真正角色,請參考:「清潔生產行動」(Clean Production Action)組織,網址:http://www.cleanproduction.org/Flame.About.php ;「加州環境」(Environment California)組織:http://www.environmentcalifornia.org/results/environmental-health/ban-toxic-flame-retardants ;「無害醫療」(Health Care Without Harm)組織:http://noharm.org/us/bfr/issue;以及凱林‧貝特茲(Kellyn Betts)的〈配製對環境友善的阻燃劑〉(Formulating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flame retardants):http://www.safemilk.org/article. php?id=491;還有Killersofa.org網站上關於有毒阻燃劑的動畫短片。
  5. 母乳仍是最佳選擇。我鼓勵餵母乳,也希望餵母乳能夠安全。我餵自己的女兒母乳,也鼓勵其他媽媽們這樣做。餵母乳有許多健康上的好處,更有連結母子情感的利益。而且,應該要維護餵母乳的安全,應能夠讓媽媽們無所憂懼的餵食幼兒母乳。「餵母乳行動世界聯盟」(World Alliance for Breastfeeding Action;WABA)以及對抗毒性化學物質的一個國際網絡「國際消除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計畫」(International POPs Elimination Project),已針對此主題擬了一份聯合聲明:www.waba.org.my/RRR/Joint%20Statement%20Mar2004.pdf。更多的資訊請參見:「讓我們的母乳安全」(Making our Milk Safe; MOMS)組織:www.safemilk.org;餵母乳行動世界聯盟:www.waba.org.my。
  6. 引自「讓我們的母乳安全」(MOMS)組織的網站資料(http: //safemilk.org/article.php?list=type&type=52;於2007年11月11日擷取):「母乳除了擁有 抗體、酵素,以及提供一般的好處外,也含有許多會造成負面健康影響的化學物質。」在同一網頁上,也可看到一份列有在母乳裡檢測到的化學物質清單。請注意: 母乳仍是最佳選擇。請繼續餵母乳。
  7. 參見:www.waba.org.my 以及 safemilk.org。
  8. 例如:『根據「國際自由工會聯合會」(International Confederation of Free Trade Unions)的統計,全球每年有120萬人因工作而死亡(每天有3,300人死亡),以及1.6億件因工作致疾的新病例。(ICFTU, 2002)甚者,每有一人因工作死亡,就表示已發生了1,200件導致3天以上請假的意外事故,以及5,000件需要急救的意外事故。(Takala, 2002)….隨著跨國公司到全球各地尋求最低薪、最脆弱的勞力以及最鬆散的環境與職業衛生的法規,這種「全球的競逐而下」既影響了發展中國家,也影響了 已發展的經濟體。』摘自葛瑞特‧布朗(Garrett D. Brown;公共衛生碩士)的〈勞工健康與職業安全的全球威脅〉(The Global Threats to Workers’ Health and Safety on the Job)一文,發表於發表於第29卷第3期的《社會正義》(Social Justice),2002年9月。又如:「電子業的生產過程使用了1,000種以上的化學物質,其中許多對人體健康有害,如鉛、汞、鎘。晶片製造尤其危 險,其使用了數千加侖的有毒溶劑,來清洗晶片上的微塵與灰塵。高科技工廠的勞工與周遭社區因為暴露於這些毒性物質而有較高的癌症罹患率,以及較易有生育的 問題與疾病。」引自「矽谷毒物聯盟」(Silicon Valley Toxics Coalition)的電子業專案,於2007年11月10日擷取自:http: //svtc.etoxics.org/site/PageServer?pagename=svtc_electronic_industry_overview。
  9. 例如,巴亞‧羅伯特(Bayard Roberts)的〈孟加拉成衣工廠勞工的生育健康服務〉(Reproductive health services for garment factory workers in Bangladesh)中提到:「過去十年來,由於國外對廉價勞力與物料的需求,孟加拉的成衣工廠數目快速增加。這些工廠聘雇了大約150萬名工人,大多 數為正值生育年齡的年輕婦女。她們當中有許多人有慢性疾病。」(該文可自下列網址取得:http: //www.kit.nl/exchange/html/2001-4_bangladesh.asp);亦 參見發表於2005年《印度職業與環境醫學期刊》(Indi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第9卷第3期的論文〈邦加羅爾成衣工廠勞工的產前檢查〉(Utilization of antenatal services in apparel manufacturing factories in Bangalore),作者為約瑟夫等人(Joseph B, Charles S, Clement Prakash TJ, Vikas Sudan ML, Jasmine G),聖約翰醫學院(St. John’s Medical College,位於印度卡納塔卡省的邦加羅爾)社區健康系。
  10. 「這一年,住在都市地區的人口將比鄉村人口多,這是人類歷史上頭一遭。一些定量的統計數據相當驚人,比如:全球每天有20萬人遷移到都市。」引自肯‧李文斯頓(Ken Livingstone)的〈達弗斯07:城市的聲音〉(Davos 07: the Sound ofthe City),2007年1月27日。
  11. 「當婦女加入這股從農村到都市的遷移潮中,就很容易受到經濟與性的剝削,成為血汗工廠的勞工,非法交易的馬前卒,受到虐待或暴力;工廠勞工可能暴露於化學物質、粉塵及其他型式的污染。」引自聯合國人口活動基金(UNFPA)的《2001年全球人口現況》(The State of World Population 2001)。
  12. 參見:梅麗莎‧宏納德(Melissa Hornaday)發表於2005年7月12日的〈從田野到工廠:中美州自由貿易協定對此區域的女性勞工的打擊更大〉(From the Fields to the Factories: Central American Free Trade Deal Hits the Region’s Women Workers Harder),於2007年11月9日擷取自:http://mrzine.monthlyreview.org/hornaday071205.html;亦參見比爾‧麥基班(Bill McKibben)的《深度經濟》(Deep Economy),2007年出版。
  13. 參見:鮑曼(Zygmunt Bauman)的《浪費生命:現代性與被其拋棄的東西》(Waste Lives: Modernity and its Outcasts),2004年出版。
  14. 如果你住在美國,並想看看你家附近的污染者清單,請至:www.scorecard.org。
  15. 根據美國環保署「毒物排放清冊」(Toxics Release Inventory):『在2005年(申報年度), 有23,461家工廠等設施場所向環保署的「毒物排放清冊計畫」申報。它們共申報了43.4億磅、將近650種的毒性化學物質的排放(包括在場與離場的處置,或其他型式的釋出)。』網址:http://www.epa.gov/tri/。
  16. 參見1984年9月《跨國公司監督》(Multinational Monitor)第5卷第9期的專題「危害輸出」中的多篇文章;以及高德曼(Abe Goldman)1980年發表於《相反事物》(Antipode)期刊的〈向發展中國家輸出有害產業〉(The Export of Hazardous Industries to Developing Countries),第12卷2期,40–47頁;卡斯特曼(Barry Castleman)1979年發表於《健康服務國際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Services)第9卷第4期的〈向發展中國家輸出有害產業〉;以及「未來資源」(Resources for the Future)組織於2007年4月發表的專論:〈擁有寬鬆環境法規的國家在污染產業上有相對優勢嗎?〉(Have Countries with Lax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Polluting Industries?),作者為米奎爾等人(Miguel Quiroga, Thomas Sterner, andMartin Persson),論文編號:RFF DP 07-08。
  17. 「北美已被來自亞洲的沙塵污染!最近中國的沙塵暴越過太平洋而來,使得美國從阿拉斯加到佛羅里達都籠罩在亞洲的 沙塵下。」摘自「Science @ NASA」網站於2001年5月17日的「太平洋沙塵快報」(The Pacific Dust Express):http://science.nasa.gov/headlines/y2001/ast17may_1.htm;以及2005年7 月19日於「加大戴維斯分校新聞與資訊網」(UC Davis News and Information)發表的〈美國受到來自亞洲的空氣污染比想像中的嚴重〉(U.S. Gets More Asian Air Pollution than Thought);以及「證據顯示北美州的空氣品質與區域的輻射驅動力(radiative forcing)受到亞洲的大幅影響,基於幾個因素:從西吹來的高空盛行風向、最近於北美上空觀察到的微量氣體與塵粒、以及大氣輸送與化學的數位模擬。」見〈亞州污染排放對北美洲影響的判定〉(Determine the Impacts of Asian Emissions on North America):http://www.gfdl.noaa.gov/aboutus/milestones/asian_emissions.html。

故事段落

故事緣起 原料開採生產製造分配行銷消費使用廢棄處理另一條路

【分配行銷】

  1. 例如:「威名百貨公司執行長的酬勞是其美國員工的871倍,中國員工的5萬倍。」引自「政策研究協會」(Institute for Policy Studies)於2005年發表的〈威名的薪資差距〉(Wal-Mart’s Pay Gap),作者為莎拉‧安德森(Sarah Anderson)。
  2. 「地球經濟學」(Earth Economics;網址:eartheconomics.org)組織定義「外部性」為:「某一群體的財富因另一群體的活動而受到非預期的損失且未受到 補償。」也可以這麼說,生產活動所發生的許多真實成本為企業主所忽略,如用水、棄置廢棄物、排放溫室氣體而造成氣候變遷、生病工人的醫藥費等。由於企業主 並未付出這些真實成本,而是將其轉移給大眾與環境,因此他們被指稱將成本「外部化」,意指讓別人來付出代價。這就是我所說的,許多商品的價格並未反映真正 的製造成本:是他人付出了醫藥費,是他人在當地的水被污染或用光時必須跑到更遠的地方取水,是他人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是他人花錢買氣喘吸入劑,還有更多 來自原料開採、生產製造、分配行銷與廢棄處理的代價,是由他人來付出。
    亦參考下面摘自大衛‧科登(David Korten)1995年的《當企業統治世界》(When Corporations Rule the World)一書中的一段文字:
    「如果生產一產品的成本,有某一部份由第三者來承擔,而這第三者絕不可能參與這商品的交易或從這交易中獲利,那麼經濟學家會說這成本已被外部化了,產品價格也因而受到扭曲了。也可這麼說,每一個被外部化的成本,都涉及某一利益的私有化,以及由社區承擔相關成本的社會化。
    外部成本不會不見,它們只是被那些因做此決定而得利(並導致他人承擔此成本)的人所忽略。譬如,當一林業公司獲得低價清伐林地的權利,而留下被破壞的棲地時,該公司得到了立即的利益,而社會卻承擔了長期的成本。當伐木公司承包了三菱(Mitsubishi)公司的伐林計畫,砍伐了馬來西亞沙勞越 (Sarawak)阪南族(Penan tribes)的森林時,該公司並未因當地文化與生活方式的破壞而付出代價。
    同樣的,當道氏化學(Dow Chemical)公司在沒有適當處理下棄置廢棄物,而將空氣、水與土壤污染所導致的成本,轉由當地社區來承擔時,他們也將生產成本外部化了;這些外部化的成本以各種型式出現,如:額外的健康成本、不舒服、工時損失、必須買瓶裝水、以及清除污染的花費。而當與威名百貨簽訂合約的中國公司,付給員工的薪水少到無法維持基本的身心健康,或者未能維持適當的勞工安全標準,並在員工受傷時即予解雇並未予補償,而威名百貨仍向這些合約公司訂貨時,他們也將成本外部化了。
    當賣方保留了因外部成本所得的利益,這代表著不勞而獲,是導致市場沒有效率的重要原因;若以低價將這利益轉給買方,則鼓勵了無效率使用有限資源的消費型式,而又造成另一種無效率。例如,當汽車的生產和駕駛所外部化的環境與社會成本越多,人們就會買更多的車並更常開車。城市蔓延擴張了;越來越多有生產力的 土地被鋪上了柏油或水泥;石油存量消耗得更加快速;而選民偏好高速公路的興建,而非大眾運輸、人行道與腳踏車道。
    然而,公司自由主義者並未要求成本全面內部化,反而積極地倡導政府管制的去除,以為消費者節省可能的成本,而漠視社會與環境的後果。同樣地,他們建議有就業需求的地方,必須提供投資者更有利的條件,以變得更有國際競爭力來吸引投資,也就是透過各種補貼、低成本勞力、寬鬆環境法規與稅務減免等方式,來提供更多成本外部化的機會。」
  3. 墨西哥的血汗工廠,指的是位於墨西哥美墨邊境加工出口區的組裝工廠,原文是‘maquiladora’,也可寫成‘maquila’。根據「針繡」(STITCH)勞工正義組織的解釋:「在中美洲,‘maquila’這個字的使用,源起於阿拉伯語的 maquila,其意指殖民時期磨坊主人在磨完農民的穀物後,所保留的麵粉數量(做為服務費)。今天,這個詞保留了部份的原始意義。在目前的用法下,maquila指的是與公司簽定合約的加工出口工廠,其負責生產過程的最後階段:產品的最後組裝與包裝,以便出口。跨國公司提供這些工廠未組裝的物料,比 如衣服與電子零件,而由這些工廠雇用工人來將其組裝成半成品或成品;然後再將他們的產品百分之百送回這些跨國公司。」於2007年11月8日擷取自: http://www.stitchonline.org/archives/maquila.asp。
    關於這些加工出口工廠勞工議題的更多資訊,可參考「加工出口工廠團結網絡」(Maquila Solidarity Network;MSN),這是一個維護勞工婦女權益的組織,支持全球供應鏈中的勞工爭取薪資與工作條件的改善與更好的生活品質。其網址為:http: //en.maquilasolidarity.org/。
  4. 「鈳鉭鐵礦(Coltan;columbo-tantalite的簡稱)是於非洲開採的一種礦產,是現代電子產 品的重要原物料。在把鈳鉭鐵礦提煉純化後,可得到鉭,由於其可保持高電量,而特別適合用於電容器。」(Burge & Hayes, 2002)「鈳鉭鐵礦用於手機、電腦、噴射引擎、飛彈、船隻與武器系統…沒有了鈳鉭鐵礦,數位時代經濟也將不復存在…世界上鈳鉭鐵礦的藏量有64%在剛果 民主共和國,一個飽受貧窮與戰爭的國家。」(Montague, 2002)鈳鉭鐵礦的礦工有許多是小孩,例如:「據報導,這地區的小孩有三分之一棄學來挖鈳鉭鐵礦。」引自「眼見為憑」(Seeing is Believing)記錄片(2002年8月首部曲)的網頁,於2007年11月11日擷取自http: //seeingisbelieving.ca/cell/kinshasa/;又如:「『全球議題』(globalissues.org)的研究人員估 計,在剛果民主共和國東北部,有30%的學童棄學,去尋找鈳鉭鐵礦。」引自2006年2月7日《世代》(GENERATION)期刊的文章〈要內戰,請打C〉(Dial ‘C’ for Civil War),作者吉爾(Jill Gregorie),於2007年11月11日擷取自http: //www.subboard.com/generation/articles/113927134460289.asp。還有:「許多鈳鉭鐵礦的礦工 是小孩。據估計,在剛果東北部有30%的學童放棄就學來挖鈳鉭鐵礦。」引自2001年6月11日的《工業標準》(The Industry Standard) 期刊的〈戰爭的呼喚:鈳鉭鐵礦的需求造成剛果的問題〉(A Call to Arms - demand for Coltan causes problems in Congo),作者為埃斯克等人(Kristi Essick, Mark Boslet, Boris Grondahl);又如:「聯合國指出,非洲的童工在鈳鉭鐵礦與鑽石礦場上大幅增加。在剛果的某些地區,約有30%的學童被迫當礦工。」引自「全球反童 工運動」(Global March Against Child Labor)組織的〈礦場與採石場的童工統計與真相〉(Stats & Facts on Child Labour in Mines and Quarries),網址:http://www.globalmarch.org/events/facts-wdacl.php3;另如〈手機引發剛 果衝突〉(Cell phones fuel Congo Conflict),網址:http://seeingisbelieving.ca/cell/kinshasa/;以及:「再者,上學次數的減少與兒童礦工的存在是相當明顯的,且兒童常常被迫成為礦工。」引自2006年3月15日《海因茨學院評論》(The Heinz School Review)第3卷第1期的〈剛果、鈳鉭鐵礦、與衝突〉(Congo, Coltan, Conflict),作者班傑明‧陶德(Benjamin Todd)。
  5. 例如:「威名百貨員工有60%以上,約60萬人,被迫從政府或透過配偶的保險計畫來取得健保,或者根本沒有健 保。威名將健保的成本轉移給納稅人或其它雇主,使得我們所有人的醫療成本提高了。」又:「在威名,一般員工必須付出五分之一的薪資於健保上。以每小時8美 元、每星期工作29-32小時的薪資來說,許多員工必須依賴州政府的計畫或家人的保險,或者就過著沒有健保的生活。」以上皆於10月27日摘錄自「食品與商業勞工聯盟」(United Food and Commercial Workers)的〈威名化的醫療〉(The Wal-Martization of Health Care),於2007年12月11日擷取自:http://www.ufcw.org/take_action/walmart_workers_campaign_info/facts_and_figures/walmartonbenefits.cfm

故事段落

故事緣起 原料開採生產製造分配行銷消費使用廢棄處理另一條路

【消費使用】

  1. 關於布希在911事件後,鼓勵美國民眾像往常一樣去消費的言論,已有許多文章提及。參見:吉葛(R.H. Zieger)的〈山姆大叔希望你…去消費:消費社會對全國危機的因應,1957-2001〉(Uncle Sam Wants You…to Go Shopping: A Consumer Society Responds to National Crisis, 1957-2001),出自《加拿大之美國研究評論》(Canadian Review of American Studies)第34卷第1期,83-104頁。新聞報導的例子如:凱西(Kathy Keen)的〈恐怖攻擊相當於蘇聯發射人造衛星〉,出自「佛羅里達大學新聞」(University of Florida News),於2007年11月10日擷取自http://news.ufl.edu/2004/10/28/sputnik/;以及 CNN製作人馬內夫(Manav Tanneeru)的〈911創傷在五年後仍在〉,發表於2006年9月11日,於2007年11月10日擷取自http://www.cnn.com/2006/US/09/08/911.overview/index.html;以及大衛‧鈴木(David Suzuki)的〈要多少東西才足夠?〉(How Much Stuff is Enough),發表於2002年7月19日,於2007年11月10日擷取自http://www.davidsuzuki.org/About_us/Dr_David_Suzuki/Article_Archives/weekly07190201.asp。
  2. 參見:保羅‧霍肯(Paul Hawken)的《自然資本主義》(Natural Capitalism),1999年出版,81頁。注意:由於許多觀眾問及此一事實,於是我從這本書將整段摘錄如下,讓大家更了解:「簡言之,產業對物質 一次性流動--從開採剝削到廢棄污染,且流動得越來越快--的依賴,已讓其從進步的象徵轉變成沒有競爭力的警訊。和其理論潛能相比,會讓人相當沮喪:即使 是最有能源效率的國家,其能源效率也不過爾爾。更糟的是,北美的物質流全部只有1%,於產品賣出6個月後,終止於產品中並仍繼續被使用。這約略1%的物質 效率,看來越來越像是個龐大的商機。但是這商機,不只是存在於瓶瓶罐罐與紙類的回收,也包括工業生產及其產品各種用途的徹底重新設計。下一波商業浪潮將重 新思考我們消費的每件東西:為它做了什麼?其從何處來?又將到哪裡?我們如何從幾乎為零的淨物質流,持續取得其服務?這惟有靠創意。」(最後的強調為安妮所加。)
    安妮補充:這段話並不是說我們買的東西有99%都被丟棄掉了。想想看,除了你家裡以外,還有上游的原料開採、生產製造、以及包裝運輸行銷等階段,都會產生廢棄物。例如,「不要髒黃金」(No Dirty Gold)運動指出,每生產1噸的黃金,就有200萬噸的採礦廢棄物產生;也就是說,做一只黃金婚戒,會產生20噸的採礦廢棄物。
  3. 參見:泰勒等人(Betsy Taylor and Dave Tilford)的〈為何消費是重要的?〉(Why Consumption Matters),出自《消費社會讀物》(The Consumer Society Reader),茱莉亞等人(Juliet B Schor and Douglas Holt)彙編,2000年出版,467頁。
  4. 參見:維克多(Victor Lebow)在《零售業期刊》的文章,其引用於鄧寧(Durning)的《要多少才足夠?》(How Much is Enough?)一書(1992年出版)中。
  5. 參見:大衛‧鈴木(David Suzuki)的〈需要一個比「更多」更好的經濟目標〉(Economy needs a better goal than ‘more.’),發表於2006年2月24日,可自「大衛鈴木基金會」(David Suzuki Foundation)網站取得:http://www.davidsuzuki.org/about_us/Dr_David_Suzuki/Article_Archives/weekly02240601.asp
  6. 參閱:文司‧派克(Vance Packard)的《垃圾製造者》(The Waste Makers),1960年出版,45-57頁。亦參閱:吉爾斯‧史萊德(Giles Slade)的《為壞掉而製造》(Made to Break),2006年出版;以及一本20頁的小冊子《透過計劃過時來終結蕭條》(Ending the Depression through Planned Obsolescence),作者班納德‧倫敦(Bernard London),1932年出版。布魯克‧史帝芬(Brooks Stevens),美國的一位工業設計家,於1954年一場演講中使用「計劃過時」一詞,而被視為這個名詞的推廣者。史帝芬定義計劃過時為:「在買者心中 灌注欲望,讓他們想去擁有比所需要的更新一點、更好一點、更快一點的東西。」(引自密爾瓦基藝術博物館的展覽「工業力設計:布魯克‧史帝芬如何塑造你的世 界」,展期為2003年6月7日至9月7日。)
  7. 文司‧派克(Vance Packard)稱認知過時為「可欲性的計劃過時」(planned obsolescence of desirability),參閱《垃圾製造者》一書中以此為標題的章節,58-61頁。
  8. 參閱文司‧派克的《垃圾製造者》以及吉爾斯‧史萊德的《為壞掉而製造》。
  9. 可拋式的烤肉架真的存在!如:「箱中烤:可拋式烤肉架」(Grill-in-a-Box Disposable BBQ),網址:http://www.amazon.com/Grill-in-a-Box-Disposable-BBQ-Grill/dp/B0009NI0W8。
  10. 我在一場研討會中做這件事。這場研討會名稱為「解構電腦的真相與意涵」(The Literal and Figurative Story of the Computer),是2005年9月於紐約莫宏克(Mohonk),在「環境獎助提供者協會」(Environmental Grantmakers Association)的年度避靜會議上舉辦的。
  11. 文司‧派克在《垃圾製造者》第10章〈家用品短暫的甜蜜時光〉中引用了《家居裝潢日報》(Home Furnishing Daily)、《零售業日報》(Retailing Daily)以及其他刊物的文章。見該書87-100頁。
  12. 例如,參見文司‧派克《垃圾製造者》第67-86頁的文章,如:〈可欲性的計劃過時〉(Planned obsolescence of desirability)、〈如何在兩年內讓一輛4,000美元的運具過時〉(How to outmode a $4,000 vehicle in Two Years)以及〈美國最堅固的汽車─以及後來的三十種樣式〉(America’s Toughest Car – and Thirty Models Later)。
  13. 注意,我所說的是我們每個人每天受到3,000個廣告的轟炸,而不是估計我們每人真正去看的廣告數。我將討論限 定在我們被廣告攻擊的數目,是因為我認為美國人每人每天所看的廣告數依不同資料來源而有很大的差異,不可能確切地得知:有些資料引用的數字為每天 3,000個廣告,例如:「美國小兒科學會」(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溝通委員會的政策宣言〈兒童、青少年與廣告〉(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Advertising),出自2006年12月的《小兒科》(PEDIATRICS),第18卷第6期,2563-2569頁,於2007年11月9日 擷取自http://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gi/content/full/118/6/2563;而有些 資料提到的數字更大,如:「根據揚科拉維奇(Yankelovich;一家市場調查公司)的估計,30年前住在都市的人們每天看的廣告多達2,000個, 而現今則達到每天5,000個。」於2007年9月27日擷取自http: //www.nytimes.com/2007/01/15/business/media/15everywhere.html;另有人估計每人每天所 看的廣告數並沒有那麼多。因此我決定自己來做個研究。有一段時間,我攜帶了一個小小的手持金屬計數器,然後每次當我看到或聽到一個廣告,不論是在收音機、 電腦、佈告欄、或任何其他地方,我就按一下計數器。我每天所看的廣告數並沒有達到3,000個,但我確信有更多的廣告試著要引起我的注意。由於我不看商業 電視台,也不去大賣場,所以我很慶幸沒有碰到這許多廣告。
  14. 1997年12月22日的DMNews 雜誌提到:「我們一年所看的廣告比五十年前的美國人一輩子所看的廣告還要多。」大衛‧遜克(David Shenk)也估算過這越來越多的廣告數,他估計在1970年時,美國人平均一天看了560個廣告,到1997年時,這數字已增加到每天3,000個。見 大衛‧遜克的《資料煙霧:在資訊爆炸時代中存活》,1997年出版。
  15. 在文司‧派克《垃圾製造者》189頁的〈美國生活商業化〉(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American Life)中,引用了這麼一段話:「《印刷業者的油墨》的發行人說:『在成長的經濟體中,廣告必須能大量招徠顧客,就好比工廠大量生產產品般。』」
  16. 參閱:比爾‧麥基班(Bill McKibben)的《深度經濟》(Deep Economy),2007年出版,35-36頁;以及維基‧魯彬(Vicky Robin)的〈邁向解決過度消費之道〉(Towards a Solution to Overconsumption),未標明日期。
  17. 參閱:茱莉特‧史克爾(Juliet Schor)的《超時工作的美國人:休閒時間的意外減少》(The Overworked American: The Unexpected Decline of Leisure),1992年出版。
  18. 參閱:史克爾(Juliet Schor)1992年的《超時工作的美國人:休閒時間的意外減少》,以及約翰‧葛瑞夫(John de Graaf)〈時間不夠?把你的時間找回來〉(Short on Time? Take Yours Back!),出自「新美國夢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Dream)通訊,未標明日期,於2007年11月11日擷取自:http://www.newdream.org/newsletter/tbytd.php。
  19. 參閱:史克爾《超時工作的美國人》第3章〈辛勤勞工的生活〉(A Life at Hard Labor),43-82頁。凱斯‧湯瑪斯(Keith Thomas)的〈前工業社會的工作與休閒〉(Work and Leisure in Preindustrial Society),出自1964年12月的《過去與現在》(Past and Present)期刊,第29卷第1期,於史克爾《超時工作的美國人》第46頁提到。
  20. 參閱:美國勞工部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of the U.S. Department of Labor)的〈2006年美國人時間使用調查報告〉(American Time Use Survey – 2006),公佈於2007年6月28日,http://www.bls.gov/tus/。
  21. 參閱:史克爾(Juliet Schor)《過度花費的美國人》(The Overspent American),1999年出版。
  22. 參閱:蓋瑞‧克魯斯(Gary Cross),《時間與金錢》(Time and Money),1993年出版,第192頁。
  23. 在此澄清,我並不是說要在今日就停止所有的工作與消費,但我希望能打造一個世界,使得我們的工作與消費能夠滋養 我們,滋養我們的健康、人際關係、社區與地球。我們目前開採、生產、分配、消費、與廢棄的方式,包括令人喘不過氣的工作—看電視—消費的循環,常常危及了 那些事物。如同國際知名的社會學家暨「少工作俱樂部」(Work Less Party;位於溫哥華,倡議一周工作32小時的組織)創立者康瑞德‧史基米德(Conrad Schmidt)所說:「我們現在似乎比以往更堅定的努力工作與生產更多東西,這產生了一個奇怪的矛盾:我們自豪於我們的為減損地球承載力而折腰。」摘自 達拉‧柯威爾(Dara Colwell)的〈為什麼少工作對地球會比較好?〉(Why Working Less is Better for the Globe),於2007年5月21日發表於AlterNet網站。

故事段落

故事緣起 原料開採生產製造分配行銷消費使用廢棄處理另一條路

【廢棄處理】

  1. 參見:〈小即是美:美國屋舍大小、資源使用與環境〉(Small is Beautiful: U.S. House Size, Resource Use, and the Environment),出自《工業生態學期刊》(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於2007年11月11日擷取自「綠建築」(Greener Buildings)網站:http://www.greenerbuildings. com/news_detail.cfm?NewsID=28392。
  2. 「在2005年,美國民眾、企業與機構共產生了2.45億噸的都市固態廢棄物,平均約每人每天產生4.5磅的廢 棄物。」出自:美國環保署,2007年:http://www.epa.gov/epaoswer/non-hw/muncpl/facts- text.htm - chart1。
  3. 參見:美國環保署「固態廢棄物與緊急應變辦公室」(Office of Solid Waste and Emergency Response)的《美國都市廢棄物:2001年資料圖表》(Municipal Waste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1 Facts and Figures),2003年出版,第3-4頁。
  4. 參見:尼爾(Neil Tangri)的《廢棄物焚化:垂死的技術》(Waste Incineration: A Dying Technology),2003年出版;海瑟(Heather Rogers)的《消逝於明日》(Gone Tomorrow),2005年出版,以及〈危險的掩埋場〉(Landfills Are Dangerous),出自「瑞秋民主與健康新聞」(Rachel’s Democracy and Health News),1998年9月24日。
  5. 參見:尼爾的《廢棄物焚化:垂死的技術》;以及派特等人(Pat Costner, Paul Johnston, Michelle Allsopp)的《焚化與人類健康》(Incineration and Human Health),2001年出版。
  6. 派特等人的《焚化與人類健康》;以及派特與約瑟(Pat Costner and Joe Thornton)的《玩火自焚》(Playing with Fire),1990年出版。
  7. 摘自「無害醫療」(Health Care Without Harm)的網站www.noharm.org:『戴奧辛是一群持久性劇毒化學物質的名稱,其中最毒的戴奧辛是2,3,7,8- 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簡稱為TCDD)。……類戴奧辛物質(指夫喃與多氯聯苯)的毒性,通常以相對於TCDD的「毒性當量」來表示。這方法指定了一相對於TCDD毒性的分率給各個戴奧辛類物質。在環境中所檢測到的總毒性當量中,TCDD通常只佔了一小部份……戴奧辛是 強力的致癌物。美國1994年的「戴奧辛再評估草案」中估計,在一般民眾中所發現的戴奧辛類化合物含量,可能導致的終生癌症風險,約在萬分之一到千分之一之間,為百萬分之一(在某些法規中視為可接受風險值)的百倍到千倍。在1997年,「國際癌症研究署」(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下結論道,從人類研究中已握有充份證據,可將戴奧辛歸類為已知人類致癌物。戴奧辛可在極低的劑量下對動物的生育與發育造成影響。戴奧辛會傷害免疫系統,而使人更容易受到傳染病的感染。它會干擾荷爾蒙(可發出訊息調控人體成長與生理功能的化學物質)的正常運作。美國環保署的戴奧辛再評估發現,戴奧辛的非癌症健康影響,對大眾建康影響甚大。環保署指出,戴奧辛的某些不良影響,可在僅僅十倍於目前大眾體內平均含量的水準下發生。因此,就「造成不良健康影響的體內戴奧辛含量」而言,我們已接近「飽和」。減少對戴奧辛與類戴奧辛化合物的暴露,是明智的政策…。每個人體內都有一些戴奧辛,這是因為戴奧辛就像DDT一樣,在環境中不容易分解。它也會在體內累積,持續的低劑量暴露會導致其在組織中的含量變得越來越多。 美國環保署指出,進入人體的戴奧辛有90%是透過飲食,主要是動物性的食物。空氣中的戴奧辛會落在土壤、水體與植物表面。它會在放牧動物體內累積,然後人 們就透過含有戴奧辛的肉品、乳製品與蛋,攝入戴奧辛。有些戴奧辛則是透過人們攝食被其污染的魚而進入人體…。除了研究用途外,戴奧辛與夫喃並非刻意製造出來的,而是許多化學、製造與燃燒程序的非意欲副產物。戴奧辛通常於含氯工業製程中產生,或當氯與有機物(含碳化合物)一起燃燒時就會產生。至於多氯聯苯,在美國禁止其製造前,曾生產了相當大的量。美國環保署認定垃圾焚化爐與醫療廢棄物焚化爐是戴奧辛的最大來源。』(於2007年11月11日擷取自: http://www.noharm.org/details.cfm?type=document&id=176)
  8. 「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普遍被認為是最毒的人造物質。」引自〈源自父親的戴奧辛濃度與子代的性別比率〉(Paternal concentrations of dioxin and sex ratio of offspring),出自2000年5月27日的《Lancet》期刊,第355期,1858-1863頁。
  9. 參見:美國環保署《美國戴奧辛排放源清冊》(The Inventory of Sources of Dioxin in the U.S.),1998年出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瑞士日內瓦)《戴奧辛與夫喃清冊:國家與區域的PCDD/PCDF排放》(Dioxin and Furan Inventories: National and Regional Emissions of PCDD/PCDF),1999年5月出版。
  10. 參見:吉米與海瑟(im Vallette and Heather Spalding)的《廢棄物的國際貿易:綠色和平清冊》(The International Trade in Wastes: a Greenpeace Inventory),1989年出版;以及巴塞爾行動網(Basel Action Network)的影片「輸出傷害」(Exporting Harm),www.ban.org。
  11. 回收對環境、大眾健康、能源與氣候可以有很大的益處,請參考:http://www.bringrecycling.org/benefits.html。亦參閱美國環保署的《關於回收的價值?不只是回收》(About Recycling’s Value? Look Beyond the Bin),1998年出版;根茲維市政府的〈回收的環境影響〉(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Recycling),於http://www.cityofgainesville.org/recycles/busi/env_impact.shtml;「包裹」(WRAP)組織的〈可達成龐大環境利益的新回收基礎設施〉(New recycling infrastructure delivering massive environmental benefits),可於下列網址取得:http://www.wrap.org.uk/wrap_corporate/news/new_recycling_3.html。
  12. 參閱法蘭克‧愛克曼(Frank Ackerman)的《我們為何要回收?市場、價值與大眾政策》(Why do we recycle? Markets, values and public policy),1997年出版。
  13. 參閱約翰與艾隆(John Young and Aaron Sachs)的《下一波效率革命:創造永續物質經濟》,看守世界研究中心1994年出版,第13頁。
  14. 我把回收區分為「真正回收」(其可達成密閉循環型的生產過程,如瓶子回收做瓶子再回收做成瓶子)與「降級回收」 (物質經其再處理後,變成低等級材料與次級產品,如塑膠罐回收製成地毯裡襯)。真正回收尋求去除產品製造時的自然資源投入與廢棄物產生;而降級回收頂多只 是減少了製造次級品時的自然資源投入,而沒有減少原產品製造所需的自然資源。事實上,將產品廣告成「可回收」時,其原產品的需求可能會因而增加,而造成自然資源投入的增加,這是很諷刺的。果汁包就是這麼一個例子,它很難回收,因為它有多層不同材質,而有效率的真正回收的關鍵在於各個材質的源頭分類,也就是垃圾產生者將不同的材質分開來,整理成一堆堆同質且未受污染的入料。果汁包的材質通常包括紙、塑膠與金屬,並黏合在一起,而使得真正的源頭分類成為一件不可能的任務。為了回應大眾對回收的要求,部份果汁包製造商已開始將用過的果汁包再處理,以將部份材料回收再使用。我聽過果汁包被打成漿,將紙分離再使用; 我也聽過一個計畫,將果汁包做成磚或於工業化程度較低的國家中鋪路。我不把這個稱為真正的回收,因為回收的果汁包並未做成新的果汁包。這種「回收」並未減少製造新果汁包時所需的新資源,反而可能會讓消費者誤以為其為綠色可回 收的產品而刺激其需求成長。真正密閉循環回收的最好包裝,是耐用的、可重覆裝填的容器,其收集、清潔與重新裝填是靠在地基礎設施,而可提供在地的綠領工作,刺激在地的經濟。
  15. 「隨著新興科技(如奈米科技)帶來了新的產品,根植於預警原則的清潔生產將越形重要。因為我們的供應鏈是如此的 全球化,我們每個人都以生產者及消費者的身分而被連結在一起。為了達到清潔的製程與產品,我們需要能公開取得製造工廠的排放資訊與產品內容。為了幫助我們 達成永續消費,我們需要密閉循環的系統,來生產我們日常使用的所有產品。如果我們是聰明的全球公民,在我們邁向生基社會(bio-based society)時,我們會向大自然學習。」引自「清潔生產行動」(Clean Production Action)組織:http://www.cleanproduction.org/Steps.Introduction.php。

故事段落

故事緣起 原料開採生產製造分配行銷消費使用廢棄處理另一條路

【另一條路】

  1. 綠色化學保護環境的方式,不是靠著製程產生污染後再將之清除,而是靠著投資不會產生污染的新化學與化學製程。參 見保羅與約翰(Paul Anastas and John Warner)的《綠色化學:理論與實務》(Green Chemistry: Theory and Practice),1998年出版。保羅與約翰發展出綠色化學的12項原則,可從下列網址取得:http: //www.epa.gov/greenchemistry/pubs/principles.html。關於美國環保署綠色化學計畫的資訊,可參考: http://www.epa.gov/greenchemistry/;另「清潔生產行動」(Clean Production Action)組織網站上有很不錯的綠色化學說帖:http://www.cleanproduction.org/Green.php。
  2. 「零廢棄是既實際又有遠見的目標,其引導人們模仿永續的自然循環,在這循環中,所有被丟棄的物質都是另一用途的 資源。零廢棄意指,設計與管理產品與流程,以減少廢棄物與物質的數量與毒性,保存與回收所有資源,而不將之掩埋或焚化。實施零廢棄將去除所有排放到土地、 水與空氣而可能會威脅地球、人類、動物或植物健康的廢棄物、廢水與廢氣。」引自「國際零廢棄物聯盟」(Zero Waste International Alliance)所研擬的零廢棄定義,見:http://www.zwia.org/standards.html。
  3. 循環型生產的目標,是要透過生產者延伸責任、工業生態學以及零廢棄等方法,將目前的線性系統轉變為密閉循環的生 產系統。循環型生產的系統作法,也尋求去除有毒物質的投入,保護整個供應鏈的勞工、社區、與環境,使用再生能源,以及去除不必要的消耗等等。關於循環型生 產的更多細節,請參見:http://www.cleanproduction.org/Steps.Closed.php。
  4. 「再生能源可滿足好幾倍的目前世界能源需求,是極富潛力的。」引自聯合國《世界能源評估:能源與永續性的挑戰》(World Energy Assessment: energy and the challenge of sustainability),見:http://www.undp.org/energy/activities/wea/drafts-frame.html。
  5. 關於美國各地已在支持「在地生活經濟」的企業實例,請參見「在地生活經濟企業聯盟」(Business Alliance for Local Living Economies;BALLE):www.livingeconomies.org。大衛‧科登(David Korten)對在地生活經濟的解釋如下:
    由在地企業所構成的生活經濟。這些企業的規模不大,符合人類尺度,並由在地人們所擁有,這些人們與企業所造成的許多影響有直接的利害關係。一個由勞工、社區成員、顧客以及(或)供應商等所擁有的公司,可讓持有者直接承擔公司行動後果,如此更可能讓:
    • 員工有安全、有意義的、可養家活口的工作。
    • 顧客得到有用的、安全、高品質的產品。
    • 供應商有穩定市場與公平的交易。
    • 社區有健康的社會與自然環境。
    引自大衛‧科登的〈生活的經濟〉(Economies for Life),出自2002年秋《YES!》雜誌的「生活經濟」(Living Economies)專題。